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患者的手術護理研討
時間:2022-04-09 11:53:00
導語:牙周炎患者的手術護理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牙周炎已成為我國成年人牙齒缺失的首要原因,據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牙周炎患病率高達80%~97%。牙周炎引起的牙齒松動、牙槽骨吸收為傳統修復帶來了挑戰。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及外科技術的改進,種植牙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手段。牙周炎患者口腔衛生相對較差,牙周致病菌易導致種植體周圍炎等,因此完善的護理措施對種植體的存留有重要作用。我院對73例牙周炎患者行種植手術并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配合,取得了滿意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07-2009年在我科進行牙種植術的牙周炎患者73例,男51例,女22例;年齡28~76歲。
1.2方法
共植入種植體200枚,其中上頜112枚,下頜88枚。
2護理措施
2.1術前準備
2.1.1牙周護理:牙周炎患者需經過系統有效的牙周基礎治療方可行種植手術,術前與患者進行溝通,術前1d使用洗必泰漱口液含漱并口服抗生素,嚴格控制菌斑,確保口腔衛生狀況良好。術前30min常規口服抗生素,以防止術中和術后感染。
2.1.2心理護理:患者術前常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情緒,易導致術中暈厥等并發癥,也可能造成術中出血增多和術后切口愈合延緩,從而影響手術的遠期效果。護士應以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詳細介紹有關種植牙手術的相關情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使其手術順利。
2.1.3術前檢查:進行常規的術前檢查,如血常規、凝血酶原時間等,測量患者血壓、體溫、脈搏、呼吸,了解其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影像學檢查有助于了解骨質量,鄰近解剖結構及鄰牙情況等。
2.1.4手術器械、物品的準備:種植手術常規器械、種植體、專用器械、電動吸引器、吸引連接管、吸引頭、冷卻管、冰凍的生理鹽水、阿替卡因,必要時備骨粉、口腔修復膜等。
2.2術中配合
準備患者影像學資料以備醫師參閱,引領患者進入種植手術室,交待手術注意事項,根據手術部位調節椅位及燈光。按頜面部外科手術要求消毒鋪巾,擺好手術器械。與醫師核對牙位,協助醫師微創拔除無保留價值的患牙。局部炎癥反應較重者需大量生理鹽水及3%過氧化氫溶液反復沖洗,術中應及時吸除口內的冷卻液及脫落的炎性肉芽組織,保持術野清晰,以利于醫師操作。吸引器與外冷卻系統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冷卻水尚未進入牙槽窩內就被吸出而影響降溫效果。術中按醫師要求及時準確地傳遞器械,協助觀察種植體植入的方向和深度,種植體植入過程中使用生理鹽水協助冷卻種植體。配合醫師完成必要的骨組織再生手術,并協助止血、縫合、剪線。術畢,協助患者整理儀容,擦凈患者口周血跡,清點手術物品。
2.3術后護理
囑患者口服止痛藥,術區冰敷24h。交待術后注意事項:保持口腔衛生,術后口服抗生素1周,配合使用0.02%的氯己定漱口液,含漱1周,預防切口感染。指導患者術后禁煙、酒,忌辛辣刺激的食物,攝入高蛋白食物,以利于切口愈合。術后7~14d拆線,術后定期復診,觀察切口愈合情況。
3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順利,植入種植體200枚,未發現術后切口撕裂、感染等并發癥。3年累積存留率見表1。
4討論
如何提高牙周炎患者的種植成功率是口腔種植的熱點和難點之一。醫師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采用合理的外科手術方案,除此之外,護理配合對手術的成功同樣起著重要作用。種植手術不僅要求醫師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同樣也需要護士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1]。因此,護理工作者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與操作規范做好術前、術中及術后的護理工作[2]。牙周炎患者種植治療成功并取得滿意預后的關鍵是術前感染控制和術后維護支持。在術前準備中,強調與患者進行溝通并進行必要的牙周護理,術前交代患者預防性服用抗生素,保持口腔衛生,均有利于預防感染;必要的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的情緒,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有良好的輔助作用。董敏杰等[3]也報道了有效的心理護理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手術過程中保持術野清晰非常重要。牙周炎患者需要仔細清除術區炎癥肉芽組織及感染的骨組織,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吸除口內的血塊、分泌物及肉芽組織等,并按要求準備合適的器械,協助醫師完成手術操作;及時足量的生理鹽水冷卻利于保護周圍骨組織,防止骨灼傷和骨壞死,提高種植成功率。牙周炎患者術后感染的幾率相對較高,合理有效的術后護理可預防種植體周圍炎等并發癥。術后冰敷,保持口腔清潔及服用抗生素等,以利于切口愈合,降低感染幾率;囑患者定期復診,發現問題可協助醫師及時治療,對于牙周炎患者種植修復的長期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 上一篇:書記在三同四民主題實踐會講話
- 下一篇:書記在十要十戒教育動員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