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課堂教學感受成功愉悅
時間:2022-04-22 11:04:00
導語:完善課堂教學感受成功愉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在教學中整合三維目標,挖掘人文化學,營造和諧氛圍,加強科學探究,改變評價觀念,使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關鍵詞:體驗成功愉悅
一、問題的提出:
曾聽高三學生感嘆:我們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我們真的太累了。我陷入沉思: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我們的教育該讓學生獲得些什么?肖川博士談到:教育可以從認知和情意兩個層面來判斷。
在認知層面上,教育包括
⑴經驗的分享——意味著平等的給予和心靈的晤對,意味著對學生生活的關注。
⑵知識的構建——意味著發現知識的人格意義和將知識組織進意義網絡之中。
⑶心智的敞亮——意味著遭遇理智的挑戰,并獲得認知上的洞見。
在情意目標上,至少應該包括
⑴善的目的——意味著人的發展、個人自由和個人幸福。
⑵教育的方式是合乎道德的——他是基于對于具體的獨特的個人的尊重和珍視。
⑶教育的過程能帶給學生積極的、愉悅的情感體驗。
看到這段話,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教師應該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尊重不同學生的
稟賦水平,期望所有的學生成長并支持持續性成長,為全體學生提供在不同困難程度上體驗成功的機會。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德國教育
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背晒κ侨巳丝释模晒Φ挠鋹偼鶗頍o窮無盡的力量,只要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中嘗到成功的快樂,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被喚起,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因而學習信心倍增。進而引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逐漸步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二、優化課堂教學體驗成功愉悅
1、整合三維目標體驗成功愉悅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以知識、技能教學為主要目標,忽視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新課程強調三維目標的整合,把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判斷納入教學目標,其目的是關注學習過程中人的情感的發展,讓學生享受成功,體會失敗,釋放喜怒哀樂,把學習視為生動而豐滿的情緒流動過程。課堂的生命力來自對事件、事實的感受和體驗,來自對問題的敏感和好奇,來自豐富活躍的猜想、假設和直覺,來自不同觀點的碰撞、啟迪和認同。
例如,在做氫氧化鋁的兩性實驗時,如果只是按書本那樣“照方抓藥”做下來的話,是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求知的欲望的。為了整合三維目標,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我在實驗室事先準備好氯化鋁、硫酸鋁、氫氧化鈉、氨水這些藥品,然后提出:請同學們根據已掌握的化學反應原理和你們桌面上現有的藥品,制定出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鋁的方案。由于復分解原理是初三的重點知識,同學們很容易就想到了用鋁鹽和堿反應來制取。有些同學提出用氯化鋁和氫氧化鈉或氨水反應,有些則提出用硫酸鋁和氫氧化鈉或氨水反應,并紛紛產生了通過實驗來驗證的強烈愿望。
原本以為一定成功的學生們在實驗后發現,有的成功了,有的卻失敗了。這種認知沖突一產生,立刻便會激起學生探究其現象本質的欲望。這時,讓成功制備出氫氧化鋁的同學以及沒有成功制備出氫氧化鋁的同學把他們的做法一一列出來,同學們馬上發現用鋁鹽與氨水一定能制備出氫氧化鋁,而用鋁鹽與氫氧化鈉反應則可能成功可能失敗,而且有些失敗了的同學還提出原本是看到沉淀的,但一振蕩沉淀便消失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老師這時可提示學生采用往鋁鹽溶液中慢慢滴加氫氧化鈉的方法仔細觀察變化過程。通過實驗學生不難發現原來氫氧化鋁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最后,經過討論、對比、分析總結出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鋁的方法,而氫氧化鋁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的結論便水到渠成的得出來了。
