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材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1 10:53:23
導語:高中化學教材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我國的高中教育發生了很大變化,教材更具時代性,課程內容排版也更為科學,其中以高中化學為例,新課改注入了很大的活力,為高中化學教育開啟了一個新局面。但是,在高中化學的改革中我們發現,現行的教育模式還存在很多缺陷,如在魯教版必修一的教材中,教學內容多,學習課時少,對于很多初中化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學習起來有點吃力以及實驗教學不夠導致學生實驗未能完成等,根據這些問題,本次文章將就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效率進行探討分析,研究高中化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探討研究;有機整合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立德樹人,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把化學里面觀念和思想傳授給學生,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轉變過去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利用多種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提倡過程教學,體現學生主體
學習化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認清物質結構和原理,發展學生的化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學會主動探究知識,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并能從此得到體驗和感受。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可以開展探究性活動、創設情景式教學,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每個過程,積極的觀察、實驗、閱讀、思考等,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我們在學習元素周期表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如發給學生每個一張表,布置學生任務把1-18號的元素填寫在紙上,包括元素名稱、原子序數、核外電子分布、電子層數等,同時給出元素的原子半徑、相對原子質量、最高化合價以及最低化合價等,之后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根據表格里面的內容,探討元素的屬性、特點以及分析其形成原因,學生們各抒己見,進行交流、探討,找出元素中存在的規律。之后再讓學生根據表格,將每個元素按照坐標圖形式畫出他們的最外層電子數、原子半徑、最高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坐標圖等,最后讓學生就這個圖,總結這些原子之間的內在關系及規律。這些活動中,學生完全是靠自己主動參與、實踐、探究去獲取的知識,他們參與了整個學習過程,構建了一個有生命力的化學元素知識體系,增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學生掌握元素周期的內容有很大作用。
二、突出探究功能,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學生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化學知識,還可以鍛煉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在新課程標準中,也進一步明確了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師要改變過去以驗證為主的實驗策略,設計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助學會各種實驗。如設計情景式教學,向學生介紹元素的性質,讓學生提出問題或猜想,然后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研究,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開發者、創造者,通過讓學生親自嘗試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意識,形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們在探究原子的得失電子能力強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現有的實驗器材和試劑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的比較,在這期間學生可以就實驗方案進行探討,找出最優的方法,之后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記錄現象和數據,最后進行總結分析。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大大鍛煉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思維,學會實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三、結合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結合多媒體,可以為化學教學帶來更多的活力,使教學內容更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眼球。它以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使教學內容跨越了時空的界限,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化學物質相關資料,增強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和知識的感受和理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平臺支撐,有助于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如我們在講解原子的構成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把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用視頻或者圖片展示原子的結構以及得失電子的過程,給予學生更三維立體的視覺感受,把學習變得更形象、生動,使原子結構變得更直觀、具體,便于學習理解;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在網上查看更多的化學知識,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以及科技的聯系,提高對化學重要性的認識,拓展自己的課外知識,開闊視野,增強學生的化學素養。實施多媒體和課堂的有機整合,使得化學教學變得更加活潑、生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目光留在課堂,為化學課堂注入新鮮的血液,實現課堂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黃兵兵.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化學教材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基于魯科版化學2(必修)第一章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2016(09).
[2]孫慧.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分析[J].化學教與學,2017(08):12-13.
[3]丁亞兵.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問題驅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03).
作者:丁濱鶯 姜紅輝 單位:1.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仙陽中學 2.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