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耳鼻咽喉手術病患心理護理策略
時間:2022-02-23 03:36:00
導語:論述耳鼻咽喉手術病患心理護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耳鼻咽喉科醫務人員來說,手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卻是病人一生中的一次重要經歷,理所當然會充滿擔心和焦慮。耳鼻手術病人會擔心術后面部會不會留疤痕、咽喉手術會擔心術后會影響說話聲音。無論手術何等重要,也不論手術大小,對病人都是較強的緊張刺激。病人意識到了這種緊張刺激,就會通過下丘腦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腎上腺素大量釋放而影響免疫功能,同時降低痛閾和耐痛閾,使術后產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應,從而影響手術預后,疾病康復及病人的生活質量。針對這種情況近年來,國內外普遍對手術病人進行術前心理干預,同時指導病人進行特殊的行為放松訓練,調節病人的焦慮情緒。有的臨上手術臺時還可出現四肢發涼、發抖、意識域狹窄,對手術環境和器械等異常敏感,甚至出現病理心理活動。因此,對本科的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應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病人術前的心理與心理護理
我國的醫學心理學工作者通過調查發現患者術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動,對手術一是害怕,二是擔心。怕的是疼痛與死亡,擔心的是是否會出意外,是否會殘廢和毀容等。他們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術,一安排手術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盡管在手術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藥,仍難以入睡。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過度緊張,剛被推進手術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不得不改期手術。大量臨床觀察和研究均證明,病人術前的這種恐懼和焦慮,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這種惡劣的情緒狀態還易于引起并發癥。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應當進行術前心理咨詢。咨詢應由有權威的醫生和護士進行,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向家屬詳細交待病情,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對手術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證,決不應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險性。權威性的咨詢對病人獲得安全感極為重要,還要依據不同的病人,用其恰當的語言交待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如準備在局麻下做乳突根治手術,就應告訴病人術中會感到不適和疼痛,屆時應有思想準備;咽喉部手術應告訴病人惡心時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減輕癥狀等。對術后如需用鼻飼管、引流管、導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儀器者,術前也應向病人說明,使病人醒來后不致懼怕。又如需作氣管插管,或術后放置鼻飼管的病人,因將影響說話,應事先告訴他們到時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對于危險性大、手術復雜、心理負擔重的病人,還要介紹有關專家是怎樣反復研究其病情并確定最佳手術方案的,并突出強調他本人在手術中的有利條件等,使病人深感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是極為負責的。另外做過同類手術病人的信息,對術前病人的情緒影響較大,護士可有針對性地組織交流。病房護士還應介紹手術醫生和護士情況,在病人面前樹立手術醫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在術前讓病人看一下術后觀察室,介紹一下術后護理措施也是有益的。這些心理上的準備,對控制術中出血量和預防術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病人正視現實,穩定情緒,順應醫護計劃。
術前焦慮程度對手術效果及預后恢復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響。據臨床觀察:有輕度焦慮者,效果較好;嚴重焦慮者,預后不佳;而無焦慮者,效果往往更差。這是因為,無焦慮的病人由于對醫生或手術過度依賴,過分放心,對生理上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
由于病人對手術的環境和氣氛極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術室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手術器械要掩蔽。一個手術室內最好只擺一張手術臺,不宜幾個手術臺并排擺列,以免產生消極暗示。
病人也十分重視手術室醫生和護士的舉止言談,因為他們一進手術室就失去了對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醫生和護士掌握了。所以,醫生和護士都應端莊大方、態度和藹、言語親切、使病人產生安全感。術中醫生護士都應注意意識清楚病人的情緒變化,如心理過度緊張時應及時安慰。器械護士必須手疾眼快地配合手術,醫生之間要全神貫注、緊密合作,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手術室內不應閑談嬉笑,也不要竊竊私語,相互之間談話的聲音應當輕柔和諧。應盡量減少、減輕手術器械的碰擊聲,避免給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術中一旦發現病情變化或發生意外,醫護人員要沉著冷靜,不可張惶失措,以免給病人造成恐怖和緊張。
二、病人術后的心理與心理護理
病人經過手術,尤其承受大手術的人,一旦從麻醉中醒來,意識到自己已經活過來,頗感僥幸,這時他們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由于軀體組織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都會體驗到刀口疼痛,加之軀體不能自主活動,又怕刀口流血或裂開,多產生焦躁不安的心情。開始,他們感到當前的痛苦難熬,過2~3天疼痛緩解之后,就又擔心預后情況。因此,對術后病人的心理護理應抓好以下幾點:
2.1及時告知手術效果:當病人回到病房或是從麻醉中剛剛醒過來,醫生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安慰鼓勵。告訴他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目的已達到,只要忍受幾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復健康了。這時,有的病人可能產生新的疑慮,不僅怕疼痛,更怕傷口裂開,發生意外。咽喉部手術后要告訴病人吃軟食或流食,飯后漱口,術前訓練咳嗽方法,并告訴他們適當的活動,傷口是不會裂開的。同時醫生和護士應當傳達有利的信息,給予鼓勵和支持,以免病人術后過度痛苦和焦慮。
2.2幫助病人緩解疼痛:病人術后的疼痛不僅與手術部位、切口方式和鎮靜劑應用得恰當與否有關,而且與每個個體的疼痛閾值、耐受能力和對疼痛的經驗有關。病人如果注意力過度集中、情緒過度緊張,就會加劇疼痛。意志力薄弱、煩躁和疲倦等也會加劇疼痛。從環境方面來說,噪聲、強光和暖色也都會加劇疼痛。因此,醫生護士都應體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從每個具體環節來減輕病人的疼痛。比如,術后六小時內給予藥物止痛,可以大大減輕術后全過程的疼痛。等到體驗到劇烈疼痛再給鎮痛藥,就會加劇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減輕疼痛,聽他喜歡的音樂也能減輕疼痛。
2.3幫助病人克服抑郁反應術后病人平靜下來之后,大都出現抑郁反應。主要表現是不愿說話、不愿活動、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這種心理狀態如不及時地排解,必將影響病人及時下床活動,而不盡早下床活動會影響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產生營養不良、靜脈血栓或繼發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幫助病人解決抑郁情緒。要準確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氣質和心理特點,注意他們不多的言語涵義,主動關心和體貼他們。某些生活不便處要細致照顧,如喂飯、咳嗽、說話等??傊?,使他們意識到既然已順利度過手術關,就要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2.4鼓勵病人積極對待人生:乳突病人手術后大都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換藥或恢復過程。如果手術預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補償的希望。若術后效果不好或預后不良(如喉部或上頜竇惡性腫瘤),則還將掙扎在死亡線上。病人在極度痛苦時,經不起任何外來的精神刺激,所以對預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實情況告訴他們。有一部分病人手術后帶來部分機體生理功能的破壞(如全喉切除)造成發聲缺陷的病人必然產生缺陷心理。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殘,會給病人心理上帶來巨大的創傷,所以對可能致殘的病人,護士術前要交待清楚,并給予同情、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勇敢地承認現實、接納現實。
參考文獻:
[1]李貞梅.外科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5).71
- 上一篇:休閑旅游產品管理思考
- 下一篇:機動車環境稅暫不宜開征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