通過本次實驗,學生體會到影響實驗成功的因素很多,也經歷了多種情感洗禮,科學思想,合作精神、受挫心理和意志品質都得到了鍛煉,學生在完成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時體驗到的快感往往比掌握知識更深切。通過教學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多方面的能力,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同時使學生在求知需要的滿足中獲得愉悅。
2、挖掘人文化學,體驗成功愉悅
所謂人文,不僅僅是文化的、文學的,更是以人為本的,而以人為本就意味著我們的課堂不是簡單的機械操作,它一定也包括更多的精神層面的東西。感悟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及對科學的態度,如侯德榜在摸索出制堿法的奧秘后,出乎意料地將這一奧秘無償公諸于世。當日本侵略者來威逼時,卻遭到侯德榜的斷然拒絕,這些深深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科學精神。
在學習鹵代烴時講到研究人員首次在臺州市路橋區域的農田土壤中檢測到二惡英類劇毒有機污染物的存在,其污染影響范圍已達幾十平方公里。在污染區采集的稻米、蔬菜、魚、雞、鴨等食物樣品中,也出現二惡英類物質,并結合臺州醫院路橋院區癌癥發病率升高的事實。以及某些老百姓關于食品安全的擔憂:吃葷菜怕激素,吃素菜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沒數等現象。
假如你是一名記者,為報道這一事件,請寫一篇簡短的新聞,并給讀者解釋一下發生的原因及預防對策。
從以上的化學新聞報道可以讓學生感到與傳統化學作業的巨大區別和別出心裁。通過模仿、體驗、想象、評論等富有個性的學習方式和活動,表達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認識化學在應用中的兩重性,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精神,體驗成功愉悅。
3、營造和諧氛圍,體驗成功愉悅
一直以來,教師基本上是站在講臺上,用俯視的目光給下面的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學生仰視老師也成了習慣,然而,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師生在課堂上應該是學習的共同體,為此我時常明知故犯,表現出與學生相互學習、共同切磋的姿態,以學習成員的身份與學生一起營造和諧氛圍。
例如:在介紹了溴乙烷的水解后,我提出問題:如何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通過前面的學部分學生都想到了用NaOH和AgNO3溶液,于是我向溴乙烷中先加入NaOH,反應之后直接加入AgNO3,讓學生觀察。結果沒有觀察到預期的淡黃色沉淀,看到的是黑色沉淀。從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學生此時的求知欲已經被調動起來了。我故意表現出驚訝,并問:“怎么會是這樣呢,難道我哪里做錯了”這就激起了學生挑戰老師的欲望,學生都變得很興奮,都處于積極思考狀態。最后通過討論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在加AgNO3之前還要加HNO3以中和過量的NaOH,否則會生成黑色的Ag2O沉淀,干擾了正常的實驗現象。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使學習成為師生平等對話、學生體驗成功愉悅的過程。
4、加強科學探究,體驗成功愉悅
科學探究原指科學家在研究自然界的科學規律時所進行的科研活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將科學探究引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置身于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不再只是面對教師和課本事先設計好的問題,而且需要自己去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解決問題,這就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機會。
例如在學習氯水的成分時
【引入】2004年重慶天原化工總廠發生氯氣泄漏爆炸事故,消防人員救災后發現原來深綠色的消防服有些地方褪色了,而且金屬紐扣也受到了腐蝕。氯氣遇水到底發生了什么反應?
【提出問題】請你根據已有的知識,預測氯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根據臺面上的藥品,設計實驗證明你的預測。
(提供的藥品:氯水、鎂粉、紫色石蕊試液、硝酸銀溶液、紅紙條)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實施實驗,交流結果】
成分檢驗方法現象結論
Cl2聞氣味,觀顏色有刺激性氣味、淡黃綠色存在
H2O存在
H+1、紫色石蕊試液
2、鎂粉1、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2、有氣泡冒出存在
Cl-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存在
通過實驗,原來預測的Cl2、H2O、H+、Cl-都能順利檢出,但用紫色石蕊試液檢驗氯水中是否含有H+時,出現了先變紅后褪色的異常現象。
【進一步探究】
為什么紫色石蕊試液遇氯水先變紅后褪色?是什么物質起了漂白作用?
