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提問藝術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6-10 06:11:00

導語:透析提問藝術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提問藝術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開啟思維大門的鑰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開發學生的思維,就不能不提到提問這個教學技巧。化學是一門基礎性的自然學科,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我們要想發揮這種優勢,就要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提問技巧,努力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會質疑,有了疑問作為引導,自然會激發學生的探索活動,進而達到鍛煉思維的目的。

一、教師提問常出現的誤區

1.問題的水平較低

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提問的時候不是只要能夠提出問題就可以,更重要的是問題本身的質量問題。很多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總是難以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總是提一些知識性、記憶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動作用往往不是很大,從而使得提問不能達到理性的效果。

2.所提問題較為隨意

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課堂教學的生成性資源,有些時候的提問也是根據當時情況偶然地提出來的。但是這樣的問題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情況下,教師在提問的時候是帶有明確的目的性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還要備問題。然而有些教師對于提問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在備課的時候不注意準備問題,在課堂教學中也是隨意地提問,憑直覺行事。這些缺乏計劃性的提問題往往會產生很多無效性的問題,從而影響提問的效果。

3.提問流于形式

通過提問,教師可以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并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很多教師認為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于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問而提問。這樣就使得很多問題的提出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會造成課堂看起來很熱鬧,實際上學生卻沒有學到什么有用的知識,這種流于形式的提問方式也會導致整個課堂效率的下降。

4.提問對象范圍局限

很多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往往傾向于找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擔心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不出問題,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節省課堂時間的目的,擔心找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會浪費太多的時間。這樣無疑就剝奪了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同時也不利于調動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5.提問的期待時間過短

所謂提問的期待時間指的就是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之間的時間長短。很多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往往期待時間太短,學生都沒有思考的機會,很多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一旦學生回答不出來就會不斷地重復問題或者是找其他同學回答。這樣做表面上是節約了很多時間,但實際上卻使得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只能跟著別人的思路走。這樣顯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提高提問效果的對策

1.注意把握問題的難度和有效性

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既不是為了想把學生難住,又不是為了提問而提問。一旦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所提的問題太過容易,就無法激發起學生回答問題的欲望,并且也不能起到鍛煉思維的目的,而如果所提的問題太難,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這樣不但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失去了提問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爭取所提的問題讓大部分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這樣才能保證問題的有效性。

2.注意把握提問的時機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種最常用的教學藝術,但是提問并不能作為教學內容。因此,我們在進行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時機,恰當地提問,而不能滿堂問。

(1)在新課的開頭處提問

化學新知識,學生一般很生疏,因此難免會對這些知識沒有概念。而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適當地提問,通過問題的思考,可以迅速地了解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教師要注意,在新課開頭所提的問題不能過難,而是要以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為目標。例如,在學習的“鐵和鐵的化合物”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在簡單介紹本課內容以后就可以提出幾個問題:鐵是怎樣冶煉出來的?鐵的物理性質是怎樣的?鐵的化學性質又是怎樣的?鐵有哪些用途?等等。通過這些基礎性的提問,學生可以快速抓住本節課的中心,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在重點、難點處設疑

一般來說在一節課上都會有一些重點難點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往往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內容。而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難點,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加以鞏固。例如,我在講到“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時,由于這部分知識屬于重難點,一部分學生在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這樣我就采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從回答問題的角度去思考這些知識,這樣當學生按照教師所提的問題的思路進行思考時,自然就加深了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

(3)在學生的疲倦期適當提問

在一節課上,學生往往會出現疲倦期,這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思考能力等都會有所下降,而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這樣不但可以緩解學生的疲勞,而且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雖然不同的學生之間會存在差距,在回答問題方面表現得也不一樣,但是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要讓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擁有公平作答的機會。如果教師擔心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存在困難,可以嘗試著采用分層設疑的方式,所提的問題有難有易,這樣就能夠照顧到大部分學生了。同時,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倘若是擔心課堂時間不夠,可以采取課前或者課后思考問題的方式,但是無論如何,都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的過程,這樣才能達到提問的目的。

通過提問,教師可以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并且教師也可以從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反饋信息。這樣更加有利于教師根據這些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以便更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然而,提問這種教學技巧雖然每個教師都會用到,但是能不能用得好就不一定了。作為化學教師,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發揮提問這種教學藝術的優勢,爭取通過提問來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提升了,反過來也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并且這種學習是按照素質教育的理念推進的。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也就離素質教育不遠了,而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會更加符合時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