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糖尿病腎病護理思考論文

時間:2022-01-19 04:18:00

導語:綜述糖尿病腎病護理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述糖尿病腎病護理思考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護理

糖尿病腎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其病程長、反復發作、預后差,發病率約18%,導致腎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約13~26%。現將我科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23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23例,年齡45~89歲,最短病程15d,最長12年,其中合并尿酮癥酸中毒3例,視網膜病變5例,末梢神經病變11例。實驗室檢查,尿蛋白+~+++,尿糖+~+++,餐后血糖16.20~21.65mmol/L,血鉀2.3~5.2mmol/L,經治療護理均好轉出院。

2護理

2.1心理護理

糖尿病腎病患者病程長,難以治愈,患者精神壓力大,容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放棄治療甚至產生輕生念頭,這對控制病情、恢復健康具有極大的影響,在心理護理方面,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②根據患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向病人介紹該病進展和科室現有醫療、護理情況及技術水平;③取得病人的信任,同時還要取得患者的親屬協助和配合,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及時了解他們需要,鼓勵患者克服困難,樹立長期與病魔作斗爭的信心;④針對患者悲觀失望情緒,介紹科室治療成功的病例,讓他們相互交流如何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主動配合治療。

2.2一般護理

2.2.1皮膚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皮膚內含糖增加適宜細菌繁殖,血糖增高,血液中嗜中性粒細胞移動緩慢,殺菌能力降低,機體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并發皮膚化膿性感染以及霉菌感染,故應注意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衛生。

2.2.2足部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常伴有末梢神經病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足部感覺異常、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所以注意足部保護,積極向病人宣傳足部護理的相關知識,經常觀察患者足背動脈的搏動、皮膚的色澤及彈性,檢查足部皮膚有無破損、水泡。患者趾甲不宜過短,以免損傷甲溝引起感染,每日晚上用不超過40℃溫水洗腳,不要穿太緊的鞋,鞋的滲透性要好,一旦出現足部病變應及早治療。

2.2.3水腫及褥瘡的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因長期低蛋白血癥易發生水腫,加之血管病變引起精神營養不良,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甚至發生褥瘡。因此在護理上要對癥處理,對水腫輕的患者勸其少下床活動,重者臥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對出現褥瘡的患者,護士要經常幫助病人更換體位,保持床位清潔、平整,經常按摩受壓部位,必要時用紅外線照射局部。

2.2.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糖尿病腎病的糖代性往往不穩定,易發生高血糖或者是低血糖。一般多見于注射胰島素,護士應督促患者注射胰島素半小時后進食,防止出現低血糖。對出現低血糖患者立即口服50%葡萄糖40~60mL,20min后好轉。因此對用降糖藥特別是胰島素,護士查患者是否按時進食,同時提高護理人員對低血糖反應能力,防止低血糖發生。準確出入量,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有多飲癥,日常有尿量的改變,因此準確記錄出入量及時指導治療。

2.2.5飲食護理飲食護理是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措施,不論糖尿病類型和病情輕重或有并發癥,也不論是否使用藥物治療,都應該嚴格執行、長期堅持,做到總熱量和營養成分必須適應生理需要,進餐定時定量。如患者感到飲食結構單調,護士根據生理所需搭配各類食品,使其品種多樣化。此外讓病人做到主食、粗細糧搭配,副食、葷素搭配。食譜設計要切合實際,符合病人飲食習慣和經濟條件,以保證病人攝取營養而平衡膳食。

3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時必須堅持長期控制飲食和進行藥物治療,安排有規律的活動。運動應根據年齡、身體條件和病情的情況,因人而異、避免疲勞。介紹此病防治的知識及測定尿糖、注射胰島素方法,讓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識,學會糖尿病膳食配制和自我保健,學會自我監測血糖、尿糖及使用降糖藥物的注意事項,以提高患者信心和自覺性。指導患者及家屬根據病情制定食譜,掌握食譜計算及食品的計算方法,教會他們準確記錄出入量,及時指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