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治療護理
時間:2022-03-12 10:17:00
導語:尿潴留治療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普外科共行手術698例,其中急診手術的有257例,非急診手術的有441例,手術后出現尿潴留者有49例,占手術人數的7.02%。一年來,針對手術后出現急性尿潴留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手術后出現尿潴留者49例,其中有4例術前即曾患前列腺炎者除外,年齡最大73歲,最小3歲,男27例,女18例。
1.2護理方法45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進行分組。實驗組: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共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對照組:進行單純性導尿處理,共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觀察其經處理后排尿功能恢復的天數。
1.2.1心理護理對非急腹癥手術病人,手術前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消除其術前不良心理,手術前訓練病人臥床排尿,以便克服術后因不習慣床上排尿而致的尿潴留發生。手術后鼓勵病人有尿及時排出,以便及早排空尿液,促進膀胱肌收縮,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復。對于已出現尿潴留的患者,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采用現身說法的方式,請術后已恢復的病人訴說其手術后的恢復過程,以消除其因尿潴留而產生的緊張心理,增強其自行排尿的信心,鼓勵盡可能慢慢自行排尿。
1.2.2西醫誘導排尿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酌情變換體位可下床試行排尿。利用條件反射,聽流水聲,用溫水緩緩沖洗外陰,誘導病人自行排尿。下腹部熱敷或輕輕按摩,涂松節油于下腹部以刺激膀胱肌收縮,引起排尿反射,試行排尿。
1.2.3中醫引導排尿
1.2.3.1針刺引導排尿取穴位:內關、足三里、氣海、八篌穴、中極、曲骨、陽陵泉等,強刺激,留針1~15min。
1.2.3.2灸法引導排尿蔥白2根洗凈搗成泥,用手壓成0.3cm厚的蔥餅1塊。食鹽20g,炒黃待冷放神闕穴填平,置蔥餅于鹽上,再將文炷放蔥餅上,點燃,待皮膚有灼痛感時,再換1壯,直到溫熱入腹內,致有便意,為已起效。小便自解后,可再灸1~2壯,以鞏固療效。
1.2.3.3中醫辨證手術后尿潴留為氣閉痰郁,故應治順豁痰。方系:四苓散、二陳湯、四物湯、利氣湯等加減組成。
1.2.4必要時行導尿術經以上處理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可在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下,行導尿術。
1.3療效判斷標準經處理后1天內(24h內)恢復自行排尿者為優效,2天(48h內)恢復自行排尿者為顯效,3天內(72h內)恢復者為有效,3天后(72h后)恢復者為無效,以此作為檢查標準。1.4統計學方法行χ2檢驗。
2結果
在1天內恢復自行排尿者:實驗組7例,對照組2例。2天恢復者:實驗組9例,對照組4例。3天內恢復者:實驗組6例,對照組10例。3天后恢復者:實驗組1例,對照組6例。對照組中有2例患者為間斷性恢復過程,即經導尿后能自行排尿,第2天又不能自解,又行導尿,于第5天恢復。經行χ列資料的χ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1),故認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護理手術后尿潴留的效果比單純性導尿處理效果較優。
3討論
3.1術后尿潴留的原因手術病人常因傷口疼痛,影響腹肌收縮或會陰肛門部手術后疼痛,引起反射性尿道括約肌痙攣,以及腰麻、硬膜外麻后,因脊髓排尿反射受到暫時性的阻斷或膀胱過度膨脹,逼尿肌張力松弛或消失,加之手術后病人臥床,不習慣臥床排尿而導致尿潴留的發生。
3.2病機祖國醫學認為尿潴留屬于“癃閉”范疇。其病位于膀胱。膀胱是藏精所在,人身水液的通調有三焦之氣化,下焦最為重要。氣化則能出。水中有氣,氣則水,氣中有水,水即氣,氣實而閉之,結于小腸、膀胱之間,氣化不利,水道不能通調,遂成“癃閉”。中極為膀胱之募穴,具有解瘀開結之功效;關元,溫化膀胱,對膀胱具有氣化作用;氣海,屬于任脈,具有理氣益腎化水之功效。中極、氣海、關元穴均位于任脈,三穴合用益腎溫陽,增補元氣,溫陽利水,從而達到使膀胱氣化得利、小便自通的目的。任脈為“陰脈之脈”,任脈起于胞中,有“主胞經”的功能,為男子貯藏精氣,女子維系胞宮之所,又為“生氣之源”,主治小便不利。艾灸借其溫熱和藥物的作用,而達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祛濕散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之功效。通過艾灸中極、氣海、關元穴,起到溫通經絡,加強傳導功能,使小便暢通[1]的功效。
3.3小結單純性導尿治療功能性尿潴留是通過排空尿液,促使膀胱收縮,促進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復,而中西醫結合治療護理功能性尿潴留是通過中醫的舒筋活血、順氣豁痰和西醫的局部熱敷按摩與現代醫學中的心理護理等方法相結合來消除病人的緊張心理,促使膀胱收縮,促進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復。通過上述處理,P<0.01,中西醫結合醫護術后尿潴留較單純性導尿治療尿潴留的效果要佳,且病人住院時間縮短,同時減少術后尿道感染的發生。這種技術是中西醫護理技術聯合運用的一種創新,且簡單易行,同時幫助我們解決了臨床護理中的難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孫國杰.針灸學,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1.
- 上一篇:醫院行政辦主任述職報告
- 下一篇:急診科護理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