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閱讀習慣的考查

時間:2022-03-12 08:39:43

導語:護理專業閱讀習慣的考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專業閱讀習慣的考查

1結果

1.1閱讀課外書籍、閱讀報刊、上網、書寫日記或文章頻率

偶爾閱讀書籍、閱讀報刊、上網、書寫日記或文章的比例分別占56.1%、66.1%、53.7%、72.6%,每天閱讀書籍、閱讀報刊、上網、書寫日記或文章的比例僅占12.2%、8.3%、5.9%、3.7%。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閱讀課外書籍、報刊的習慣,也沒有書寫日記或文章的習慣。書寫日記或文章是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是閱讀的拓展和延伸。

1.2閱讀書籍種類

閱讀書籍種類包括人物傳記、歷史、文學、政治、經濟5個方面,分別占42.0%、24.3%、72.8%、8.9%、9.6%。閱讀文學類書籍居多,為72.8%,因為文學是人類的精神創造物,它能體認人生、延展人生和滋養人生[1],受到在校護生的青睞。政治和經濟僅占8.9%和9.6%,說明護生閱讀政治和經濟的書籍較少。

1.3閱讀報刊種類

閱讀報刊種類包括新聞、體育、評論、經濟、其他5個方面,分別占56.3%、18.5%、27.6%、12.4%、48.5%。關注新聞占56.3%,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是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勤于思考,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關注國家進步、社會發展、民生民情、國際動態等[2]。其他為48.5%,即當代大學生關注一些消遣、娛樂等大眾“快餐文化”多于評論、經濟、體育等。

1.4上網內容

上網內容包括瀏覽新聞、聊天、游戲、查資料、看電影或電視5個方面,分別占52.8%、45.9%、9.6%、75.4%、66.7%。說明大學生能應用網絡優勢查找自己所需資料,也通過網絡看電影或電視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瀏覽新聞反映大學生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

2討論

2.1養成閱讀習慣的迫切性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醫院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護理、“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以質量為主題”的護理服務,尤其是近2年來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究其本質就是在護理實踐中倡導和貫徹人文關懷,而人文關懷的貫徹執行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的培養一般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既要靠廣博的文化知識的滋養,又要靠高雅的文化氛圍的熏陶和陶冶,還要靠學生的心靈體悟和自我實踐修養[3]。當前,高等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已經增加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且學時達到1/3[4],但重實用操作技術、輕人文知識現象仍然存在,而且在大學學習期間學生以考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各種證書為主要目的,閱讀課外書籍、閱讀報刊、上網、書寫日記或文章頻率偏低,且閱讀書籍種類和報刊種類局限。王蕾[2]調查顯示,大學生課外閱讀花時間最多的是英語讀物,占據課外閱讀時間的一半以上,功利性讀書(主要是應試書和電腦網絡圖書)傾向非常明顯。在崇尚知識的今天,有無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高低、閱讀面的寬狹、閱讀量的多寡等已經成為人們成才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培養高質量的護理人才迫切需要護生養成閱讀習慣,汲取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質。

2.2養成閱讀習慣的艱巨性

養成閱讀習慣的艱巨性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我國高中的教育體制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進入大學之前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進入大學后由于缺少“童子功”的訓練,缺乏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方法,也不知道選擇讀什么樣的書,更多的護生還是以學習專業課程為主。傅爭鳴[5]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讀什么樣的書,40%的同學需要老師推薦,30%的同學需要學生推薦,10%的同學需要廣告推薦,另有20%憑個人興趣。第二,隨著網絡的普及數字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閱讀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但網絡閱讀缺少理性思維、閱讀內容廣泛、閱讀選擇困難,被稱之為“淺閱讀”[6];在網絡環境下,雖然給學生提供了獲取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的廣闊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健康甚至低級庸俗的東西[2]。第三,流行音樂、青春小說、偶像電視劇、報紙、雜志等大眾“快餐文化”,因其獨有的青春時尚、現實全面、與時俱進、宣傳力度大等原因而倍受廣大學生的青睞,休閑娛樂式的閱讀逐漸取代了大學校園中傳統的“經典閱讀”[7]。因此,教育體制、社會環境、大眾文化、文化載體對護生養成閱讀習慣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

2.3養成閱讀習慣的可行性

雖然護生養成閱讀習慣有其艱巨性,但只要正確認識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護生養成閱讀習慣指日可待。

首先,隨著教育體制不斷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中小學生將逐漸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同時護理學專業招生生源的文理科也發生巨大轉變,從以前只招理科到今天文科、理科生源各占50%,文科學生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無疑會對理科學生產生影響。

其次,老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大學圖書館的資源,發揮大學圖書館的作用,創新導讀方法,使電子讀物閱讀和傳統讀物閱讀有機結合。

第三,閱讀過程本身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是學習知識的黃金時代,也是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進入大學后,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各類讀書活動,如開展讀書節、讀書報告會等以交流讀書成果,讓護生在閱讀中體驗成功,培養護生閱讀的興趣,激發護生閱讀的動機。

第四,學校建立大學生圖書閱讀引導機制,大膽改革教學體制,將“圖書閱讀”列為大學生學習目標考核的一項內容[5],促進大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文化權利,“腹有詩書氣自華”,唯有讀書才能啟迪人類的智慧,煥發創造的活力,從容應對社會的挑戰,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8]。讓閱讀成為每一個護生的習慣,使護生努力做到與書籍為伴,不斷提高人文素質,為護理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

作者:王雪琴楊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