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與睡眠質量現(xiàn)狀及分析

時間:2022-02-18 10:52:57

導語: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與睡眠質量現(xiàn)狀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與睡眠質量現(xiàn)狀及分析

護理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的醫(yī)療質量和醫(yī)療安全。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護理專業(yè)是一項專業(yè)性強且學業(yè)繁重的專業(yè),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往往面臨著諸多的心理壓力[1~3],易于引發(fā)各種睡眠及健康相關問題,并導致多方面的情感和職業(yè)能力損害及行為問題的發(fā)生[4,5]。為此,本次研究針對在校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與睡眠質量現(xiàn)狀進行調查并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擬揭示心理壓力對睡眠及健康的影響,為高校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心身健康維護提供科學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均來自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護理系在校大學生,各年級采用分層抽樣,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64份,回收有效問卷554份,問卷有效率98.23%,均為女性。

1.2研究方法

1.2.1調查工具

采用心理壓力源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①心理壓力源量表為Beck-Srivastava壓力源量表(beck-srivastavastressinventory,BSSI)是國內外最常用的心理壓力評估工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α為0.82~0.90)[1],用于評估被試的心理壓力來源及程度,每題有5個選項,每項分別從“無壓力”到“壓力極大”五個等級,分別評為1~5分。分值越高,表明壓力越大,BSSI的總分臨界值為72分。②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在國內外睡眠醫(yī)學臨床及流行病學調查中廣泛使用,是最常用睡眠質量評估工具之一[6],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7]。該量表用于評估被試者最近1個月的睡眠質量,由19項自評條目和5項他評條目構成,其中第19項自評條目和5項他評條目不參與計分,因此參與計分的一共18個條目,18個條目將其分為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紊亂、使用催眠藥、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因子[12],其中每個因子又按0~3等級計分,通過對自評條目計分并得出各因子的得分,累積各因子得分即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分,總分愈高,表示睡眠質量愈差[13]。總分≤4分睡眠良好、4<總分≤8為睡眠一般,總分>8分為睡眠不滿意[7]。

1.2.2實驗設計

實驗調查于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完成。研究者利用學生休息時間統(tǒng)一發(fā)放問卷,并說明調查目的及問卷填寫要求,問卷可以不署名,只填寫性別、年齡、年級等一般信息。調查量表答題時間約為30min,完成問卷后,由研究者予以統(tǒng)一編號分類收回。空白卷、填寫不全卷等無效問卷予以剔除。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的描述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分別采用Pearson相關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554名護理專業(yè)大學生的BSSI量表評分見表1

由表1可見,554名護理專業(yè)大學生的BSSI量表總分平均為(76.18±7.64)分,其中67.15%(372名)的學生評分高于臨界值72分。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父母期望、考研、學業(yè)、考試、同學競爭、就業(yè)、人際交往以及生活事件的的單因子得分均大于3分。

2.2554名護理專業(yè)大學生PSQI量表評分與常模

[16]比較見表2由表2可見,554名護理專業(yè)大學生PSQI量表睡眠總均分為(5.86±2.90)分,明顯高于常模(t=8.94,P<0.05),有72.56%(402名)的學生PSQI評分<8分。護理專業(yè)大學生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等6項因子評分均明顯高于常模(t分別=5.93、8.45、10.75、9.74、2.84、2.51,P均<0.05)。

2.3護理專業(yè)大學生睡眠問題進一步分析

睡眠不滿意(PSQI≥8)的學生占27.44%(152名),睡眠一般(4<PQSI<8)的學生占40.97%(227名),睡眠良好(PQSI≤4)的學生為31.59%(175名)。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睡眠問題多數(shù)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早醒和多夢,約半數(shù)學生每周出現(xiàn)1次或以上睡眠問題。

2.4睡眠質量與日常壓力的相關性分析

對554名護理學生BSSI總分與PQSI總分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BSSI總分與PQSI總分呈正相關(r=0.34,P<0.05)。以PQSI總分作為應變量,使用多元逐步回歸方法,分析BSSI各因子對PQSI總分的影響見表3。由表3可見,最終進入回歸方程的因素有3個,根據(jù)對PQSI總分影響程度大小依次順序為生活事件、自身與學業(yè)。回歸方程為:y(睡眠質量)=0.07×學業(yè)+0.14×自身+0.19×生活事件,R2=0.09。

