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時間:2022-09-28 11:07:14

導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一、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原因

眾所周知,化學的知識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化學科學對于社會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和化學知識相關的企業,除此之外,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觸到很多與化學知識相關的事情。比如說:食物相克,其實這里面就包含著化學原理。用我們生活中常做的一道菜“菠菜豆腐”舉例子,兩者對人的身體都是有好處的,但是這兩者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因為菠菜里面含有很多葉酸,豆腐里有較多的鈣質。這兩者放在一起,同時進入人的身體,就會在人體內發生化學變化,從而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鈣。而人體內的結石正是草酸鈣、碳酸鈣等難溶性的鈣鹽沉積而成的,所以,從化學知識上講,菠菜和豆腐是不能同時進食的。但是很多家長在不懂化學原理的時候,都特別喜歡將菠菜和豆腐放在一起吃。不僅如此,生活化的化學教學也可以將復雜、枯燥的知識變得生活化,例如:選修1中化學與生活模塊中一共有四個版塊,分別是:關注營養平衡、促進身心健康、探索生活材料、保護生存環境。這些知識會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常見的化學變化,學生也可以從生活中的現象加深科學知識內容的印象。不僅如此,化學課本中還有“學與問”這個欄目,這部分的知識內容詳細介紹了與化學有關的職業和化學材料的用途等。比如說:化學必修1中第三章的小三節:“廣泛的金屬材料”。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誤區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教學越來越重視情境教學。在教學中創建情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教師沒有及時提煉教學問題,就會導致學生學不到教材知識的現象發生,舉例說明:在講酯的時候,教師花了5分鐘在課前播放PPT進行課前導入,播放了大量的紅燒肉照片,就是為了告訴學生紅燒肉的有效成分就是脂類物質,但是這種課前導入是不成功的,因為課前導入的時間過長,使學生淡化了學習的主體,這類的課前導入是不具備研究的價值的。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是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拉近學生和書本內容之間的距離,而不是用生活情景淡化化學知識。課前的導入,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導入是為了教材內容作鋪墊的,而不是為了讓同學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生活中尋找課本知識。因此,在高中化學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濫用情境化教學。其實生活化教學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除了課前的導入,還有概念的講解、實驗的分析等。因為每章教材的內容適合不同生活化教學,因此,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職業素養,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化學的技巧外,還應該通過練習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三、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可以直接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材的時候根據課本上的內容活學活用,了解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的教學。教師在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情感,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小問題,幫助學生拓展課本的知識,通過多種方式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說:在講解氯氣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探討“84消毒液加上潔廁靈是否可以提高清潔效果”這個問題,讓學生回家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從而加深學生對氯氣這節課程的知識的理解,了解了氯氣的性質后,學生還可以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直接的語言或者多媒體播放等方式,將化學知識以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比如說:在學習金屬那節課的時候,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以此驗證金屬材料的抗腐蝕性,鞏固金屬穩固性的知識點。

根據上文敘述可知,生活中涉及很多化學知識,因此教師應該將生活中的知識和書本中的化學相結合,為此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教師只有將化學的教學活動融入現實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強烈愿望,從而實現在生活中更好地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

作者:陳亞文 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市酒鋼三中

參考文獻:

[1]陳春芳.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5(1):33-35.

[2]沈亮.高中化學課程應從知識本位走向生活本位[J].教育科學論壇,2015(2):46-48.

[3]丁健.新課程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