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核心課程床邊教學研究
時間:2022-07-09 03:37:32
導語:護理學核心課程床邊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2012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四年制學生96名、2013級97名,其中男生6名,其余均為女生。經征得學生同意,采用系統抽樣法選擇15名學生作為實驗組,其余學生為對照組。平均年齡(21.58±0.66)歲。兩組年齡、性別和第五學期護理核心課程(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期末總評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0.05)。2.方法。(1)護理學專業核心課程床邊教學模式建立。根據護理學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確定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護理綜合技能作為床邊教學的課程。在查閱文獻、學生及教師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床邊教學模式。①教學內容———整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三門課程整理合成一份教學日歷,將見習、技能操作練習及綜合能力訓練與疾病護理學習有機融合。②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疾病護理教學模式:“學生自學—病人訪視—小組討論、病例分析—教師重點、難點講解,歸納、總結”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床邊教學模式;即學生在自學疾病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先到病房熟悉相應病人;然后回教室上課,結合案例進行小組分析討論,教師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并歸納、總結。綜合能力訓練教學模式:學生在病房選擇典型病例,進行護理病史收集和護理體檢,根據評估資料及病人輔助檢查結果,提出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將技能操作訓練融合在每一疾病護理的學習過程中。并充分利用醫院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定期參加病房的晨間護理和交班報告會等,為臨床護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③教學評價———多元化。采用主客觀評價相結合,即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全面評價教學效果。④教學運行———規范化。建立由學校和醫院教師共同組成的床邊教學管理小組,制定《床邊教學運行方案》;設班主任和班長管理床邊教學的日常各項事宜,建立QQ群;定期組織督導聽課,以保證教學運行規范化。⑤師資培訓———經常化。在床邊教學基地嚴格臨床帶教老師的遴選、培訓;定期組織集體備課;組織觀摩教學及相互聽課;進行教學評教,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2)床邊教學實踐。對照組按學校常規安排授課,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采用講授和PBL法教學,護理綜合技能在實驗室采用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實驗組采用床邊教學。2015年3-6月和2016年3-6月分別在大學附屬醫院實施床邊教學。該三門課程理論和實踐均在醫院進行,每周2-3天。(3)評價指標。①理論考試和綜合技能考核成績:學期結束全體學生同時參加由學校統一命題的期末理論考試和綜合技能考核,按統一的評分標準判分。②問卷調查:在文獻類似研究問卷[2]的基礎上修改而成,采用likert五分法,即床邊教學對學生的作用是“很大”“較大”“一般”“不太大”“不大”。(4)統計分析。由雙人核對后錄入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二、結果
1.護理核心課程成績比較。具體如下(見表1和表2)。
三、討論
1.床邊教學是護理核心課程的有效教學補充。臨床護理課程實踐性強,只有通過早臨床、多臨床及反復臨床[3],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絕大多數學校的做法是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理論在學校教室中進行,技能操作在實訓室練習,一個系統或整個學期理論教學結束后集中去臨床見習相應的病例,有些學校由于招生多,教學醫院少,學校與醫院遠,甚至不安排見習或將見習與畢業實習一起安排,不利于學生對臨床護理課程的學習。床邊教學,將內外科護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內容全部放到臨床進行教學,使理論與臨床實際密切結合。2.床邊教學有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臨床護理課程是培養學生護士核心能力的關鍵課程。床邊教學后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綜合技能考核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自我評價對提高學習興趣占96.7%,對提高聽課效果占93.3%,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溝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占86.7%;床邊教學也能促進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4]。3.床邊教學有助于促進護教一體化。大學附屬醫院具有教學與醫療雙重功能。由于醫院普遍護士配備不足,臨床護理工作忙碌,臨床護士參與學校教學少。通過床邊教學,學生在醫院上課,為臨床護士提供了教學的機會。床邊教學的系統備課、試講及講課實踐,臨床護士的教學能力明顯提高,為護教一體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作者:沈翠珍 何桂娟 徐 敏 祝亞男 余國紅 單位:1浙江中醫藥大學 2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3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孔令瑜,雷良蓉,余紅梅,等.運用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提高護生實踐技能[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9):84-86.
[2]沈翠珍,孫秋華,沈勤.成人護理學課程中西醫融合教學效果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1:57-60.
[3]金玉梅,胡雁.以學生為中心兒科教學查房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229-233.
[4]沈翠珍,孫秋華,沈勤,等.臨床護理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96-97.
- 上一篇:兒科護理研究文獻計量學分析
- 下一篇:婦產科護理學實驗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