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層液基細胞涂片技術試析論文

時間:2022-11-09 11:05:00

導語:薄層液基細胞涂片技術試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薄層液基細胞涂片技術試析論文

【關鍵詞】薄層液基細胞涂片

脫落細胞學檢查是臨床病理診斷的重要手段,一張高質量的細胞涂片,能提高惡性病變檢出率。本院近年采用薄層液基細胞涂片技術(LPT),改進細胞涂片方法,取得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取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送檢標本痰液、胸腹水、尿液及宮頸涂片計957例份,其中男523例,女434例。每例做常規涂片2張以作對照。

1.2離心機,振蕩器。

1.3液基細胞試劑

購自利普公司,由2004年4月通過美國FDA認證。

1.4常規細胞涂片

取宮頸刮片或痰液含血性或灰白粘稠區制成涂片2張;取胸腹水10ml,1000轉/min,離心10min,棄上清液,混勻沉淀物后涂片,干燥后95%酒精固定15min,HE染色后鏡檢。

1.5薄層液基細胞涂片

取宮頸刮出物或痰液含血性及灰白粘稠區入細胞基液,混勻靜置30min;取胸腹水、尿液等體液標本50ml,2000轉/min,離心10min,棄上清液,混勻沉淀置入細胞基液30min,含血性物較多的可適當延長時間。在備用試管內倒入4ml清洗液,再加入含標本(痰液、胸腹水、尿液等)的細胞基液,緩慢倒入,可見到分層現象。離心2000轉/min,10min,棄上清液,振蕩器混勻,加入等量的液基細胞涂片液,混勻涂片。干燥后95%酒精固定15min,HE染色后鏡檢。

2結果

957例液基細胞標本共檢出惡性瘤細胞(含可疑)109例,宮頸18例為異常上皮細胞,本組就薄層液基細胞涂片與常規細胞涂片在靈敏度方面和鏡下特征進行比較。

2.1胸腹水共檢407例,液基涂片檢出惡性瘤細胞(含可疑)73例,常規涂片64例,靈敏度提高12.3%;痰液共檢164例,液基涂片檢出陽性數8例,常規涂片6例,靈敏度提高25%;尿液共檢229例,液基涂片檢出陽性28例,常規涂片18例,靈敏度提高35.7%;宮頸涂片157例,液基涂片報告鱗狀上皮異常18例,常規涂片16例,靈敏度提高11.1%。見表1。表1兩種涂片方法對各種脫落細胞標本檢測結果比較(略)

2.2鏡下特征比較

(1)使用傳統方法制作的痰液涂片(宮頸涂片)較厚,粘液、雜質及壞死物含量較多,細胞缺乏完整性,結構模糊不清。漿膜腔積液涂片細胞堆積較厚,分布不均,含較多紅細胞,有紅染的背景(圖1)。(2)用薄層液基制作的涂片細胞面積縮小,涂片背景干凈;紅細胞大多消失,痰液和宮頸

涂片中粘液溶解;細胞層次分明,胞核胞質結構清晰(圖2)。

3討論

脫落細胞學檢查是一項方便簡單的檢查方法,它有利于癌癥篩查、早期發現癌癥、指導治療等。傳統的病理細胞學制片均采用直接涂片,推片或離心后涂片,制出的涂片細胞分布不均,重疊,背景含粘液、紅細胞、雜質、壞死細胞等,影響鏡檢,陽性檢出率低。本組痰檢和尿液檢測靈敏度較低,主要是標本取材不正確,痰液內雜質、粘液、炎性細胞過多,過厚而影響診斷;尿液中本身細胞含量較少,離心不徹底,涂片過稀導致細胞很少,缺乏有效的診斷細胞數。目前應用的薄層液基細胞技術,挑取的細胞量較傳統細胞多,采取標本后放入保存液中,及時軟化粘液和固定以保存細胞,加入清潔液通過分層離心技術去除標本中的粘液、紅細胞及其他非細胞碎片,加入細胞后振蕩將細胞團塊分散,形成單個細胞樣本,最后將細胞均勻地涂在載玻片上,進行固定和染色。涂片時用細胞混懸液約30ul在玻片上涂成直徑1cm大小圓形分布區域,這樣使被檢細胞集中,數量多,易于閱片。LPT與常規制片方法比較,改善了樣本收集率,并使細胞均勻的分布在載玻片上,提高了檢出的陽性率。該技術不僅保存細胞的完整性,還保全了細胞抗原性,由于采集的細胞全部存放于細胞保存液內而不被自溶及污染,可多量涂片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及原位分子雜交[1](圖3)。

薄層液基技術制片的優良性,可明顯提高癌癥確診率,能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優于傳統的巴氏涂片,采用TBS報告系統國際診斷標準,以得到了普遍認可[2]。該技術用于痰液、尿液、漿膜腔積液也能提高惡性細胞檢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但LPT技術也有不足之處,成本較高,不能在基層醫院普及。在技術方面一些問題還有待改進,如細胞固縮等。

【參考文獻】

1孫小蓉,朱香芬,李華芬,等.介紹一種低耗高質的液基薄層子宮頸細胞制片新方法.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5,21(2):232~234.

2顧美皎.TBS系統中異常上皮細胞的診斷和處理.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