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途徑
時間:2022-05-10 10:21:11
導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途徑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強學科教學與生活相結合以及將學科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應用中已經(jīng)成了老師們應重視的問題。在學科教學中而高中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學好化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知識,完善學生全面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然而,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及存在的學習困難讓很多學生對其望而卻步,因此如何在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將是本文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化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它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性質(zhì)、制備、用途的一門自然學科。與初中化學注重基礎知識,教學方法偏重學生死記硬背的特點不同,高中化學加大了學習難度,有著抽象性,復雜性,以實驗為基礎,背誦知識點多,以及注重實踐的學科特點。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呢?可以考慮從生活化教學入手。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nèi)容特點,以及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生活素材,此外,緊密聯(lián)系學生感興趣的、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概念理解規(guī)律的生活背景,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來進行教學,即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生活中。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提現(xiàn)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論:要求教育從課堂和書本中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這樣可有效的改變傳統(tǒng)上單調(diào)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并能夠熟練地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學科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中不在感到枯燥無聊,積極調(diào)動學生興趣參與教學;最后還能鍛煉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了充分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提升教學效果以及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可以考慮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導入新知
教師在開始新課前,可以結合學生學情以及生活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做到以情激境,不脫離學生實際生活,在學生認知范圍內(nèi),同時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引起思考等。高中化學新課教學中導入生活實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更輕松、更高效地學習。因為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有著近距離的學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可以引申出化學知識,例如,為什么鐵遇水會生銹?為什么燈泡用久了會發(fā)黑?為什么酒越陳越香?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藥?為什么白衣服放久了會泛黃?......這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都與化學知識相關。因此,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特點善于結合生活事例導入新知,同時也要注重導入的方法,可以采取懸念式導入引起學生好奇心或情景式導入讓學生身臨其境等[1]。
二、以實驗的方法探究體會生活中的化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以實驗為基礎是高中化學的典型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綜合化學的學科特點同時兼顧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設計一些在生活中學生有條件有能力做的充滿生活氣息小實驗,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印象。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吹氣球”,但是這個吹氣球可不是用嘴吹,也不用打氣筒吹,那怎么辦呢?老師可以讓學生準備氣球,小蘇打,白醋,飲料瓶。將紙折成漏斗形狀,通過漏斗往氣球里面放小蘇打,接著往飲料瓶里導入1/3的白醋,小心的把氣球套在飲料瓶瓶口上,注意不讓小蘇掉入瓶中。接下來再快速將氣球里的小蘇打快速倒入瓶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氣球慢慢變大。再告訴學生這個充滿趣味實驗的實驗原理:小蘇達即碳酸氫鈉,它與醋混合后,二者會劇烈反應,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2]。
三、重視生活實踐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它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它與人們?nèi)粘5纳a(chǎn)、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向?qū)W生們傳遞一個理念:學以致用。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理論知識,更要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化學解決問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從熟知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化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體會其中的化學機理,學會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可以在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內(nèi)容以及逐漸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例如,比如,在教師對原電池這一節(jié)進行講述后,讓學生通過對原電池發(fā)電原理的了解,在家中制作簡易的發(fā)電機,如水果發(fā)電機。讓學生通過家中常有的簡易裝置對課內(nèi)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既檢測了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也運用了生活化的教學模式[3]。
四、開發(fā)課程資源中的生活素材
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提出來的一個核心概念,在國家頒布的各學科課程標準中都有“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這一組成部分。它的內(nèi)容廣泛,既有校內(nèi)課程資源又有校外課程資源,無論是國家課程的開發(fā),還是地方課程的建設,或者學校特色課程的展開,綜合實踐活動的進行都有著重要支撐作用。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可以積極開發(fā)校外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wǎng)絡資源、鄉(xiāng)土資源、家庭資源等,這樣可以更廣泛的促進生活化的教學。例如,在學習關于水體富營養(yǎng)化時,可以找找學校周邊或?qū)W生們熟悉的河流景點為切入點,讓學生分析。再有,生石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在農(nóng)村常常稱為白灰,使用時,在一口大鐵鍋中加水,再加入生石灰,如此生石灰變成了熟石灰。可以將這一生活資源用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xiàn):取一塊生石灰置于小燒杯中,然后用滴管,逐滴加水,讓學生觀察。學生自然會觀察到,生石灰上有明顯的白色煙霧出現(xiàn)。然后,再讓學生探究這些煙霧的成分是什么,以及煙霧形成的化學原理。或者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帶領學生進工廠參觀,探索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其方法多重多樣,需要教師積極開發(fā)探索利用到教學過程中。
總而言之,進行生活化的教學不僅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更是促進教師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該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重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積極尋找實施途徑并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張芳芳.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探索與案例設計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6.
[2]周敏娜.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6.
[3]郭儒.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現(xiàn)代交際,2016,(02):225+224.
作者:劉馨心 單位:盤錦市高級中學
- 上一篇:高中化學沉淀溶解解析
- 下一篇:初中化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