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隨意性過大的原因與應對辦法
時間:2022-01-19 10:29:56
導語:護士隨意性過大的原因與應對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玲工作單位:解放軍總醫院小兒外科
結果顯示平均83%的護理管理者和高年資帶教老師普遍認為當代新護士隨意性過大,不能很好的按照指示辦事,自己的想法很多、個性很強,不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喜歡單獨行動。而平均85%的新護士則認為只要能完成任務,只要不違法亂紀、不觸碰道德底線,不需要循規蹈矩做事、不需要通過強制性手段去督促業務學習。
新護士在經過3一5年護理院校正規的理論學習后,走上盼望已久的工作崗位,工作熱情高漲。她們憧憬美好未來,對工作充滿信心。但她們崇尚發展自我、展現自我、成就自我的信念使她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適當收斂鋒芒以便更好地融入集體、為整個集體的目標和榮譽而奮斗。因此工作中過多的表現自己,做事情不能瞻前顧后,不能按照常規做操作,經常性憑感覺、想當然做事情,表現出了很大的隨意性。首先新護士是新時代的青年,具備新時代的特征,她們熱情奔放,個性鮮明,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也與醫院這個特殊的工作環境和特殊的對象群體不相適應,新護士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個性必然會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所以這種隨意性也必將很快的顯現出來。當今新護士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優越的生活環境讓她們養成了很多不好的性格。她們大多愛表現卻缺乏傾聽的耐心,所以在工作中不愿意傾聽領導的教導,喜歡按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處理問題。她們不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我行我素,因此不經意間往往會傷害到別人,不被年長同事和領導所理解。同時她們有著十足的行動力,想做就做,不假思索,喜歡挑戰。在她們看來,只要不違法亂紀、不觸碰道德底線,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可以想做就做,不必看他人眼色。但這種隨意性恰恰有時候正與我們的職業特點相悖!從事護理管理工作的領導者多數是60后和70后,她們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經歷造就了那一代人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準則,因此時代的反差也必然導致領導者的要求不能在新護士身上得到完好的體現,這也就造成了管理者對新護士的期望值下降,同時也造成了新護士對管理者的不理解。雖然管理者的出發點是讓新護士能更快的成長,而新護士的出發點也是希望自己能更快的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但二者在處理方法中出現了偏差,使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由此產生甚至激化。護理管理者要正視新護士的優缺點,在看到缺點的同時要充分肯定優點,她們是喜歡展現自我,容易出現自以為是、夸大其詞的現象,但她們還未經世事,不懂得團隊的合作精神,我們要多為新護士提供集體活動的機會,讓她們更快的融人集體,感受集體的關懷和力量,使她們不再感覺孤獨,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使她們在做每件事情時都要考慮周全,考慮他人的感受,不再那么任性和隨意,使其能在溫暖的大家庭中茁壯健康成長!年資較長的老護士要愛護新護士,因為老護士也是從新護士這個階段過渡而來,相對而言,她們會有更深的體會能更好的理解這個階段所面臨的困難和迷茫,能更有針對性的對新護士實施引導,通過老護士的耐心帶教和以身作則使新護士切身感受到真誠、溫暖和關愛。一個道德高尚,技術過硬,親和力強的老護士必然能影響一個新護士的成長,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樹立正面典型來鞭策新護士的行為。醫院和科室要加強對新護士思想的教育,加強實例教育來說明不按操作程序和規章制度辦事出現的各種不良后果,在思想上不時的為她們敲響警鐘。同時注重對她們的人文關懷,及時掌握她們的思想動向,使有可能出現的隨意性和不良后果及時得到制止。
各級人員要多與新護士溝通,對新護士出現的問題要認真對待,不能一概否定,通過科學的教育方法,使新護士在深刻認識到錯誤的同時,能自己分析出原因,以便以后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盡量為新護士提供一個輕松的工作環境以便更好的進步,以更好的狀態和心態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戰!綜上所述,新護士在剛剛步人陌生的工作崗位之初,雖然有著極大的工作熱情和高度的自信,但由于本身的個性和實際工作的性質產生的這種不適應必然使新護士的隨意性在工作中體現的更加突出。因此不論是護理管理者還是年資長的老護士都應在實際工作中要明其所思,解其所惑,采用科學快捷的方法,因材施教,強化培訓,嚴格管理,給予充分信任、適時獎勵,減輕她們心理壓力,同時多引導,多溝通,多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則,慢慢的影響甚至改變新護士這種隨意性,使其能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改正缺點,發揚優點,使這些注人科室的新鮮血液能為科室的建設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