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論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意識及能力
時間:2022-07-19 09:20:00
導語:獨家原創:論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意識及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在護理工作實踐中實施漸趨廣泛,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越來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患者的態度和行為是否轉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水平。目前,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需要。因此,只有加強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培養,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才能促進護理工作的科學開展,使廣大患者通過改變不良習慣,采納新的健康行為而受益。
一、護理健康教育的涵義及其重要意義
(一)護理健康教育的涵義。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實施的一種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系統教育活動,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患者掌握衛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治療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二)護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隨著醫療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傳統護理模式正加快向現代護理模式轉變,健康教育作為醫療衛生保健的戰略措施,已經得到全世界的公認。健康教育的實施,體現了護理人員的知識價值,淘汰了過去那種“無言的操作、無言的護理”的工作方式,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了社會偏見,有利于社會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進一步認識。來自國際國內的實踐充分證明,健康教育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它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強各種治療效果的作用,而且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健康教育將成為有些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健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還起到了減少醫療糾紛的潛在功能,因為通過對患者有計劃的教育,能夠給患者以更多的關心和需要的滿足,從而能相對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二、當前護理人員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要使患者真正得到全身心的護理,必須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開展以護理為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在護理工作實踐中,健康教育工作往往是最薄弱的環節。目前,護理人員普遍缺乏自覺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的意識,也缺乏相應的健康教育知識、溝通技巧、交流方法,在實施健康教育時往往不分場合、時間、病人是否愿意學習及其接受程度,千篇一律地完成教育計劃,有的甚至僅限于向患者介紹一些住院的規章制度和一般的疾病常識,或照本宣讀一些注意事項,根本沒有評估患者是否能掌握與滿足,其結果是健康教育的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有環境及患者方面的客觀因素,然而更多的則是護理人員自身主觀因素。
(一)環境及患者等客觀因素。從大環境看,由于我國現行醫療體制、公費醫療制度的不完善,重視并開展護理健康教育的時間較短,在管理方面還相對滯后,加之一些醫院領導對健康教育缺乏理解,重視和支持程度不夠,沒有為護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合適的資源和設備,使護理健康教育缺乏后勤的有力保障。從患者方面看,由于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國民的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別。受社會觀念及傳統思想影響,很多患者都認為護士只能打針、輸液、護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和依從性遠遠要低于醫生,這些都影響護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發揮。
(二)護理人員自身主觀因素。由于護理健康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護理人員自身存在許多與護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不相適應的問題。一方面,受傳統觀念束縛,護理人員普遍缺乏健康教育意識,對新時期護士角色和功能轉變認識上有偏差,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只注重執行各項治療與護理,未更新觀念,接受新知識能力偏低,不能正確認識護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認知偏差,給護理開展教育活動帶來了困難。另一方面,由于受所受教育、個人能力限制,一些護理人員缺乏臨床經驗、溝通技巧,導致護理健康教育能力欠缺,不能將溝通了解到的問題與患者的需求有效結合,以充分調動患者的興趣和良好互動配合,影響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意識及能力的對策
(一)改善環境,積極消除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醫院應高度重視護理健康教育,將其列為醫院工作范圍,開展長期有計劃、有組織、有實施、有評價的全院性健康教育工作。醫院領導要更加重視和支持護理健康教育,為護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提供有利的條件。首先,要積極支持護理工作者的進修學習,創造條件讓她們參加短期培訓、學術講座,開闊眼界,活躍思路學習理論以指導實踐。其次,要制定明確的健康教育質量目標,并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工作到位,提高質量。第三,要適應當今醫療制度改革的需要,盡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護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推進護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第四,要加強醫護工作的協調,消除分工差別及角度不同造成的認識差異。同時促進后勤服務的社會化,加大保障供給,配合臨床全方位為患者服務。
(二)轉變觀念,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意識。要加強教育和培訓,促進護理人員轉變護理觀,樹立護理服務意識,引導護理人員要從狹義的傳統護理中跳出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具有現代健康觀,現代醫學觀、整體觀、系統觀、社會觀、心理觀、預防觀的“整體護理觀”。現代醫學和健康觀念的變化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醫療護理實踐中,護士的任務就是如何提供護理服務的。只有確立了為患者服務的理念,才能在工作中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護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因此,護理人員通過轉變觀念,提高對護理工作的全面認識,是有效開展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
(三)加強培養,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能力。一是加強護理人員健康教育培訓。健康教育對許多護理人員來講還是一個全新的知識和技能領域,必須對護理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才能夠勝任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過培訓班、自考、外出進修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促進護理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調整知識結構,更好適應健康教育的需要。二是加強護理人員愛心的培養。愛心的培養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要促使護理人員加強護理倫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使護士懂得熱愛生命、珍視生命,從而在醫院營造一種充滿愛心的環境,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療的同時真正得到人文關懷。三是加強護理人員溝通能力的培養。溝通是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的一種治療性護理工作。教育護理人員要注意積極傾聽,尊重患者權力,并通過自己的責任心、同情心,以及扎實的護理知識和技能,著力營造充滿信任感的氣氛,與患者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這樣,護理人員才能準確收集到患者的相關信息,及時解疑答惑,解決患者所需。
綜上所訴,護理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人員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信念,突破思想觀念、方式方法等諸多局限,大力推進健康工作,擔當起醫院健康教育、健康保健、健康促進的重任。
- 上一篇:檢察機關刑事和解調研報告
- 下一篇:鄉鎮青年違法犯罪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