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復習質量提高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3 05:53:00

導語:化學復習質量提高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復習質量提高策略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復習;策略;主動精神;體系;主體作用

論文摘要: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這句話對于復習教學更顯重要。因為當今的化學考試已從知識型逐步過渡到知識-能力型,并且越來越向能力測試的方向傾斜。

一、發揮學生在復習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充分發揮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應側重從以下幾方面操作: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啟動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考試復習的主人;引導學生頭腦清晰地站在掌握化學知識體系網絡的高度領會化學科考試說明,心中有本“考點”賬,不當浩瀚題海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題“奴隸”;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準出發來確定復習訓練的標尺;教學不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學生反映出來的實際難點為復習的主攻目標,借助基礎知識為載體,側重于能力的訓練。總之,整個教學的部署,從學生所需、所求為基本出發點,這樣才能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突出學生在復習教學活動中的“主角”地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很大程度體現在他們能否充當復習活動的“主角”。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了如下的舉措比較有效。首先,給學生騰出自學課本的時間,堅持每章復習之前,發給學生閱讀思考題為其導讀,用思考題激發學生邊讀邊思考;講復習課時再提醒學生注意課文的重點和看來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實內涵深厚的段落文字,進行精讀。其次,給學生開辟課堂活動的空間,尤其是每當復習到知識難點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問題時,便設計若干階梯式的思考題,指引學生自己分析解題思路,展開討論。

二、激勵學生在學習思考時發揮主動精神

激勵學生在復習中發揚主動精神,筆者在實踐中感到以下的運作比較成功。在基礎復習的訓練階段,就穿插若干啟迪思維的“踮腳題”,鼓勵學生面對這些在化學之樹上結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腳,跳一跳,把它摘下來,不要膽怯,更不要自暴自棄。開始時,可能多數學生無所適從,教師應先做適當提示,激勵他們挖掘潛能,開辟思路。漸漸地多數人習慣了,發展到后來,一般學生提高了興趣和信心,面對能力題會表現出躍躍欲試的局面。學生信心和興趣的提高,重要的還應歸結于教師堅持做到訓練精選,每練必評,評講時借助一些典型題目練習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類比、抽象等科學思維的方法,既強調學生對化學現象進行形象思維,又引導他們學會抽象思維,不斷強化思維品質。日積月累,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就會得到提高。

三、把握復習內容,形成“三點”構織網絡的化學知識體系

復習伊始,我們就將復習計劃印發給學生,這份計劃確定了首輪基礎知識復習的安排,以考綱規定的化學基礎知識“五大塊”為綱目,統攝各冊課本,把各章分別納入包容它的大塊之中,形成知識構架編排復習體系,但仍以課本為依托按章復習。每章教材復習之初,又將考綱對該章內容規定的考點編織成教學目標印發給學生,使其成為貫穿全章復習始終的脈絡。所謂難點,指的是學生在明確考點、掌握熱點過程中所遇到的知識障礙、理解疑難和易混淆之處。考試復習容量大、內容廣、時間緊,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我們注意從學生認知的實際出發,舍得在熱點里的難點問題上花時間、下功夫,以保證學生腦海里構建的知識體系脈絡暢通,統攝自如,啟動靈活。

四、講究復習策略

化學教師所要采取的策略較為重要的是處理好三種關系: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統一要求與分層指導;廣集信息與限量用題。

1、正確處理好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的關系。在復習訓練中,如何針對考試題的特點處理好落實知識與訓練能力的關系呢?我們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顧,互相滲透,不同階段,有所側重”。在基礎復習階段,我們把復習重點放在雙基知識的落實上。不過,每當要求學生系統地鉆研課本時,很注意指導學生怎樣自學:每當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和知識規律時,很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每當要求學生掌握實驗知識時,又強調學生對許多實驗儀器、藥品、操作的特點進行再認識。2、正確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分層指導的關系。化學考試的考綱和考卷,對于每個考生的要求都是統一的,然而,一所學校、一個教學班里,學生的化學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考試復習不可能也不應該一刀切。對此,我們采取的策略是“整體要求,分層指導,抓住兩頭,帶動中間”。每個復習階段,每一知識單元,我們都提出教學目標,從中等程度的學生水準出發,安排復習時間和內容,規定訓練題量;統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綱來規范和檢查自己,努力爭取達到復習目標。然而,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其達標程度和訓練量,不作統一的規定:個別輔導時,側重于抓強、弱兩頭的層次。

3、正確處理好廣集信息與限量用題的關系。信息、資料的采集與使用,對于考試復習的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我們采取的策略是“廣集信息,限量用題,選題求精,重在落實。”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廣集信息資料。面對各種信息資料,教師則務必克服隨意性和被動性,不能僅粗略瀏覽,憑大概印象就決定取舍,而應該認真做一遍,將那些內涵深刻、啟發性強、起點雖高落點卻低的典型題挑出來自己組合。在訓練量上,切莫用“題海”淹沒學生,而必須做到精選精練,限量用題。這樣做既保證了學生對精彩的試題能認真消化,促使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控制時間,不影響各學科的平衡發展。

總之,教師采集信息要廣,學生訓練題目要精,這樣才能提高化學復習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