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家專業化發展策略論文
時間:2022-10-14 11:19:00
導語:護理專家專業化發展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護理專業化的發展速度與發展內容在世界各地都不完全一樣。通過對多年護理專家經歷的總結和文獻復習,討論護理專家的定義、護理專家的發展、護理專家的工作任務、護理專家的核心才能和發展護理專家的策略。
[關鍵詞]護理專家;角色
護理專家的產生是由于醫療科技的急速發展,社會對增進健康期望的不斷提高,以及國際護理發展的趨勢所致。本文將討論護理專家的定義、護理專家的發展、護理專家的工作任務、護理專家的核心才能和發展護理專家的策略。
一、護理專家的定義及稱號
美國護士協會指出護理專家是在某一專科內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I臨床護士。及能夠施行高級護理實踐(AdvancedNursingPractice)的護士根據國際護士會(ICN)及美國高級實踐護師(AdvancedPracticeNurse,APN)專科學院所提供的中文翻釋,把護理專家的職稱定為高級實踐護師。英文Practice可以理解為與實踐、業務或與臨床操作有關的一切概念。在香港,專科護士或專科護師已經是護理專家的舊稱號;新的護理專家稱號是APN,在香港APN被翻譯為資深護師。
美國護士協會認為一個護理專家一定要擁有的特點包括:要有護理學位;有高度的自主性;懂得為其患者施行全面的健康評估;以及能對其患者做出準確的診斷,并施行最適當的治療。美國APN專科學院給APN的定義是指擁有以下特質或能力的護士,包括:具有專業知識基礎;擁有復雜的決策技能;以及能勝任各種臨床實踐、業務、操作的專業護士。
美國APN專科學院認為APN的教育準備應包括:高水平的教育準備;曾接受相關的專科培訓;以及有正式的認證機構給予的執照、注冊或證書。而APN的工作性質及范圍應包括:整合研究、教育、實踐和管理;高度專業自主,能獨立實踐;個案管理或有自己專門負責的案例或患者;擁有高級健康評估技能、決策技能、診斷分析技能;擁有高級臨床實踐能力;提供咨詢服務;計劃、實施和評估項目;是患者的首選接觸者。而APN的調節或監管機制應包括:診斷權、處方權、治療權、轉介權、入院權,并要立法保護高級實踐護師(APN)的專業職稱。
香港醫院管理局指出護理專家需要:負責患者的整體護理;要建立安全及有效的護理文化;應在其專業領域作為顧問;是整個護理團隊的領導;主動地在護理知識、循證護理及服務發展上作出貢獻;不但關懷其患者,也要關懷其護理同仁。除了要擁有護理碩士學位的基本人職條件,醫院管理局在選擇一個護士擔任APN時,會考慮這位護士是否擁有以下特質及資歷,包括:①可以展示資深護師所需要的能力;②具備護理專業實踐與發展的知識;③具有計劃、組織和評估的技能;④具有分析、邏輯思維能力;⑤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⑥建立人際網絡,與多元化醫療專業團隊、小區機構合作及面對公眾的技巧;⑦具有教授、訓練和輔導的技巧;⑧具有發展循證護理和執行科研的能力;⑨取得護士注冊后,具有不少于5年的護理工作經驗;以及取得專科資格后,不少于3年在該專科的工作經驗;⑩參與護理專業發展活動;⑩具有參與護理質量改進及科研活動的經驗。
二、護理專家的發展
設立護理專家的目的是希望提高護理水平,改進患者的醫療成效,例如:降低感染率、死亡率,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醫療成本,以及增進患者滿意度。
2.1美國護理專家的發展
護理專家最早是在美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40年)期間開始的。剛開始一些短期的專科訓練出現,目的是要提高臨床護理水平。1954年,HildegardPeplau在美國新澤西(NewJersey)Rutgers大學開設第一個護理專家(精神科)碩士課程。后來這些課程推展到其他專科,包括:ICU、急診科、糖尿病科、造口科、腫瘤科等。護理專家在美國的早期分類可包括:臨床護理專家(ClinicalNurseSpecialist)、執業護師(NursePractitioner)、專業助產師(CertifiedNurseMidwife)及麻醉護理師(RegisteredNurseAnesthetist)。這些護理專家全都需要擁有碩士學位。臨床護理專家主要服務于急診或危重癥病房,例如:ICU、CCU、急診部。