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時間:2022-02-13 08:46:49
導語: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方法: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這期間我院骨科室所收治的10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骨科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預見性護理。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患者一共有4例,并發率為7.69%;而對照組患者有12例,并發率為23.07%,觀察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6.15;而對照組患者僅有65.38%,觀察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顯著,能夠降低并發癥,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骨科護理;應用價值
在骨科室中,患者大多會因為骨折需要長時間臥床,并且還會有疼痛等癥狀,所以骨科患者經常會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再加上患者進行骨科手術之后,很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為此,在對骨科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大多會對其進行骨科護理工作,而預見性護理就能更好地提高護理工作質量[2]。為了更好地分析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我院也對其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這期間我院骨科室所收治的10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2例。其中,在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35.42±6.21)歲;骨折部位:17例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16例腰間盤突。在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35.17±6.25)歲;骨折部位:18例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14例腰間盤突。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方面,其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骨科護理方式,主要對患者病情進行了解,為其建立靜脈通道,并且按照患者病情對其進行藥物治療等;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預見性護理,具體如下:①在護理工作之前,對患者病情、經濟、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一個具體的了解和掌握。②按照患者病情為其選擇合適并且舒適的臥位體位,并且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以此來做好手術準備工作。在護理過程中針對一些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立馬為其建立靜脈通道,以此來提高治療效果。③按照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以此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的產生,讓患者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④要為患者營造一個安全且舒適的居住環境,在患者居住的地方做好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同時還要做好病房防滑措施。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并發癥預防護理,骨折患者大多需要長時間臥床,針對這一點,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對壓瘡進行預防,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清潔;除此之外,患者長期臥床還有可能會出現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情況,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幫助引導患者在床上進行大小便,以此來避免患者出現便秘和排尿困難,進而就能避免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情況。
1.3觀察指標。觀察并且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之后的術后并發癥情況,然后自制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以此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統計方法為: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患者一共有4例,并發率為7.69%;而對照組患者有12例,并發率為23.07%,觀察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6.15;而對照組患者僅有65.38%,觀察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預見性護理主要是在護理工作進行之前,對患者病情、經濟以及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具體的了解,以此來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式,是以患者為主的護理方案。在對骨科患者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采用預見性護理方式,就能按照患者骨折部位以及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理的臥位,進而就能有效的提高護理效果[3]。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在經過護理之后,患者術后并發率為7.69%;而對照組并發率為23.07%,觀察兩組數據,實驗組患者并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顯著,這一結果顯示,在對骨科患者護理的過程中,采用預見性護理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并發癥情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除此之外,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十分的高,能夠達到96.15%;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僅有65.38%,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是因為預見性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護患之間的交流,而患者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的滿意度也在交流過程匯總上升,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醫療糾紛現象。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顯著,能夠降低并發癥,提高護理滿意度。
作者:杜嫣妮 單位:山西省晉城市晉城大醫院晉煤集團總醫院
參考文獻:
[1]張瑛,商月娥,楊新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下肢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7):2049-2052
[2]曾和香.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1,30(20):152-153
[3]陳敏.預見性護理模式在骨科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68-69
- 上一篇:骨科護理服務中掌上電腦進行護理效果研究
- 下一篇:優質護理服務在骨科護理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