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化學教學中的環境保護教育研究
時間:2022-10-09 08:51:17
導語:技工院校化學教學中的環境保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腳步進一步加快,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人民群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生活環境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環境保護已成為一個熱點議題。縱觀世界,氣候變暖、臭氧層的破壞、酸雨的形成、河流的污染和愈演愈烈的沙塵暴等等,都是人類留給自然的創傷。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人類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而這種損害環境的行為又是同人類對環保缺乏正確的認識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加強環保教育,提高人的環保意識,正確認識環保和環境的問題,使人類的行為與環境相和諧,是解決環境問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搖籃—地球的根本途徑。技校生作為新時期的高素質勞動者,他們未來從事的許多行業都是高污染行業,因此強化他們的環保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技工院校的整個課程體系中,化學教學在環保教育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化學與環境的密切關系是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在很多情況下,環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學污染物造成的。與此相對應的是,很多環境問題的解決,也同樣要依靠化學的方法。因此,化學教學在環保教育中舉足輕重。
在技工院校選用的化學教材中,穿插了許多環境污染以及保護的知識點。如在介紹燃料燃燒時,產生大氣污染物;臭氧層的破壞及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二氧化氯對大氣的污染和危害;二氧化硅粉塵的危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污染;重金屬離子的污染及回收;廢電池的污染及環保型電池的開發。此外在有機化學的教學內容中,分別介紹了高分子材料污染的防治及環保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含鉛汽油對人體的危害;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以及與這些環境污染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的防治法》等諸多的法律法規。這些教學內容的講授對于即將走上企業生產第一線的技校生來說,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為此,化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知識和內容,有意識、有目的地讓學生了解該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污染及防治方法。如介紹燃料燃燒對大氣的污染時,先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再引導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污染場景:路面上日益增多的汽車、過年時每天燃放的煙花爆竹等等;再誘導學生討論其中的后果與危害;然后教師再點撥、分析原因,鼓勵學生思考,找出防治方法,得出自己的結論;最后教師歸納,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量,利用清潔能源,禁止在生活小區燃放煙花爆竹等。通過以上幾個環節的教學,既激發了技校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自覺形成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保護和愛護環境的意識。
2實驗教學是加強技校生環境保護教育的“催化劑”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提高技校生化學素質的有效途徑。化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化學實驗,可是化學實驗又必將產生一些有害氣體、有毒液體和固體廢棄物,從而不同程度上在教室、實驗室、校園內等較小范圍內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化學專業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場地,對學生進行環保知識的教育,這樣可以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技工院校,常規氣體的制備實驗有氯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它們都是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并且是大氣污染物。因此在適當的時機,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讓學生聞一聞它的氣味,進而有針對性地強調,在這些氣體的制備實驗中,為什么要有尾氣處理吸收裝置,嚴禁把這些尾氣排空。另一方面,在課堂演示實驗中,一般將實驗藥品微量化,并用實物投影儀放大,讓學生仔細觀察全過程。這既是教學手段的改進,也大大減少了對校園環境的污染。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討論,并結合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提出改進方案,使校園化學實驗朝減少污染的方向發展。化學實驗中的固液廢棄物是污染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必須妥善處理。如廢酸可用石灰中和后埋入地下;含氰化物的劇毒廢液可先加堿液,使金屬離子沉淀而分離,再加入適量的次氯酸鈉,使氰離子氧化為氰酸鹽,并分解為無毒的氮氣。因此,在組織學生實驗時,必須強調不得把反應后的廢棄物倒入水池,應倒入指定的容器內。這樣就通過每個實驗的細節,來強化技校生的環境保護的習慣養成。
3課外活動是加強技校生環境保護教育的必要途徑
課外活動是化學教育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對技校生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的必要途徑。活動開展的形式要符合技校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如組織學生進行環保知識法規的學習;指導學生對實驗廢棄物進行無害處理;組織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了解有關污水處理的流程以及污水處理的國家排放標準;開展一些專題性課題研究,如讓冶金、材料工程、采礦等專業學生利用寒暑假到新鋼公司開展“調查新鋼公司固體廢棄物的主要品種和回收價值”的研究,以及對新余賽維太陽能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中的有毒物質的調查,通過這些活動,使不同專業的技校生增長了環保知識,得到了能力鍛煉,增強了環保社會責任感,同時也使技校生澄清了“只要經濟發展了,環境保護可有可無”的錯誤觀點,真正認識到環境問題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總之,將環境保護教育時刻貫穿于技工院校的化學教育中,是全體化學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只有從化學教學的每個細節做起,才能使學生在自己日常的生活以及今后的生產工作中養成環境保護的習慣,真正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作者:張宇杰 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
- 上一篇: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 下一篇:體驗式在小學高段作文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