他們的職能主要是利用其知識、專長和技術提高其科室內的護理水平,以及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這相當于香港的專科護士(NurseSpecialist),現改稱為專科護師。執業護師主要服務于非急性病房,或一些小區醫療單位,例如糖尿病科、造口科。其職能是負責管理護士診所。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及健康指導,目的是促進患者的康復。執業護師有權力開一些簡單的處方,例如糖尿病科執業護師可以調節降糖藥物的劑量。專業助產師專職助產工作,并擔任部分產科醫生工作。麻醉護理師在外科手術進行時執行麻醉工作。
2.2中國香港護理專家的發展
在1990年醫院管理局成立以前,香港在醫院內的護理人力結構比較簡單,與中國內地差不多,只有護士、護士長、高級護士長及總護士長。在1991年醫院管理局成立后,醫院管理局在醫院人力結構上引進了很多嶄新的管理及專業概念。
1992年,醫院管理局希望改進護理專業發展,在12個專科推行專科護士(NurseSpecialist)先導計劃。專科護士在香港是指護理專家的意思,是一個護士長以上的職務,專門負責臨床業務上的工作。任職條件包括:在專科內工作,最少要有5年經驗,受過專科培訓及擁有碩士學位。經過2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專科護士的設立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并在提供高素質和符合成本效益的護理服務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因此。醫院管理局便在1994年開始在超過21個專科內全面推行專科護士服務口]。Lnm指出在醫院管理局的專科發展計劃里,專科護士只是第一步,其最終目標是要全面推行護理專業化。所以。醫院管理局在2003—2005年再經過18個月的APN先導計劃,結果也證明了APN的臨床價值,因此醫院管理局便在2005年全面推行APN制。要求無論是負責管理的經理,還是負責臨床業務的專科護士都要達到護理專家的水平。從1992年到2008年,經過了16年的時間,香港的護理專業發展才可以說達到全面發展的地步。
香港在幾個不同年代的護理人力結構可分為4個階段:
(1)在1991年以前,香港醫院內的護理人力結構與內地的護理結構大致相同,都是簡單的4級制,包括:注冊護士、護士長、高級護士長和總護士長,分別對應內地的護士、護士長、科護士長和護理部主任。
(2)在1991—2005年,醫院管理局在醫院的人力結構上引進了嶄新的管理及專業概念,如在護士長以上加設了專門負責行政管理及人力資源的病房經理(WardManager)及專門負責臨床業務的專科護士(NurseSpecialist);而護士長則專門負責日常的Il缶床管理及護理常規工作。高級護士長改稱為部門運作經理(DepartmentOperationsManager),總護士長則稱為護理總經理(GeneralManagerNursing)。
(3)從2005年后到現在。醫院管理局開始實行全面APN制。病房經理、專科護士及護士長成為舊的職務稱呼。2005年后所聘請的護士長以上的職務都稱之為資深護師APN。APN可分兩種:資深護師(管理)APN(W&UM)專門負責行政管理;而資深護師APN則專門負責臨床業務。所以在現今這個過渡期,科室中同時存在新舊稱呼的護理專家。
(4)在2008年醫院管理局所建議的計劃中,本科新畢業的護士稱為實踐護士(PracticeNurse);如果他們接受了專科訓練后,便會成為專科護士(SpecialtyNurse),但這個”專科護士“不等于護理專家,只代表接受了專科訓練的護士。當這些”專科護士“擁有了碩士資格后,才能夠有資格報考護理專家APN。另外,資深護師APN有機會晉升為顧問護師(NurConsult),顧問護師也是專門負責臨床業務,地位相當于部門運作經理,他們互不從屬,都是直接向護理總經理報告。
三、護理專家的工作任務
APN的工作應該擁有以下3種特質:施行目標導向的護理,提供全人護理,開展有創意并有循證基礎的護理項目。
3.1施行目標導向的護理
Wong認為APN不應只執行病房每日的常規工作,例如基本護理、執行醫囑等,而要有目標導向地工作。有目標導向的護理可以以不同的模式進行,包括: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項目;以項目為中心,例如執行措施減少呼吸機相關肺炎(VAP);以部門指引為中心,例如執行部門所采用的鎮靜評分系統。以調整鎮靜藥的劑量,使患者的脫機時間加快。
