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實驗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3 09:14:00
導語:化學課實驗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減負,不減質”——這一嚴峻的課題擺在了每一位教師的面前。教學中,既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又不能降低教學質量,而且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就要求每位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做到多給學生創造動腦、動手的機會,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因而重視并加強實驗教學尤為重要。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西博格教授有句名言“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由此可見,化學對人類進步的重要性,而實驗又是化學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所在。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學生實驗,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演示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探索性實驗,能夠激發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設計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實驗以其形象、直觀、鮮明,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使實驗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新課的引入,重點、難點的突破,知識的深入、復習,學生的課外活動等等,化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實驗的優勢,使化學課變成動手動腦課,變成實踐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真理”的深刻含義。下面淺談幾種做法:
一、利用演示實驗突出教學重點,突破知識難點
教師應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做實驗時應目的明確,結果準確,操作規范,現象明顯,且具有啟發性。教師的良好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1、突出重點
如講化學變化,演示鎂帶燃燒的實驗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細心的學生還會發現有白煙生成,經老師啟發,學生積極動腦,分析并推斷出它就是氧化鎂。老師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這對剛開始學習化學的學生來說很不容易,驚喜之余,學生從細心觀察、積極動腦發現新知識的快樂中,找到了學習化學的樂趣,這為他們學習化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個例子說明實驗對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2、突破難點
如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是否還可以溶解其它物質,為了突破這個問題,增做了下面的實驗。往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分別加入硫酸銅、氯化鐵、高錳酸鉀晶體,振蕩后溶液分別呈藍色、黃色、紫紅色。這個實驗說明: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對該溶質是飽和的,而對其它溶質來說并不飽和。實驗——形象、直觀,立刻解決了學生的疑難問題。
二、利用實驗引入新課
增加典型有趣的實驗,能使學生產生無限的遐想,把學生引入新奇、奇妙的境地。如講分子一節時,先做試管內加入少量氨水,然后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紅的實驗。此實驗說明氨水具有使酚酞變紅的化學性質。那么,氨分子有沒有這一性質呢?再做一個實驗:在一條濾紙上用酚酞試液寫上“分子”兩個字,放入試管內,然后在試管口塞上一團棉花,往棉花上滴濃氨水,放置一會兒,濾紙上出現兩個紅色的字。這個實驗說明氨分子保持氨的化學性質,從而引出“分子”這課,也闡述了分子的定義。
三、利用實驗使知識深入
學生學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將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進一步應用,深入知識,增做雞蛋浮水的實驗:將雞蛋放入鹽酸中,雞蛋會沉下去,浮上來;沉下去,浮上來……,學生沉浸在快樂中,教師趁勢提出問題,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化學知識和物理知識加以解釋,學生的思維奔放起來,積極地動腦思考,很快得出了答案。這個實驗留給學生的印象是極深的,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學完復分解反應后,給學生講解松花蛋的制作過程中涉及到的已學過的化學方程式,學生會興趣盎然地聽講,并很興奮,教師鼓勵學生回家試做松花蛋,比一比,看誰做得好,嘗嘗誰做的味道美。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積極地動手動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實驗的魅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演示實驗
平時演示實驗是教師做,學生看,在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些實驗經驗以后,適當地將教師演示變為學生演示,即學生做,學生看,將會收到更好的實驗效果。如學生在已具備了制取氧氣,氫氣的實驗知識和經驗后,二氧化碳的制取就可變為學生的演示實驗,此實驗可演示儀器的連接、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收集氣體等操作。學生做演示對做實驗的學生來講,是對他的知識、實驗能力的考驗,可以滿足其好奇心、好勝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對看實驗的學生來講,他們對自己的同學上講臺做實驗比老師做實驗更加關注,并能極認真地觀察這個學生的每一個操作過程是否做得規范,且會毫不客氣地指出其錯誤之處,哪怕是很小的錯誤。又如白磷自燃的實驗,這個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白磷有毒,不能用手觸摸,著火點低,保存在水中,切割白磷也應在水下進行,接觸過白磷的用具應單獨放置,實驗后處理掉等,學生通過課下查找資料及老師的指導,弄清楚注意事項后,由學生演示該實驗,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這樣做不僅使做實驗的學生鍛煉了動手能力,也使看實驗的學生開動了腦筋。
五、變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
如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將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這個演示實驗變為學生分組實驗,同時增加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碳酸鈣與鹽酸、硫酸與氯化鋇溶液的反應實驗,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做實驗,來驗證該定律。又如,測定溶液PH值的實驗,可變演示為學生與老師同步做,共同得出結論。學生的積極性大增,不僅掌握了知識,也鍛煉了動手能力,印象深刻,效果極好。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最主要的教學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
六、根據實驗習題,自行設計實驗
例如,以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為原料制取氧化銅,并以自制的氧化銅為催化劑制取和收集氧氣的實驗。此實驗將藥品的取用、稱量、過濾、蒸發、連接儀器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排水集氣等實驗技能和有關儀器的使用技能融于整個實驗過程中,此實驗既復習了很多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實驗技能,當學生利用自己制取的氧化銅做催化劑制出氧氣后,在興奮之余,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
又如,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銅,很多學生從理論上很快答出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方法,原因是沒有想到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只想用氫氣,不想氫氣是從哪來的;制出氫氣后,還原氧化銅的操作還有許多注意事項;由此可見,說起容易,做起難;經老師點撥,學生此時就會積極動腦來尋找最佳的方案,即直接往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微熱過濾,洗滌烘干即可。到實驗室學生親自動手做,體驗“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深刻含義。親身體驗一次勝過做許多題,這樣才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做此實驗,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實驗應以操作簡單易行、過程簡捷、現象明顯為原則,而且不應費時費力、費藥品,從而使學生在答題及處理實際問題時,就不會只想主觀簡單,而不考慮實際情況了。
七、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開展家庭實驗
開展家庭實驗,使學生把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家中暖瓶內的水垢用醋浸泡一段時間就能除去;蒸饅頭用到碳酸氫鈉等。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更有興趣,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也會更注意觀察,這樣不但驗證和鞏固了在課堂學過的知識,而且也學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方法,使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再到感性認識,實現認識的質的飛躍。
飛速發展的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動手動腦對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性,要借鑒西方成功的做法,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日臻完善我們的教學,使學生樂意上學,主動學習,把探討問題,鉆研知識當做樂事去做,減去不必要的課業負擔,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教育家陶行之說過“我們要極力地鍛煉學生,使他們得到觀察、知疑、假設、試驗、實證、推想、會通、分析正確的種種能力和態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
- 上一篇:工委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總結
- 下一篇:機關工委科學發展觀學習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