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3 08:44:00

導語:化學實驗教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實驗教學分析論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很多是運用實驗教學手段,通過他們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分析問題,得出結論而獲得。實驗教學,能夠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科學態度,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實驗教學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有效途徑。如何加強化學實驗教學,達到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門教學藝術,是師生雙邊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充分注意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將實驗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現在我把自己的做法介紹如下。

一、做好課堂實驗,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最佳環境。初中學生特別喜歡實驗,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實驗教學的有利條件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緒言課,可通過簡單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利用學生對新異內容的敏感,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以精彩的化學實驗把學生帶入絢麗多姿的“神話”世界,培養學生的求新意識。我設計了“白紙顯紅花綠葉”的趣味實驗:先在白紙上用玻璃棒蘸稀硫酸繪花,再蘸氫氧化鈉溶液畫葉,然后將白紙掛在黑板上,用噴霧器把石蕊試液向上噴灑。立時學生便發出驚訝的嘖嘖聲。我還用較短時間表演了“魔棒生煙”、“清水變牛奶”等,實驗中呈現魔術般的變化,學生自然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從而激發了他們追求新知的欲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把握化學教材,掌握實驗要求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培養學生逐步形成嘗試改進化學實驗和設計化學實驗的能力。實驗技術需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特別是在農村學校實驗條件受到限制的情況下需要對某些實驗進行改進和重新設計。在指導學生學氧化碳性質時,我讓學生完成如下實驗:取一個空雪碧瓶,使其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然后注入一半水,再迅速旋緊瓶蓋振蕩。學生便觀察到瓶子很快癟了下去,他們親身體驗到二氧化碳的可溶性。然后從瓶中倒出一些液體進行與石蕊試液、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其他性質實驗。實驗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成功欲望和求知動機,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在愉悅的氛圍中得到了鍛煉。

二、開展課外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初中學生適于形式生動活潑,內容淺顯易懂,所需時間較短的課外實驗。我們可以把對化學有特殊愛好的同學組織起來,建立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發揮他們的特長。活動時,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實驗的改進創新和開展家庭小實驗活動上,引導學生發現課本實驗的不足之處,大膽設想,改進方案,重新實驗,使實驗得到完善并有所突破和創新。在學生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后,我將制取氧氣的幾種裝置圖用投影片展示出來,同時提問:從安全、環保、節能、簡便等方面考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同學們分析比較后,選出了用過氧化氫催化分解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最好方法:它不僅具有以上特點,還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在定好方案后,我將學生分組,互相配合,組裝儀器,選用藥品,進行實驗,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學習了氫氣的性質和制取后,我充分利用學生愛動手的習慣的優勢,結合教材后面的家庭小實驗,讓全體學生各自選取合適的材料,制作一套制取氫氣的實驗裝置,帶到班上參加展覽、討論并進行實驗。有的同學是隨便找些易找到的材料,不管能否使用。在裝藥初試時,不是漏氣,就是無法導氣。而認真的同學情況就好得多。我便讓這兩類同學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實驗。認真的同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成功的創新舉措也成為他人的“創新點”,從而提高了整體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三、進行探索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生活中我們都懂得,讓一個人吃別人嚼過的饃饃,他會感到索然無味,并產生厭惡情緒。在教學中我注意經常指導學生自己嘗試探索學習,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求異創新能力。譬如,在學習堿的通性時,我提出話題:“氨水會使酚酞變紅嗎?”讓學生大膽實驗,進行探索學習:在一只小燒杯中倒入半杯蒸餾水,滴入1—2滴酚酞試液,此時酚酞無色。在另一只小燒杯中倒入10mL左右濃氨水,再用一只大燒杯將以上兩只小燒杯罩在一起。經過幾分鐘,同學們便看到裝有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溶液變為紅色。至此我啟發學生大膽提出假設,解釋現象。同學們立刻活躍起來,爭論不休,各種假設紛紛提出:⑴滴有酚酞的蒸餾水要經過一會兒才能變色,與氨水無關;⑵大燒杯壁沾有肉眼看不見的某種物質,散發出微粒進入滴有酚酞的蒸餾水,使其變紅;⑶濃氨水散發出肉眼看不見的微粒,進入滴有酚酞的蒸餾水,使其變紅。等等。我肯定學生的大膽設想,并放手讓學生驗證。同學們又繼續實驗,得出正確的結論。通過一個個探索學習,學生逐漸學會用實驗驗證假設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動手操作能力,鍛煉了思維能力,發展了創新意識。

總之,實驗教學會給化學教學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樂趣,會給學生創造一個獨立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