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淺析醫院感染護理管理

時間:2022-10-18 10:36:00

導語:獨家原創:淺析醫院感染護理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淺析醫院感染護理管理

【摘要】醫院感染在當今醫療衛生行業既是一個嚴重的衛生護理問題,又是一個重大的醫院管理課題,它關系著醫療質量和醫療事業的發展;醫院感染既造成了健康損害甚至殘疾或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對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都是嚴重的危害。而護理人員是與患者接粗時間最多的一線工作者,有工作量大、崗位分布廣、涉及科室多燈特點。因此,加強護理管理對控制預防醫院感染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醫院感染護理管理

護理管理工作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其中,醫院感染管理則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而且護理工作與醫院感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醫院感染的規范化管理,不僅是為了減少醫源性感染,同時也給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護理管理應將預防醫院感染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現將筆者在護理管理實踐中有關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作一探討。

一、護理環節致醫院感染的原因

(一)缺乏相應的醫院感染知識

在檢查中發現由于工作繁忙,處置不同患者時不進行手消毒。手是最易污染也是最易被忽視的,若不及時消毒細菌極易帶到醫療器械和患者身上,造成醫院感染。同時,對與醫院清潔工具如拖把,抹布是否專用與消毒,清潔人員是否是衛生院完成,這些極易忽略的問題也常由于行為不規范導致醫院感染。且護理者沒有相應的自身對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在個人防護、消毒隔離上應付了事,不認真執行,這些也是導致醫院感染的途徑

(二)對環境、物品的清潔消毒工作流于形式

患者數量的增加,加大了醫護人員勞動強度,隨之放松了自我防護、控制感染的意識。如空氣的消毒記錄與執行情況不符;消毒器的濾過網不定期清洗;一人一套一刷一消毒的基礎護理工作談話,醫院工具器械不消毒就浸泡處理等,這些基礎護理不到位很容易就滋生細菌,造成醫院感染。且護理人員每日處理各種各樣的感染性體液和分泌物,處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險中,因此加強自身防護尤為重要。

(三)工作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對無菌物品的有效期、破損情況檢查不仔細;使用中消毒劑的濃度不監測;器械滅菌消毒方法不當;無菌物存放不當,不認真執行無菌操作都會造成醫院感染。

(四)醫療用具消毒不規范

如呼吸機管路、氧氣濕化瓶、霧化吸入器、體溫計、止血帶等用具消毒實踐的長短,消毒液濃度的高低,液面為止都會影響消毒效果。使用率搞的血壓計袖帶、聽診器、冰袋等無有效的消毒處理措施,都會成為交叉感染的傳播途徑。

(五)醫療垃圾處理不當

感染性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放,袋口封閉不嚴,存放位置不妥,存放時間過長且不及時清理,特殊感染的垃圾不特點注明等不能正確處理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是造成醫院感染的潛在因素。

(六)對護士實習生的相關防感染培訓不重視

護理工作的繁忙讓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對護士實習生只局限于肌肉注射、靜脈輸液、導尿、灌腸等操作上,忽略了感染知識、防護知識的教育,使護士實習生對醫院感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在實習過程中往往又成為醫院感染的有一新的傳播途徑。

二、醫院加強護理管理措施

(一)健全制度,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近年來,醫院感染管理發展較快,尤其是消毒滅菌的方法和要求更新很快。依據2000年我國衛生部修改本并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和消毒技術規范》要求,及時修訂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如:醫院消毒滅菌管理制度,消毒液使用登記及監測制度,規范了按標準預防制定的隔離措施;制定和規范—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保管和回收制度;規范了醫療垃圾的分類、回收管理等。醫院可以通過護士長例會進行布置落實,使醫院的各項消毒滅菌、隔離措施有章可循。

(二)護理人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護理人員缺乏醫院感染知識,缺乏自身防護知識或工作操作不當,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不斷加強院內感染知識的培訓,是抓好院內感染管理的重要環節。醫院護理部應將醫院感染有關知識和要求作為在職護士和新職工以及進修實習護士上崗前的主要培訓內容。監察護理人員在獨立執行護理操作時,是否嚴格遵照無菌操作規程,所有的操作處置是否符合要求都關系到是否會發生醫院感染,所以,加強護士素質管理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因素

(三)加大教育力度,提高認識水平

科室護理管理者是落實消毒隔離制度,減少科室感染的關鍵人。作為科室管理者,對醫院感染管理的投入會提高醫療成本、降低醫療收入利潤的想法使他們在護理工作中對手套、洗手液、消毒劑等用品的消耗感覺很浪費。所以加強護士長的感染管理培訓,從根本上杜絕這種錯誤觀念。護士長在做好表率的同時應帶領全科護士、衛生院認證學習消毒隔離知識,嚴格各項操作技術規范,加強對制度實施情況的監控。作為管理者還應為制度的實施及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提供便利條件。

(四)重點控制,定期督查

對重點科室重點部位如手術室、供應室、ICU病房,根據各專科消毒隔離管理規范要求,從布局、潔、污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議,使無菌區、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分布合理。嚴把消毒滅菌關,加強診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各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滅菌物品合格率100%。實行定期檢查、監測制度,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監測,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及時改進工作,并督促各項制度的執行。

(五)考核量化管理

根據《醫院感染規范》、《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每月醫院護理部及感染科一起進行定期不定期的隨時抽查和每月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反饋各項檢測結果及數據,對不合格的科室要求寫出細菌超標、原因及整改措施,并要求創新消毒滅菌監測。

三、護理人員在控制醫院感染的護理管理方法

(一)進行嚴格無菌技術操作管理

護理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作為醫院護士長應對護理人員實行人手一冊的有關醫院感染護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行為規范,實行定期督察。告誡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消菌,在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后必須進行規范的洗手和消毒,對消毒物品每日一換,教育護理人員“謹慎”精神,自覺遵守各項操作流程。

(二)確保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質量

醫療器械的正確處理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保證高危險性的物品消毒滅菌質量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點,護理人員是消毒滅菌的操作者,必須掌握各種醫療用品的正確清洗、消毒、滅菌方法,嚴格按照消毒流程進行消毒滅菌。進行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記錄,確保消毒滅菌質量。

(三)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使用不當或濫用抗菌藥物與醫院感染的發生時密切相關的,所以護理人員應正確并及時執行醫囑,根據患者病情提醒醫生及時停用抗菌藥物,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在護理工作中要與醫生密切配合,合理地使用康生讀,這樣才能降低醫院的感染率。

(四)做好護理五到位

一是洗手到位;二是清潔到位;三是消毒與監測到位;四是隔離到位;五是防護到位。堅持以上五到位可以大大減少細菌對醫院感染的途徑。

四、結論

醫院管理工作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的前過程,消毒、滅菌、無菌操作和預防是保障醫院正常的醫療護理轟動的基礎,護士長應行使管理職能,參與到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上來,有效促進《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的落實,與醫院人員聯手做到減少醫院感染率。

參考文獻

[1]伍素華,李書章.醫院感染護理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8(2)

[2]林麗春,林美華.加強護理管理預防醫院感染.福建醫藥雜志,2002,24(4)

[3]姚麗英.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監控中的作用.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