3.2提供全人護理
Wong又認為APN應確保其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問題都得到適當的治療。例如失禁科的APN不但會評估其患者能否控制排泄功能,也會評估其患者有無心理所導致的失禁,并給予適當的治療或轉診,例如推介心理學家。
3.3開展有創意并有循證基礎的護理項目
APN需要開展有創意并有循證基礎的護理項目,以提高護理質量及改進患者治療效果。例如實施呼吸機干預體系或呼吸機集束治療(VentilatorBundle)以減低VAP的發生。呼吸機集柬治療是指一連串有循證支持的呼吸機治療及護理,包括:每天試停鎮靜藥;每天試行脫機;床頭抬高。;胃潰瘍預防及深靜脈栓塞預防等。其他集束醫療策略有:膿毒癥集束治療(SepsisBundle),中心靜脈導管集束治療(CentralLineBundle)等。BundleofCare是近年ICU專業內一種嶄新用語,中文翻譯是集柬治療策略或干預體系,意思是集合一連串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去處理某種難治的臨床病患。
四、護理專家的核心才能
Sparacino列舉出護理專家的7種核心才能,包括:直接臨床實踐,教學及訓練,醫療團隊問的協調,專科顧問,科研及循證的推廣及應用,臨床及專業上的領導或革新及道德上的決策。
4.1直接臨床實踐
APN應該擁有熟練的護理操作技巧,能夠直接為患者施行優質護理。例如:造口科APN能為其患者的造口選擇最適合的敷料。因為APN擁有熟練的護理操作技巧,所以應在其專科負責護理標準的制定,例如在ICU內制定施行氣管內吸痰的標準。
4.2教學及訓練
APN應該對患者和家屬,及對護士和其他醫療人員提供有關的教學及訓練。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學及訓練包括:健康教育,例如:CCU的APN為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復康教育;ICU的APN為接受心臟手術的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術前探訪及宣教。而對護士及其他醫療人員,APN可以進行臨床帶教,例如:向新護士或學習班的學員提供臨床帶教;向部門內所有護士提供先進的技術訓練,如呼吸機操作、CRRT機的操作、CPR操作、除顫等;學習班授課,例如在部門內、醫院內、護理學會或大學承擔專科講學工作等。
4.3醫療團隊間的協調
APN應該擔任醫療團隊問大型項目的協調及統籌工作,增進醫療團隊間的溝通,使醫療服務得以順利施行,例如:建立臨床信息系統(ClinicalInformationSystem,CIS);推行質量管理審查;開展肝臟移植等新項目。
4.4專科顧問及咨詢工作
作為某一科室內的護理專家,APN應該設立一個咨詢途徑或系統。讓部門內外所有的醫療團隊在需要時能獲得其專業意見及服務,例如:造口科APN到病房協助護士進行復雜造口的敷料更換;ICU的APN到病房協助護士解決復雜的通氣護理。
4.5科研及循證的推廣及應用
作為某一科室的護理專家,APN應該在其科室內進行科研,例如:比較每天更換呼吸機管道與7d更換呼吸機管道在呼吸道感染上的區別;將循證的結果在臨床中應用,例如:利用Joannabriggs循證中心的指南,設定所在ICU氣管插管患者的吸痰標準。這樣APN一方麗可以協助提高科室內的護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進患者的治療效果。
4.6臨床及專業上的領導及革新
APN要提倡新思維,開展并推行嶄新的優質護理項目,例如:責任制護理(PrimaryNursing),部門外的護理拓展服務(Out-reachingService),集柬治療策略(BundleofCare),成效管理(OutcomeManagement)。
4.7道德上的決策
APN要作為患者的代言人,為患者爭取最合理的治療、護理及權益,例如:在部門決定是否要停止一些危重癥患者的治療前,APN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為患者爭取最合理的權益。
五、發展護理專家的策略
5.1LumE31建議從結構、過程、人及文化等方面促進護理專科發展
(1)首先要做結構性的革新。確立APN的核心才能,以鞏固APN的水平及定位。改革護理職稱體系及結構,讓APN在病房內的職位定位,達到護士長或以上職位;制定晉升階梯,如設立顧問護師職位。
