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手術護理策略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10 09:56:00

導語:冠心病患者手術護理策略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冠心病患者手術護理策略探討論文

【關鍵詞】冠狀動脈疾?。还跔顒用}狹窄;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介入治療

【摘要】隨著冠心病介入治療研究的迅速進展,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及冠脈支架植入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而PTCA是用球囊擠壓的原理,使冠狀動脈狹窄段病變內膜和粥樣斑塊撕裂,粥樣斑塊壓縮、中層延長,使血管腔擴大。血管內金屬支架的植入則起到支撐血管壁,防止PTCA術后血管急性閉塞、夾層形成和慢性再狹窄的作用。但經長期研究表明,PTCA并冠脈內金屬支架植入術再狹窄率仍高達約20%。藥物洗脫支架的開發和應用能有效降低再狹窄的發生,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12月應用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對27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療,經隨訪6個月無一例發生再狹窄,效果滿意?,F將其手術前后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7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齡36~83歲,平均56歲。所有患者均行選擇性冠脈造影檢查,其中單支病變6例,兩支病變12例,3支病變6例,多支病變3例。完善術前準備后分別行冠脈內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最多植入5個支架。

1.2方法常規按Seldingers法取右股動脈穿刺送入7F或6F鞘管,通過外鞘管送入導引導管,從導引導管內送入導引鋼絲及球囊導管至病變位置,壓力泵加壓擴張至狹窄或阻塞的血管被疏通。再經導引鋼絲送入藥物洗脫支架至病變處,球囊擴張支架,使之固定在血管狹窄部位后撤回導引鋼絲。再次造影,顯示血管血流通暢后撤出導引導管,留置動脈鞘,用9cm×15cm的無菌敷貼覆蓋傷口,固定好鞘管后送CCU監護。

二、結果

全部病例術后無嚴重并發癥,手術均成功。術后隨訪6個月均無再狹窄發生。

三、護理

3.1術前護理

3.1.1健康教育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后即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問題,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制定出病人的健康教育計劃并實施整體護理。通過健康教育,增強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識,控制好危險因素,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控制體重、血糖、血脂,注意生活規律,加強自我心理調節。介紹本院介入治療的技術優勢及特長,藥物支架的先進性、有效性,讓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3.1.2完善檢查協助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包括心電圖、X線檢查、心臟彩超、血常規、血型、血生化、出凝血時間、輸血前四項,尤其要注意觀察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的變化。

3.1.3術前準備術前常規備皮,避免皮膚損傷,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做好碘過敏試驗,術前遵醫囑給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一般采用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入院時開始服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術前3天開始服用;或術前當日300mg頓服的抗凝方法。練習床上進食及大小便,術晨更衣,術前30min給予安定10mg肌肉注射,建立靜脈通道,去導管室前排空大小便。

3.2術后護理

3.2.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患者術畢返回CCU,安置好病人后立即做12導聯的心電圖,固定各胸導聯的確切位置,以后根據病情適當做同一胸導聯位置的心電圖,提高圖形的可比性。定時抽取靜脈血,觀察心肌酶譜變化。持續48h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測體溫每日4次,連續3天。嚴密觀察上述各項指標的動態變化,聽取患者的主訴,記錄病情變化,如有無胸痛、憋氣、心包填塞癥狀等,及時發現持續心絞痛、冠脈痙攣、冠脈夾層形成、急性冠脈閉塞、急性心肌梗塞、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并發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3.2.2傷口護理支架植入手術中使用肝素使血液肝素化,延緩拔管可以減少術后出血,另外預備急診PTCA使用,患者回CCU4h后傷口情況好,可將留置的鞘管拔除。拔管前護士做好拔管的準備,備好多巴胺、阿托品、腎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急救藥品及無菌紗布、一次性氣囊止血帶等物品,并協助醫生做好拔管工作,以防患者因拔管刺激或重壓穿刺點而致血管迷走神經緊張性增高,出現心動過緩、血壓下降、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表情淡漠等癥狀而緊急處理。拔管時一般采用指壓穿刺點上方2橫指處15~30min,壓力以能觸及足背動脈搏動為宜,后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再用一次性氣囊止血帶壓迫止血,開始時氣囊壓力為8~12kPa,2h后減壓至6~8kPa,壓迫4~6h,本組病例無一例因拔管而發生血管迷走神經反射。

3.2.3藥療護理血管內植入支架最致命的弱點是容易導致急性血栓形成,所以術后嚴格掌握肝素用量和用藥時間至關重要。一般拔鞘管后2h使用低分子肝素鈣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使用肝素期間,應防止發生出血傾向。繼續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觀察藥物療效及副作用,指導病人正確及時用藥,本組病人術后未發生感染及各種藥物副作用所致的不良反應。

3.2.4出院指導指導病人定期復查、定期隨訪。遵醫囑繼續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每天服氯吡格雷75mg,連續服用3~6個月,每天服阿司匹林100mg,,如無消化道潰瘍,可長期服用,并注意在飯后服用。告訴患者如有胸悶、胸痛癥狀應及時就診。此外,還應指導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的復發,控制疾病的進展??刂圃l疾病的危險因素和避免疾病再發的誘因,如戒煙酒、降脂、減肥、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伴隨疾病,避免過度疲勞、激動、寒冷、飽餐、便秘等誘發因素。并告訴家屬,對病人積極配合和支持,創造一個良好的身心休養環境。公務員之家

四、體會

介入治療發展到今天,如何有效地減低PTCA術后再狹窄,一直是有關學科關注和努力的方向。支架的出現和臨床應用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使再狹窄率降至20%,但這個百分數成為心臟介入學難以跨越的瓶頸。雷帕霉素作為免疫抑制藥物主要作用于平滑肌細胞有絲分裂的G1后期使細胞返回于靜止期,但不殺死細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大規模臨床試驗已證實攜帶雷帕霉素的支架可明顯降低金屬裸支架的再狹窄發生率,我們采用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應用于PTCA術后的病人,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為一項新興的技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良好的護理配合對減少并發癥,保證手術成功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41.

[2]盧才義.臨床心血管介入操作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90.

[3]陳紀林,高潤霖,楊躍進,等.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在冠心病復雜病變中應用的近遠期療效[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