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普丁治療乙肝不良反應及護理

時間:2022-05-15 03:32:00

導語:賀普丁治療乙肝不良反應及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賀普丁治療乙肝不良反應及護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簡稱乙肝)治療的最佳方案是抗病毒治療,約88%的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長期抗病毒治療已成為共識。2010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慢性乙肝治療的總體目標為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HCC)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1]。賀普丁作為臨床常用藥,具有應用方便的優(yōu)點;但亦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如肝損害、呼吸道感染、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肌肉酸痛等[2],往往影響患者治療的耐受性和依從性,用藥過程必須嚴密觀察并給予必要護理措施。本文就我院收治128例慢性乙肝患者應用賀普丁治療的臨床觀察和護理情況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128例,均符合2010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1]診斷標準,同時符合使用賀普丁的一般適應證,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齡35~57歲,平均43歲;既往均無心血管、神經、精神及血液系統(tǒng)等方面的疾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賀普丁片100mg口服,每天一次,療程24~48周;治療期間注意增加營養(yǎng)、保證充足睡眠,給心理護理。

2不良反應及處理

2.1肝損害

本組35例(27.3%)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谷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一過性增高。這種肝損害可能與機體免疫有關[3]。囑患者注意休息,并采取心理護理,幫助其消除緊張心理,并根據患者情況采取合理飲食,高蛋白低脂飲食;升高明顯者加用護肝藥物,一般不影響療程。

2.2呼吸道感染

10例(7.8%)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咽喉疼痛、鼻塞、流涕、頭痛。囑患者休息,多飲開水,用淡鹽水漱口,給速效傷風膠囊對癥治療,上述癥狀3~5天消失。癥狀消失后繼續(xù)按療程治療。

2.3肌肉酸痛

3例(2.3%)患者在應用賀普丁治療15天左右出現肌肉酸痛,體溫正常,主要表現為腓腸肌疼痛明顯,檢查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根據醫(yī)囑給布洛芬片口服改善癥狀,同時囑患者多飲開水,臥床休息,嚴密觀察肌酸磷酸激酶的變化。約3周后癥狀消失,復查肌酸磷酸激酶正常。

3護理要點

抗病毒藥物常見不良反應護理重點為用藥期間加強觀察,早期發(fā)現不良反應,消除患者緊張心理;加強飲食、口腔護理;注意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清病毒學標志物,以保證用藥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利于治療方案的長期執(zhí)行,使患者盡快康復。應用賀普丁開始治療3個月內,每個月檢查一次肝功能、血常規(guī)、腎功能、HBV-DNA,以后隨病情改善程度每3個月一次,24周時全面檢查乙肝三系定量、HBV-DNA載量、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guī)、甲胎蛋白、肝臟B超,以預測抗病毒治療的療效。期間要囑患者注意飲食,給予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該病的恐懼及心理失落感,并幫助患者家屬樹立信心。反復告知患者用藥的好處,并講明該病的治療是長期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停藥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停藥后半年內至少1個月檢查1次肝功能、HBV-DNA載量、乙肝三系,以后每3~6個月檢查一次,一般隨訪12個月。隨訪中如有病情變化,應縮短相關指標監(jiān)測的時間,并給予相應治療。賀普丁在母乳中的濃度與血漿中的濃度相似,對嬰兒不利,用藥期間要停止母乳喂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