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溫加濕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

時間:2022-12-27 08:38:00

導語:加溫加濕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溫加濕護理技術的臨床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在本院重癥監護室進行治療觀察的300例危重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150例。A組實施持續氣道加溫加濕濕化護理,B組實施間斷氣道濕化護理。兩組患者年齡、臨床情況、治療方案和體質量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A組患者采用持續氣道加溫加濕濕化護理

患者拔去氣管插管之后,利用一次性呼吸機管道的回氣段,連接氧氣和加溫濕化器的一端,出氣段連接加溫濕化器的另一端,再利用呼吸機管道的配件和尖端的鼻導管連接,加溫加濕器溫度控制在50℃,保證進入患者氣道的溫度達到37℃;加入濕化罐的水為滅菌水,之后打開溫度控制鈕自動加溫到30~35℃,再連接患者。使用7d后對照效果顯著,痰液稀薄有利于咳出。此種方法能使氣道一直處于濕化狀態,減少咳嗽次數以及對氣道黏膜的損傷,對氣道的刺激小,故不易引發咳嗽,能夠避免因濕化液大量快速注入而引起患者出現嗆咳和憋氣等癥狀。

1.2.2B組患者采用間斷氣道濕化護理

給予患者間斷氣道無加溫濕化護理3次/d,5~10min/次,間斷氣道濕化用水為滅菌水,5ml/次,通過連接氧氣管進行氣道濕化。使用7d后對照效果不明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間斷氣道濕化法一般較易引起患者出現刺激性咳嗽、憋悶、心率增快、缺氧、血壓升高等并發癥。

1.2.3注意事項

①應用加熱濕化器時溫度設置過低或者濕化水平低于標準水平會導致濕化不足。②加熱導絲環路或者呼吸管路如果與加熱濕化器不匹配,會導致患者氣道灼傷和管路出現熔化現象。③濕度水平<26mgH2O/L時會導致濕化不足和黏液分泌物排出不暢,而黏液阻塞就會出現通氣不足或者肺泡內氣體陷閉,呼吸阻力功耗增加。④濕化灌加水過多或者回路內冷凝水過多都能導致氣道灌洗。⑤加熱濕化器和患者脫離時,如果在患者回路中產生的高速氣流使污染的冷凝水產生了霧化,要嚴防患者和護理人員出現院內的交叉感染。⑥醫護人員要注意避免被電擊傷和燙傷的危險。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呼吸道刺激征、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氣道出血、下呼吸道感染等方面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日吸痰次數、日吸痰量和SpO2指標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氧氣療法是指通過給氧來提高動脈血氧分壓以及SpO2,以達到增加動脈血氧含量,糾正諸多因素造成的缺氧狀態,以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從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一種治療方法,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也是用來搶救危重患者的一種急救方法。傳統的濕化液采用滅菌冷蒸餾水,常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SpO2降低,影響氧療效果。加溫濕化給氧可以降低其呼吸道的刺激,濕化痰液后不易形成痰痂,減少吸痰的次數,避免因反復吸痰而引發交叉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氧療的臨床效果。加溫加濕霧化氣流能夠避免在人工氣道口液滴形成、濕紗布覆蓋等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有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正常功能,能使氣管和支氣管充分擴張濕化,起到較好改善肺部通氣的作用,且能縮短住院時間,節省住院費用,減輕患者痛苦,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綜上所述,持續氣道加溫加濕濕化護理優于間斷氣道濕化護理,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雷睿 唐志芳 單位:新疆阿圖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醫院 新疆阿圖什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