【學生討論】有的認為是Cl2,有的認為是Cl2和水反應生成的物質。
【探究實驗】
1、在盛有干燥Cl2的集氣瓶中放入一個紅紙條。
2、取2mL氯水,放入一片紅紙條。
3、取2mL蒸餾水,放入一片紅紙條。
【結論】氯氣與水生成了一種具有漂白性的物質——HClO。
【總結】
1、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HClO
2、新制氯水中的成分:
分子:HClO、H2O、Cl2
離子:H+、Cl-、ClO-、OH-
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不是單純地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體驗的成功的愉悅,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又升華到了一個新高度。
5、改變評價觀念,體驗成功愉悅
我國傳統的評價指標單一,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方法僅注重量化,評價手段僅局限于封閉的書面筆試。新課程的評價理念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評價中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個人的處境與需要,體現尊重與關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們不僅強調知識目標,更應強調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不僅強調評價的甑別和選拔功能,更應強調評價的促進作用。通過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和承認。學生哪怕取得一點點的進步,也應給予科學的評價,這是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重要源泉。也使學生在體驗成功愉悅的同時,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鼓勵學生奮力奪取成功。例如一次習題課上這樣一道題;將質量均為w克的H2和CO分別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并將產物通過足量的Na2O2后,固體增重多少克?通過引導學生不為解題而解題,等學生發現規律后對題目進行改變,若氣體換成w克的H2和CO的混合氣體,結果固體增重多少克?此時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到激發,很快得出答案,然后再設計成更具代表性和能力提高的題目:把H2或CO換成CH3OH、HCHO、CH3COOH、CH3CH(OH)COOH或是它們的混合物,結果固體增重又會如何,聯系以上增重,學生總結歸納出分子組成滿足(CO)m(H2)n[m,n為正整數]的有機物均符合題中條件。每一步我都給予肯定和欣賞,并表示我由衷的贊揚。通過教師的點評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努力價值的尊重,從中得到了欣慰和鼓舞。
當學生對某些問題無法解決時,我不是批評而是鞭策,耐心引導,增強他們必勝的信心。在學習競爭中,無論學生扮演怎樣的角色,都應著眼于進步,著眼于發展,評干勁、評信心,不傷學生自尊心,給予客觀的評價,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欲望和為成功努力的信念。如在一次批閱作業中,發現了一位學生的解題方法很新穎,當評講作業時,我在課堂上給予表揚,鼓勵他繼續努力。后來這位學生成績提高很快??梢姡诮虒W中若能充分發揮評價作用,將能使學生不斷進取、不斷成功。
探究性學習的成果往往難以用具體的分數來評價,這時教師的點評比打分更重要。在科學探究中,一定要把對探究過程的評價與對探究結果的評價分開。對探究結果來說,有成功失敗之分,而對于探究過程來說,沒有成功失敗之分。也許有些學生設計的探究實驗方法有缺陷,實驗中會走許多彎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探究過程。教師要有耐心,不要在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思考時就指手畫腳,更不要急于充當諸葛亮的角色。教師應當讓學生去嘗試、去思考、去改進,自己找出正確的方法,自己從彎路上拐回來,讓學生自己下水學游泳。這時的成功更有意義,這時的喜悅更有價值。因為也許今天的探究經歷真是他將來事業成功的基石。
在走進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多給學生表現和施展才華的機會。創設探究氛圍,培養挑戰意識,讓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充分體驗那發自肺腑的愉悅,在成功的歡愉中奮進。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再談內容目標與過程目標的融合統一.化學教育,2003.9
2、吳星.化學新課程中的科學探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 上一篇:高中化學實驗不尋常的成因和利用
- 下一篇:企業償債能力中忽視因素詮釋
精品范文
3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