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實訓課堂設計分析

時間:2022-11-16 04:22:20

導語:兒科護理實訓課堂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科護理實訓課堂設計分析

摘要:兒科護理具備較強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同時,實訓課堂也具備一定的難度,學生要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相對較多。在護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其自身實訓課堂可以采取信息化的手段開展,自身具備較為明確的實際性優勢,能夠對有關護理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和整合,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對其實施策略及相關設計思路有充分的認識,并針對性地開展有關的課堂設計活動,保障最終課堂教學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關鍵詞:護教融合;信息化教學;兒科護理;課堂設計;護理實訓;分析

信息化教學在教育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其自身起到的作用和效果相對較為可觀,對于有效進行人才培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能夠帶來更多生動且可以高效利用的教學資源。而在護教融合背景下,兒科護理實訓開展信息化教學也具備較強的關鍵性和作用性,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最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與實踐技能。在具體護教融合的過程中,其自身的特異性和特點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之處,需要充分認識其特點,然后針對性地進行實際信息化的操作,優化最終的綜合效果。

1護教融合的實施

護教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將臨床護理和現階段的護理教學進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將其自身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和提高,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貼近臨床,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1]。兒科護理具備較強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對于學生未來步入臨床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而既往開展相關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實際性,這就導致了很多教學效果方面的問題,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不佳,而具體技能的學習也不夠扎實,很容易導致教學效果出現問題,學生學習質量也不高,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最終成效。通過與醫療機構等的合作,將其作為實訓基地,并選擇雙師型教師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優化和提高。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其自身主要是圍繞著臨床特點開展有關護理,規避了既往傳統實訓課程教師示范時間長而學生練習時間少、學生學習缺乏實際性、技能掌握不夠扎實的問題。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整體效果可以得到優化,最終成效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更加扎實。由此可見,這樣的方法和措施具備較高的價值,實訓課程的開展也需要圍繞著相關特點進行相應的設計,才可以保障最終的操作成效。

2實訓特點

2.1實訓內容。兒科護理實訓內容相對較多,例如,新生兒沐浴、嬰兒撫觸、身長與體質量測量等,雖然都相對較為基礎,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值得一提的是,既往護理實訓缺乏應有的實際性,導致學生最終實訓技能學習和掌握的效果不好,哪怕是最終掌握了相關技巧,但是仍然無法在臨床進行實際應用,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出現問題[2]。針對這一特點,在進行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根據現存不足進行一定的優化和提高,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最終的教學成效,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更扎實地掌握實訓技能,對有關知識充分了解,然后進行學習。2.2護教融合與信息技術。在護教融合的背景下,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分為院內與院外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共同組成了相關教學活動,彼此之間具備較強的關聯性,同時也呈現互補的關系。院內課堂主要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在學校的實訓室開展,其對象一般都是模型,對著新生兒和嬰兒模型進行相應的練習,并利用各種所需器械進行操作,達到更好的理論知識掌握和實訓學習的目的。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其自身主要是圍繞理論知識以及實際模擬,對于扎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作用性和價值性,其意義和關鍵性不可小覷,也是傳統實訓教學過程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內容。與傳統教學存在著明顯差異的是,傳統實訓教學將這部分當作核心,是所有教學活動的重點,而現階段護教融合下,其自身只是所有教學中的一部分,并非是最唯一和最核心的部分。在這部分教學活動中,要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模擬的相關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操作,才可以保障最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為院外教學提供一定的支持,避免在后續教學活動中因為學生的基礎技能不佳或者理論掌握不夠充分,導致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而院外教學則主要是通過臨床教師進行,依托醫院臨床等,在院外進行合作,與院外的帶教老師積極配合,將院外設定為課堂教學的主場地,讓學生到現場去學習有關技能和知識。綜合來看,護教融合的方式及相關模式將有關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際進行分為了兩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具備自身的特點和要點,同時實際操作也具備較強的優勢和價值,能夠彌補傳統實訓教學缺乏應有的臨床經驗的問題。而且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之下,有關教學可以更加多樣化地開展,其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相對更好,能夠讓學生更加真實地進行學習。通過院內院外教師的合作,可以將相關操作視頻提前錄制,上傳到線上的信息化學習平臺,讓學生在課前觀摩預習,在課后進行相應的復習。課中則可以圍繞相關技能視頻進行一定的演練,找尋其操作的要點和技巧,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達到護理實訓與護理臨床密切聯系、高度融合的目的。

3課堂設計分析

3.1設計思路。在信息技術支持之下,護理專業的相關教學活動也可以更加多樣化,能夠打破原有教學活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教學活動更加具備實際性和多樣性,其自身相對更加靈活,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3]。開展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要將信息化技術充分應用到院內與院外兩個課堂中,將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優化和提高,規避常見的教學活動問題以及不足。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現階段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高度敏感,而通過信息技術也可以在以手機為主的移動終端開展相應的學習,有關操作視頻簡短精悍,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觀看實訓視頻。這樣的方法和措施具備較強的價值,一方面,可以在課前課后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在課上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操作,讓學生掌握課堂主動權,利用主動權進行學習,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3.2設計方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相關教學,首先要根據兒科護理實訓的具體特點進行一定的調整,在課前可以利用線上平臺錄制操作視頻、學習要求等,進行基礎的設定,其次讓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去進行一定的了解,對接下來所學知識進行預習,最后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學生自主進行操作的教學??梢钥隙ǖ氖牵谡n前課后兩個階段,所有教學活動都是依托于線上信息技術開展的,教師可以在課前相關視頻,圍繞實訓視頻讓學生去觀摩,然后再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和練習,根據其理論知識特點進行一定的學習和思考。學生可以通過相關視頻,進行自主的學習,然后對其疑問進行總結。課中教學是所有教學活動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教師主要起到引導和糾正的作用?,F階段教學主要讓學生自主進行,然后教師根據前期學生的自主進行情況采取適宜的指導。首先,教師可以模仿有典型錯誤的視頻,其次,讓學生指出錯誤,明確相關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再開展現場示范,最后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練習,教師進行適宜的指導。此外,還可以與臨床工作進行聯動,錄制臨床工作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觀摩,再和院外課程進行聯系,走向臨床,進行有關技能的學習。

4結語

在護教融合的背景下,信息化兒科護理實訓課堂設計需要根據課前、課中、課后的3個階段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同時還需要將臨床和實訓課程進行聯動,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鄺美華,宋文娟,陳菊.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護理學基礎實訓中多種教學方法融合教學的探討———以留置導尿術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8(22):92-94.

[2]唐艷妮,黃柳.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內科護理課程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究[J].青春歲月,2019(11):220.

[3]甘琴.信息化背景下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教學設計探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9-81.

作者:李曼玲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