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外科壓瘡護理合理的決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8 10:57:00
導語:老年外科壓瘡護理合理的決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又稱實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其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應用最佳科學證據,并使之與豐富的臨床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參照患者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領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護理決策過程[1]。我科將循證護理應用于老年外科壓瘡的預防工作,效果滿意,實現了“0”壓瘡管理。
1臨床資料
我科從2008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68~91歲老齡患者261例,平均住院14天,接受手術治療者126例,其中外傷后股骨頸骨折患者9例,原發病伴有糖尿病者59例。
2應用循證護理開展實踐活動
2.1提出問題老年外科發生壓瘡的高危因素:老年外科收治對象多同時患有兩種以上合并癥,體質差,代謝機能低,圍手術期臥床時間長。另外,老年人由于皮膚松弛、干燥、缺乏彈性、皮下脂肪少,也易發生壓瘡。
2.2收集相關證據
2.2.1發生壓瘡的原因資料顯示,發生壓瘡的原因有:(1)導致局部組織受壓過久的三個主要物理作用:垂直壓力、摩擦力、剪切力。(2)皮膚受潮濕的刺激。(3)全身營養不良。
2.2.2預防壓瘡的措施通過系統文獻分析與評價,得出壓瘡護理重在預防。預防壓瘡的措施有常規護理,盡早使用新型敷料保護受壓局部,密切觀察護理結果。
2.3資料分析與個案評價依據病史選擇最優的壓瘡預防方案,結合患者文化背景、護理依從性、經濟狀況等因素,組織本科人員進行護理討論。討論其科學性、真實性、實用性,優選壓瘡預案,指導實施。
2.4實施證據
2.4.1應用Norton量表通過對身體狀況、意識狀態、活動情況、體位改變和大小便失禁五個方面評估老年病人,小于14分者,則病人有發生壓瘡的危險,建議采取預防措施。
2.4.2必須強調常規護理定時翻身,對有壓瘡危險因素的患者應2h翻身1次,難免壓瘡高危患者應30min~1h翻身1次。保持肢體被服清潔干燥。有必要盡早使用新型敷料的會減少壓瘡發生的幾率,并提高舒適度,如水膠體或泡沫敷料。保持敷料平整,防止摩擦力、剪切力等措施。應用糜子墊、氣墊床用于受壓部位,效果良好。高危人群增加皮膚交接班次數,落實健康宣教。公務員之家
2.4.3積極治療原發病縮短病程,控制血糖等措施將為預防壓瘡發生提供可能。
2.5效果評價以上老齡患者中諾頓評分14分以下者34例,積極應對,無一例發生壓瘡,效果滿意。隨訪1例股骨頸骨折患者在院4周,出院2周后發生壓瘡。
3討論
循證護理的應用,將傳統的護理壓瘡內涵滲透為防范壓瘡,并使之成為可能。預防老年外科壓瘡的護理工作比真正護理老年性壓瘡意義要積極的多。1例院外壓瘡的發生提示:壓瘡健康教育在老齡患者康復期應普及到社區,普及到隨訪制度中去,護理人員應用循證護理模式將更好地為老齡患者服務,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胡雁.正確認識循證護理推動護理實踐發展.中華護理雜志,2005,40(9):714-717.
- 上一篇:工商基層建設年主題演講材料
- 下一篇: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