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特殊部位燒傷的護理

時間:2022-05-04 05:41:00

導語:小議特殊部位燒傷的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特殊部位燒傷的護理

特殊部位燒傷系指頭、面、頸部、手部及會陰部燒傷,由于其解剖和生理特點具有其特殊性,同樣面積和深度的燒傷,其臨床表現和治療護理上均有其特點。

(一)頭、面、頸部燒傷護理

1)頭、面、頸部血管極為豐富,淺度燒傷時滲液多、頭部腫脹明顯,傷后48h達到或接近高峰。

2)嚴密觀察病情,注意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反復嘔吐者,應警惕腦水腫的發生。

3)注意觀察有無吸入性損傷,如鼻毛燒焦、聲音嘶啞、喘鳴、呼吸困難等,床旁應備氣管切開包、立燈、吸引器。

4)嚴格執行補液醫囑,根據病情計劃進行補液。

5)應常規給予吸氧,保持氧飽和度在97%以上。

6)應剃去須毛及頭發,實行暴露療法,注意清潔,防止感染。

7)局部腫脹明顯,休克期禁止翻身。休克期后可取頭高位,床頭搖高15°~30°,以利水腫消退。

8)頭部水腫明顯時,為防止受壓,可放置墊圈,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圈內組織的循環。

9)頸部燒傷患者應取頸過伸位,使創面充分暴露,防止感染。這樣做對淺度創面可促進早期愈合,對深度創面可防止攣縮畸形。

10)及時擦凈創面滲液,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做好口腔護理,以防發生潰瘍。去除鼻腔污垢及痂皮,以利通氣。

11)面部Ⅲ度燒傷,應保持焦痂的完整性,壞死組織溶痂時,常由眼角及口周開始向四周擴展。

12)面頸部植皮術后,為防止皮片移動,常給予包扎固定制動,床邊需備吸引器,以防體位限制、嘔吐時造成的誤吸。

13)在水腫或結痂期、張口受限、進食困難時,應給予易咀嚼及消化的食物。

14)做好心理護理,了解思想情況,給予必要的解釋安慰,解除患者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爭取正確對待,配合治療。

(二)眼燒傷

1)眼化學燒傷時,應立即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眼睛,也可將頭面部浸入面盆中,不斷做閉眼、轉頭動作,以洗凈眼內致傷物質,并去除隱匿在眼瞼下的異物,沖洗時間不得少于15min。

2)眼瞼淺度燒傷則行暴露療法,保持創面干燥,及時清除創面分泌物,防止感染和促進創面愈合。

3)眼瞼燒傷水腫明顯,以燒傷后36~48h最為嚴重。可造成瞼結膜外翻,若不能還復,會發生嵌頓,應對其護理好,保護角膜。

可用0.25%氯霉素眼液或1%慶大霉素眼液滴眼,每4h1次;0.5%金霉素眼膏或多黏菌素B涂眼,每8h1次;及時清除眼周分泌物;為防止眼瞼外翻或眼瞼閉合不全而造成瞼結膜暴露繼發結膜糜爛潰瘍。以及角膜外露干燥、潰瘍,可應用大小適當的凡士林紗布覆蓋,每日更換2次。

4)眼瞼Ⅲ度燒傷,焦痂切除及瞼緣縫合、植皮后,要制動較久,以保證皮片的存活和眼瞼功能。

5)為防止瞼、球結膜粘連。每日用玻璃棒分離瞼、球結膜1~3次。

6)為防止角膜燒傷后虹膜睫狀體粘連,用1%阿托品眼液擴瞳每日3次。

7)眼部護理操作前洗手,注意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特別是銅綠假單胞菌(綠膿桿菌)的感染,可致角膜渾濁和潰瘍穿孔,應引起重視。

8)俯臥時,眼壓增高,眼瞼外翻更為嚴重,可致角膜潰瘍和穿孔。因此,眼部可給予暫時的加壓包扎。

9)俯臥翻身床時,應經常檢察頭帶固定位置是否恰當,以防眼瞼、角結膜的擦傷。

(三)鼻燒傷

1)了解吸入性損傷的病史,檢查有無鼻毛燒焦,觀察呼吸是否通暢。

2)剪除鼻毛,清除鼻腔分泌物、污垢和痂皮,保持鼻腔清潔、通氣。

3)鼻黏膜水腫時,可滴1%麻黃素收縮血管,以利通氣.鼻腔有結痂時,可滴少量無菌石蠟油,以利軟化痂皮,便于取出。鼻腔有感染時,可局部外用抗菌藥物溶液或油膏。

4)鼻孔深度燒傷接近愈合時,鼻孔內可放置一粗細適宜的橡皮管,防止鼻孔縮窄。不得使用堅硬的橡皮管塞住鼻孔,以免引起鼻前庭受壓壞死。

(四)外耳燒傷

1)防止外耳受壓,預防發生耳軟骨炎。外耳皮膚薄、皮下組織少,深度燒傷常累及耳軟骨,應保持耳廓的正常位置。側臥時,用紗布或繃帶做成松軟有彈性的圓圈置于耳周圍,使耳廓懸空,保證局部血液循環,并保持墊圈敷料的潔凈。

2)及時擦凈局部滲液,保持創面干燥,防止耳窩滲液積聚,以防滲液流入耳道引起感染。

3)注意觀察病情,如有局部紅腫、疼痛劇烈、壓痛明顯,應考慮并發耳軟骨炎。

4)護理工作中應注意耐心細致和動作輕柔。

(五)口燒傷

1)面部燒傷創面涉及口唇時,應注意觀察口腔、腭、咽后壁有無燒傷。

2)口咽腔黏膜燒傷,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護理時要注意觀察呼吸情況,發現鼾聲呼吸常預示呼吸道不通暢,應立即報告醫師,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

3)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加強口腔清潔與護理,每4h1次。每次進食后應漱口或給予少量飲水,保持=口腔黏膜清潔濕潤,預防口腔炎。

4)保持口周清潔干燥,防止感染。口唇干裂、出血,可用消毒石蠟油涂擦,以軟化痂皮,保持潤滑。

5)觀察口咽部,如發現潰瘍或真菌生長時,局部涂制霉菌素液,并及時報告醫師,予以處理。

參考文獻:

[1]濕潤暴露療法治療200例特殊部位燒傷護理體會.中國燒傷創瘍雜志,1993年第三期.

[2]羅培壽,羅香寧,鄭愛林,黃芬,特殊部位燒傷的早期處置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