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反折頭皮針拔針法運用

時間:2022-05-03 09:53:00

導語:臨床護理反折頭皮針拔針法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護理反折頭皮針拔針法運用

隨著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及患者對護理團隊的期望不斷增高,患者不僅希望在護理人員靜脈穿刺時做到“一針見血”、“無痛穿刺”,還希望在靜脈拔針時實現“無痛拔針”及零淤血、零污染。在臨床工作中,如果拔針方法不正確,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加深護患矛盾,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近年來我科采用反折頭皮針先慢后快的方法拔針,效果好,實現無痛拔針、皮下零淤血及床單、地面零污染,現將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1月至5月問靜脈輸液住院患者100例,年齡17—79歲;其中男27例,女73例。所選患者均為輸液時問較短,血管彈性較好,凝血時問正常,神智清楚,語言表達能力正常,無明顯軀體疼痛及感覺異常的患者。使用材料:①北京伏爾特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精密過濾輸注裝置1次性使用避光輸液器(帶針)。②3M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靜脈輸液固定貼Ⅱ型。

1.2方法

待患者輸液完畢,關小輸液器調節器,先揭下除覆蓋針頭之外的所有膠布,然后用左手拇指固定住針柄,右手將頭皮針反折,左手拇指移到敷貼處,右手順血管縱軸平行方向,緩慢向外拔針;當針頭即將拔出血管壁時則快速拔出體外,并同時按壓敷貼。然后將敷貼轉給患者并指導其用大拇指順血管方向按壓3~5min即可。

2結果

100例靜脈輸液患者均使用反折頭皮針先慢后快的方法拔針,患者口述無痛或微痛,均未出現皮下淤血,實現床單及地面的零污染。

3護理與討論

在為患者拔針前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講解方法及可能出現的不適,緩解患者恐懼、焦慮情緒,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觀察穿刺點周圍有無紅腫,詢問患者有無脹痛,觀察血管走行方向有無靜脈炎發生。如患者液體已經滴到茂菲氏滴管以下,頭皮針處有少許回血時,應先將輸液器調節器關閉,然后將除覆蓋針頭之外的膠布都揭下后,左手固定住針柄,右手將茂菲氏管以下部分掛到輸液架上增大壓力打開輸液器調節器讓頭皮針里的血回到血管后反折頭皮針先慢后快拔針。如患者液體已走空,針頭已堵塞,應立即反折頭皮針并先慢后快拔出針頭,然后將針頭順勢抬高,松開反折部后插入輸液瓶口,防止針刺傷及輸液器里的剩余液體流出污染床單及地面。將敷貼交給患者時,應確保患者大拇指按壓住了穿刺點后再放開;交換手時順勢給患者拇指施加適當壓力,以保證交換過程中穿刺點不出血。囑患者30min內穿刺的肢體盡量不做握拳、提拉重物的動作,以免改變血流壓力,引起針眼出血,形成皮下淤血J。可適當抬高穿刺點肢體,減少血液壓力對針眼血凝塊的沖擊。不關閉或僅關小輸液器調節器可使盡量多的將液體輸入患者靜脈,達到治療效果。反折頭皮針可避免輸液器內剩余液體流出污染床單及地面,減少患者痛苦及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先慢后快拔針減少了針頭與血管壁的角度,不產生切割力,對血管壁損傷也小;由于沒有外在壓力,針頭與血管壁摩擦小,也就減少疼痛及皮下淤血。在操作的過程中,注意在反折頭皮針時,一定要將針柄固定好,減少因反折頭皮針帶動針頭轉動而刺激血管壁引起的疼痛。反折頭皮針先慢后快拔針法,可最大限度將液體輸入靜脈,達到治療效果,避免了針頭對血管壁的刺激減輕患者疼痛,方法簡單易掌握,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拔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