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塵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小議

時間:2022-04-11 02:56:00

導語:老年塵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小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塵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小議

塵肺病是我國發病最多、危害最嚴重的一種職業病,據職業病統計數字表明2002年我國累計塵肺病人55萬多例,并且新塵肺患者以每年1~2萬的速度遞增[1]。塵肺患者臨床表現為胸悶、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呼吸功能下降。尤其是老年塵肺患者,合并癥多,往往病情重,病程長,病情易反復,因此做好護理尤為重要。我科自2004年6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老年塵肺患者513例,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513例中,男474例,女39例;年齡60歲~341例,70歲~133例,80~90歲39例,平均73.5歲;一期塵肺121例,二期塵肺176例,三期塵肺216例;無合并癥92例,有合并癥421例。

所有病人均經廣西職業病塵肺診斷組集體會診確診(按照塵肺病診斷標準[2])。

1.2臨床特點①男性多于女性,本組比例為12.15∶1;②老年塵肺病人基礎疾病多,并發癥多,癥狀不典型,本組病例大多數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心病、肺氣腫、肺結核、肺部感染等。③老年塵肺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防御功能減退,合并肺部感染不易控制。④不少老人因和子女分居或喪偶而感到孤獨寂寞或因患病憂慮而自憐自棄,感情脆弱,性情固執,任性怪癖,難于溝通[3]。

2護理

2.1心理護理塵肺患者存在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焦慮恐懼心理、功大賠償心理、抑郁自卑心理。針對不同心理狀態,應耐心、細致地做好疏導工作。在生活上多關心、體貼、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病情輕的患者,看到重病患者出現肺心病、氣胸并發癥也易產生情緒波動,導致恐懼、失望,對疾病的康復很不利。因此應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安排不同病房。

2.1.1入院宣教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病友間的團結互助。對于首次入院的病人,護士應將同病房的病人介紹給新病人,促進患者之間的溝通,主動作自我介紹及介紹主管醫生、科主任及護士長的姓名,介紹病區環境,以幫助病人盡快熟悉周圍的環境,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對于多次住院的老“顧客”,把入院宣教變為輕松的交談方式來進行,病人提出問題護士盡量給予解答。

2.1.2注重人性化護理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責任護士以病人為中心,與病人交朋友,將心比心,關心、體貼他們。本組病人住院時間較長,一般3~6個月,為其提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玩象棋、跳健身操、閱覽室看書等。

2.2做好排痰護理老年塵肺病人主要表現為反復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呈進行性加重。嚴重的痰阻常危及病人的生命。在護理工作中,要根據病人的個體情況,制定具體措施,采取正確的排痰方式,有效地緩解病人的癥狀,減輕病人的痛苦。

2.2.1指導病人有效咳痰咳嗽時指導患者在深吸氣后停止片刻,利用呼吸肌收縮用力咳嗽,使痰液快速咳出。協助患者拍背時,要注意手法的姿勢,做到五指并攏,手指關節微曲,掌呈凹式,以肺底由外向內,由下向上輕拍,力量的強弱以病人能承受為宜。

2.2.2霧化吸入排痰痰液粘稠,常用0.9%NaCl10ml加淋舒坦30ml作霧化吸入排痰。霧化時,要指導病人正確的方法:病人取坐位,做深而慢的吸氣,頻率不宜過快,同時給氧。霧化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病人心率、呼吸,注意有無嗆咳、缺氧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3氧療護理二期以上塵肺病人肺換氣有明顯障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氧療能直接提高患者的肺泡和動脈血氧分壓,增加組織供氧,改善心、肺、腎功能。通過鼻塞吸入低濃度氧(氧濃度為24%~35%,氧流量為1~2L/min),每天吸氧10~12h為宜。

2.3.1注意氧療的濕化和溫化吸氧前對氧氣進行充分的濕化和溫化,以增加氧分子的彌散能力,提高氧療效果。在濕化瓶內盛溫水(60℃左右),以濕化和溫化氧氣,減少對氣道的刺激。

2.3.2氧療效果的觀察主要觀察病人的缺氧癥狀是否得到改善,如胸悶、咳嗽、氣短等癥狀是否減輕,口唇指端末梢血液循環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護理計劃。氧療后,如果病人呼吸平穩,情緒安靜,胸悶、氣短等癥狀減輕,皮膚紅潤,監測的血氧飽和度達95%以上,說明氧療的效果好。

2.3.3增強用氧的安全意識氧療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有無氧中毒的表現,不宜長時間高濃度吸入氧氣,禁止病人私自調節氧流量,同時注意防火、防油、防震、防熱。

2.4飲食護理本組病例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這對改善機體代謝功能、增強抵抗力、促進疾病痊愈不利[4]。營養補充盡量經胃腸道給予,尤以飲食調整為主。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清淡、高維生素食物,少量多餐,對不能進食或納差的患者可適當靜脈補充營養,如靜脈輸入白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2.5做好塵肺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自發性氣胸是塵肺病常見的并發癥。由于老年塵肺病人本就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發生氣胸后有些僅表現為呼吸困難加重或胸悶,易漏診。塵肺合并氣胸發病突然,癥狀嚴重,如果不及時搶救,將危及生命。一旦發現塵肺合并氣胸患者,立即啟動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應急預案。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持續低流量吸氧,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呼吸頻率、深淺度及呼吸困難的程度,備好胸穿包、縫合包、胸膜腔閉式引流裝置,協助醫生做好胸腔內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

2.6注意觀察藥物的反應目前,國內外有許多抗塵肺藥物,要嚴格按照藥物手冊規定的藥物適應證與禁忌證臨床用藥。病人用藥后,要密切觀察藥物的療效,詳細詢問病人用藥后的反應,有無胸悶、氣促加重、有無心慌,皮疹等出現;對于長期應用抗生素者,注意有無發生二重感染。

2.7指導病人正確認識相關疾病知識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向病人介紹塵肺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使病人對自身所患疾病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讓病人知道,塵肺病雖然不能根治,但是經過系統規范的治療,可以預防和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病人的壽命。向病人介紹職業病防治知識,增強自我防護和自我保健意識。當自身健康權益受到侵害時,懂得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8出院指導出院時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責任護士負責做好科學細致的出院指導。指導病人堅持縮唇腹式有效呼吸方式,有助于改善換氣功能。老年塵肺病人易感染肺結核,指導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盡量減少去公共場所,天氣變化時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及感冒。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出現不適或病情加重時隨時到醫院復查。

2.9爭取家庭及社會支持塵肺病是一個沒有醫療終結的致殘性職業病,一旦診斷塵肺病,終身帶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護理工作中應幫助患者爭取得到家庭的支持及社會的關愛,鼓勵患者家屬、親友參與護理,為老年塵肺患者創造一個和諧、友好、互助的環境,組成一個真誠、關愛的社會支持系統,使其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從而達到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羅軍,張柏林,夏養萱,等.塵肺病人的螺旋CT表現[J].中國職業醫學,2008,35(1):37-3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Z70-2002塵肺病診斷標準[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周郁秋.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6-137.

[4]于康.臨床營養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