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材二次開發策略

時間:2022-06-11 08:58:59

導語:高中化學教材二次開發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教材二次開發策略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和快速發展,新一輪的教育改革要實現我國中學教學課程從“學科為本”到“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的轉變,同時也是歷史性教育的轉變。在我國現代教育背景下,與傳統教學相對比,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不僅僅是注重單方面的發展,而是在核心素養教育下更加注重學生在綜合方面發展能力。學校的教育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課堂的教學活動。在教學課堂不斷深入改革下,高中的化學教材內涵也在不斷地發展,但是,依舊被學生用得最多的還是化學教材,并且它在教學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核心素養的教育指導下,教師同樣在為了減少教材統一性與學生差異性之間的矛盾,都在有意無意地進行著教材的“二次開發”。本文就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材二次開發”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教學;化學;二次開發;策略

高中化學教材的“二次開發”指的是教師在實施教學課程中,根據教材的制定標準,對既定教材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適當地刪減、調整和加工,合理地選用和開發其他的教學材料,進一步更加適應教學情境和學生的需求。教材二次開發主要由三個方面提出的。分別為:新課程理念的需求、教學實踐的需要、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本著以學生為主導者和學生的發展作為主要方向,就教學方式做出一系列的深化改革,不再是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而是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和需求,對教材進行創造性、靈活性的使用,進而培養學生在核心素養下綜合全面發展的能力[1]。

一、增加課堂實驗

在化學的知識海洋中,縱觀化學科學的發展歷史,幾乎每一項的科學發現都離不開化學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的核心內容,是化學科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在當下,雖然受到了單一片面性地追求升學率的影響,甚至在一些學校的化學課堂中出現了以“黑板實驗”“講解實驗”的課堂教學現象代替了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但是,這并不能取代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2]對于提高化學教學的教學質量,全面落實核心素養向導下科學素養的教學目標,仍具有其他化學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并且,化學教材實驗的二次開發是教材二次開發的重要角度之一,同樣是提高化學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的化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然而,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實驗都是望而止步,更何況是對符合教學內容的二次開發。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充分地挖掘實驗資源對教學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中,可以以實驗作為教學課堂的引入。例如以著名的“黑面包”實驗作為課堂引入案例。課堂中將濃硫酸的特性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以學生小組微型實驗為載體。由于該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實驗產生的氣體具有一定的有毒性,所以教師可以將實驗器具進行封閉下的操作,避難產生的氣體散出。[3]比如:可以利用一個底部已經被剪空的并且在內壁涂上了NaOH溶液的大飲料瓶作為保護罩,可以在黑面包變大后將燒杯罩住,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揮發進而污染環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親眼看到實驗所有的操作過程和實驗所產生的現象,同時還可以聞到實驗產生的少量二氧化硫的味道。學生通常只是在課本中或者由教師層面獲取的知識,知道有毒氣體是刺激性氣體,但是并沒有親自驗證過。而這樣可以親眼所見,親自嗅到刺激性氣體的氣味是少之又少的。雖然二氧化硫是有毒性氣體,但是少量扇聞是對人體無害的。利用課堂實驗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對課堂講解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記憶。化學作為高中教學中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其教學的靈魂,作為教師也是應該積極地利用通過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來學習知識內容是更加直觀形象和便于記憶的,而且也是最有利于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加相對化學課堂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學課堂的實效性。

二、注重導學案

學案導學的集體自發又無意識的教育改革實驗活動,目前已經是遍及全國。[4]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的出現,比如:導學案的編制脫離了原有的課本、弱化的實驗探究、壓縮了空間、落套與形式等,還有一些導學案的設計中結構過于的程式化、內容過于復雜,脫離了實際符合學生的教學內容,缺乏系統化。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應該本著為學生更好學習的原則,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作為輔導者,二次開發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進而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課堂的效率。例如,教材原有的模式是通過石蠟油的分解實驗中有不同于烷烴性質的產物出現,進而引入乙烯的學習。為此,教師可以進行二次開發,結合新課標的標準以及教材配套的參考資料,在教材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適當的修改。比如:教師可以提前下發導學案要求學生預習并且進行填寫、學生完成以后相互交換更改,教師在課堂中并不進行完全的講解,可以提示一些易錯點和新授的幾點。導學案的設計可以按照,第一部分為溫故知新,讓學生學習復習之前學習到的舊知識,加深記憶,又可以根據課前引導對該節課的新知識進行預習和了解。第二部分可以下發有關球棍模型的教具,讓學生更加直觀和充分了解有關于烷烴的結構。第三部分是進行重點和難點的講解以及反應原理,讓學生試著將自己想象成對應的分子,進行真人模擬實驗取代反應與加成實驗,并且進行對比。這樣可以讓化學課堂變的更加愉悅,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該導學案的設計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輔導者,通過學案導學、問題引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趣味活動等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有效地做到對化學課程的二次開發和有效利用。

三、增設課后習題,進行二次開發

課后習題是教學效果有效的檢測工具之一,同樣也是檢測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檢測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僅是一味單純地依靠教材中的課后習題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的教師會選擇借助輔助教材或者自己編試題的方式,有的教師在布置的習題中,隨手拼湊習題多、重復多、選擇題過度,造成題海,學生學習時間長,但是效率低下,缺少一定的有效糾正和補救的措施。過多的安排課后習題,同樣也會造成學生做大量習題,常常問題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和解答,很多作業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分配習題中,教師應該把握好習題的量和題型均衡,發揮作業應有的功能,擺脫掉對輔助資料過度的依賴,教師應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制訂最適合學生的習題方案,進一步加深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對作業進行二次開發和有效利用。例如,在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材“反應熱的計算”教學中,教材中對本節內容安排是先介紹蓋斯定律,然后在通過反應熱計算的典型例題講解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并且采用大量反復的習題訓練方式,這樣學生知識的認知僅是停留在回憶和認知的水平,并不能夠較好地構建和辨認概念以及相應的靈活運用知識,容易出現“一聽就懂,一看能做,一做就錯”的現象。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摒棄題海戰術,只精選一道題進行適當改編,力求以小見大,用一道題可以折射出所有的考點,并且引導學生進行例題的分析。例如,開發后的習題,首先教師可以先按照復習課的模式將知識點進行梳理,在讓學生完成一道典型的例題,然后讓學生學會總結考點、整理易錯的知識點,更好地掌握復習化學的方法,除了復習課本后的習題以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選擇購買一些課外參考資料,比如,將高考真題作為習題,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題者的意象和熟悉題型。在體驗真題的同時,又適合日常的練習,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另外習題的二次開發不僅在于習題的練習和補充,更重要的是通過練習習題的方式,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課程教材是編寫者的教學理念的反映和折射。有效地通過“二次開發”,教師在任教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明白了解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要這樣或者那樣做,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明白的。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樹立“用教材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摒棄“教教材”的做法,學會創造性地開發和使用好教材,進而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提升化學教材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加學生對高中化學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在核心素養的向導下,高中化學教材的“二次開發”和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黃鑫羽.核心素養導向下關于教材二次開發的教學實踐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大學,2019(10).

[2]王海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與設計[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4).

[3]儲開桂.對高中化學新教材“二次開發”的思考[J].化學教學,2019(12).

[4]王嵐.基于核心素養提升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開發[J].高考,2018(28).

作者:馬一卓 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