3討論

高校學生的面臨眾多的心理壓力和心身健康問題,護理專業(yè)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心身健康同樣值得關注。研究表明,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壓力問題常常表現(xiàn)為情緒和睡眠問題,睡眠質量是反映心身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睡眠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其健康的重要構成體。近年來,有研究顯示一般大學生的睡眠質量較差,容易產生各種形式的睡眠紊亂,并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引起睡眠障礙[8]。睡眠質量差也會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導致認知功能下降,精神運動遲緩及各種情感障礙(包括抑郁癥、強迫癥等)[9]。根據(jù)美國國家健康學院的評估顯示影響大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因素中,排名前兩名的是睡眠與壓力,由此可以看出睡眠和壓力的關系甚為密切[10]。本次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的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平均總分高于臨界值,高達67.15%的學生BSSI總分超過臨界值,這與陳凱燕等[11]研究結果類似,表明醫(yī)學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均面臨較大的壓力。本次調查護理專業(yè)學生主要壓力源前四位包括了父母期望、考研、學業(yè)和考試,與此同時,同學競爭、就業(yè)、人際交往以及生活事件的單因子得分也均大于3分。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對于女性來說,她們的競爭意識更強,但同時又比較依戀家庭,而且護理學生在臨床實習期間的醫(yī)學生不僅要完成一定時間的臨床護理工作,還要參與各種考試與考核,因此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壓力,部分選擇考研的醫(yī)學生更是感到時間緊迫,壓力巨大,其次,目前日趨嚴峻的就業(yè)環(huán)境使得醫(yī)學生絲毫不敢松懈,積極參加各種面試;再次,實習醫(yī)院里面同學間的競爭、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緊張的醫(yī)患關系,均會使其感到壓力的存在;戀愛失敗、父母不和、家庭經濟狀況不良、家庭成員重病等一些常見生活事件也會對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睡眠質量調查結果顯示,浙江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的總體睡眠狀況良好。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的PQSI的平均值為(5.89±2.89)分,處于PQSI量表的一般水平,明顯高于常模(P<0.05)。其中有睡眠質量問題的大學生僅占27.44%,這與國內外的醫(yī)學大學生群體的調查結果類似[12,13]。與牟瑩瑩等[14]調查研究得出的臨床專業(yè)學生的PQSI總分高于護理專業(yè)學生相符合,可能是因為本次調查對象與臨床專業(yè)學生在年級、專業(yè)、學制上存在差異,而且在目前的就業(yè)環(huán)境下,護理專業(yè)崗位普遍緊缺,畢業(yè)后面臨的就業(yè)相對容易,因此護理女大學生所面臨的學業(yè)、就業(yè)、考研等壓力相比醫(yī)學大學生來說都要小。本次研究對護理女大學生的入睡困難、早醒、多夢的狀況分析結果顯示,約半數(shù)學生睡眠問題的情況每周出現(xiàn)1次或以上,經與學生訪談得知可能會由于呼吸不暢、咳嗽或鼾聲高、疼痛不適、夜間上廁所、感覺冷等原因引起睡眠問題。心理壓力與睡眠質量有著明顯的相關性(P<0.05),且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影響睡眠質量的主要心理壓力因素為生活事件、自身和學業(yè)負擔。與劉靈等[15]調查結果一致。

總之,護理專業(yè)女大學生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的內容是多方面的;睡眠質量與心理壓力有著密切的關系,睡眠問題的臨床表現(xiàn)可以多種多樣,如何減輕這些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睡眠質量是當今高校學生心理保健工作的重點之一。結合本次研究結果,要切實改善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睡眠質量,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建議在護理專業(yè)學生中大力開展睡眠宣傳活動,如“世界睡眠日”,幫助護理專業(yè)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自覺采納提高睡眠質量的行為,如提高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規(guī)律作息、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優(yōu)化寢室環(huán)境等;還應加大醫(yī)學教學改革力度,合理安排醫(yī)學生的教學和實踐,幫助順利完成學業(yè);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理念,著重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有針對性開展心理咨詢或輔導,適時疏導不良情緒,幫助積極應對應激事件等。

作者:林南南 吳緒旭 盧眺眺 朱銳明 陶明 單位: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林南南)

參考文獻

1BeckDL,HackettMB,SrivastavaR,etal.Perceivedlevelandsourcesofstressinuniversityprofessionalschools[J].JNursEduc,1997,36(4):180-186.

2段梅,樊凌花,任羅藝.護理本科實習生壓力源及應對措施[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1):157-159.

3馮塵塵,胡秋蘭,馮先瓊,等.護理本科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的調查[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32):3950-3953.

4NationalSleepFoundation.Adolescentsleepneedsandpat-terns:researchreportandresourceguide[R].Washington,DC:NationalSleepFoundation,2000.

5MichaelR.NadorffMS,SarraNazemBA,etal.Insomniasymptoms,nightmares,andsuicidalideationinacollegestudentsample[J].SLEEP,2011,34(1):93-98.

6LundHG,ReiderBD,WhitingAB,etal.Sleeppatternsandpredictorsofdisturbedsleepinalargepopulationofcollegestudents[J].JAdolescHealth,2010,46(2):124-132.

7劉賢臣,胡蕾.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29(5):103-107.

8OrzechKM,SalafskyDB,HamiltonLA,etal.Thestateofsleepamongcollegestudentsatalargepublicuniversity[J].JAmerCollHealth,2011,59(7):612-619.

9TasaliE,LeproultR,EhrmannDA,etal.Slowwavesleepandtheriskoftype2diabetesinhumans[J].ProcNatlAcadSciUSA,2008,105(10):1044-1049.

10AmericanCollegeHealthAssociation.NationalCollegeHealthAssessmentFall2009referencegroupreport[E/OL].http://www.acha-ncha.org.

11陳凱燕,周珊黛,黃駿,等.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3,11(6):410-414.

12CurcioG,TempestaD,ScarlataS,etal.Validityofthei-talianversionofth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J].NeurolSci,2013,34(4):511-519.

13李東芳,鄭全慶.某高職女醫(yī)學生睡眠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3,24(4):516-519.

14牟瑩瑩,張杰,李丹利,等.醫(yī)學生睡眠質量調查[J].護理研究,2014,28(1):170-172.

15劉靈,嚴由偉,林榮茂,等.大學生生活事件和睡眠質量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25(4):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