(2)其次是過程的測試。開展先導計劃,先測試,后評估,再全面推行,例如護士診所先導計劃、APN先導計劃等。醫院管理局在26個專科開設51個護士診所,研究結果證明,護士診所的設立能有效控制患者癥狀、預防并發癥及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3)第三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推行全面大學護理教育,以提高基礎素質。設立持續性學習制度,培養護士在自學方面的責任。在各專科設立專家小組,制定規范化的臨床護理標準。
(4)最后是要培養專業問責文化。推行責任制護理,以強化護士的專業問責性及成就感。建立電子信息網絡,讓護士能迅速掌握最新信息,以幫助臨床決策。推行循證護理,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5.2個人經驗及建議
通過多年的護理專家實踐,筆者也體驗到很多苦與樂。苦就是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樂就是在發展過程中所得到的推動力。阻力可以包括:護理結構內的晉升系統未能配合,例如:部分護理專家因為看不見明顯的晉升階梯而最后也轉向經理職務;角色發展上的意見差異,例如:部門或領導希望護理專家主要重點專注于教學及培訓,而護理專家本身卻更希望能全面地發揮其臨床實踐、顧問及科研的角色;職權分工上的意見差異,例如:可能與經理、護士長及醫生在工作職能及范圍上的重疊,由此產生沖突等等。推動力包括:
領導的支持及贊賞、醫護同仁的認同及工作上所獲得的成就感,例如:護理水平的提高、患者療效的改進等。同時,筆者對內地的護理專家建設和發展提出以下建議:①確立并統一護理專家的專業稱號:首先要確立并統一”護理專家“在內地的稱號,例如:專科護士、專業護士、專科護師、高級實踐師等。因為”專科護士“的職號會被誤會為”在專科(例如:ICU)里面工作的普通護士“。另外,在內地,護士一般僅有中專學歷,而護師則一般擁有大專以上學歷。所以護理專家應采用專科護師或意義相近的稱號為好。②界定”護理專家“是一個專業資格還是職稱:專科護士是一個專業資格(受過專科訓練的護士),而專科護師卻是一個工作職稱(是一個護理專家)。所以,受過”專科護士課程“訓練的護士不一定是護理專家;但護理專家一定要受過”專科護士課程“的培訓。③護理結構上要進行定位:確立最少相當于護士長級別的護理職稱及工資,并且要有高度的分工。如果專家沒有相當的權力和地位,很難在臨床發揮影響力。護士長負責人力資源的管理;而專家則負責臨床業務上的事務。不要讓護士長同時兼任管理及專家的工作。這樣只會吃力不討好。什么都做不好。④清晰的工作范圍及匯報系統:護士長與護理專家均屬同級,互不從屬。護理專家應直接向科護士長或護理部主任報告。護理專家應該與部門主管及科護士長(或護理部主任)一同設定工作范圍,并要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并定期評價其成效。⑤平衡角色:護理專家應該適當地把時間分配到每一個角色上,包括:臨床實踐、教育、顧問咨詢、科研、循證及制定標準等,讓其角色功能平均及全面地發展。避免把大部分的時間偏重在某一角色上,如教學。不要把護理專家錯誤地局限在某一個單一角色上,專家不僅僅是帶教老師,而應該是一個全方位的護理精英。護理專家的臨床”曝光率“要足夠,讓所有的人(包括部門內外)知道你是臨床業務上的專家及資源提供的負責人。⑥良好的人際關系:與所有工作伙伴維持良好關系,這有助于減少執行工作時出現的阻力。⑦加強聯絡:成立院內及院外組織網絡,如護理學會內、衛生部內的護理專家小組或網絡,分享經驗,互相支持。共同進步。公務員之家
六、小結
護理專業化是當今護理一個重要的課題。不同區域的護理發展可能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些發展較快,有些發展較慢。發展較快區域的護理同行有責任讓其他區域的同行分享其成果;而發展較慢區域的護理同行需要虛心學習他人的經驗。相關領導應該積極推動護理專家隊伍的建設和發展;而一線的護理人員應該不斷努力地學習和裝備,以肩負起提供優質護理的任務。這樣,護理專業化的步伐才能夠加快,而護理專家便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其在臨床上的角色功能,去幫助臨床提高護理水平和患者的治療效果。
- 上一篇:經濟貿易就業培養成效探討論文
- 下一篇:對外經濟貿易中的國際電子商務運用論文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