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
時間:2022-02-25 04:35:02
導語:“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食品化學實驗”是食品科學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之一,實驗教學是對理論知識的鞏固,也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分析“食品化學實驗”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整課程進度、優(yōu)化實驗項目、改進教學方法、嚴格要求實驗過程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進行探索和實踐。通過改革實踐,提高了學生對食品化學知識及實驗操作的掌握程度,增強了學生自主開展實驗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探索;實踐
“食品化學實驗”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食品的化學組成、物理及化學性質、儲存與加工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和相關化學變化對食品質量與安全產生的影響[1]。“食品化學實驗”與現實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具有靈活性、設計性等特點,更應從新的綜合性教學目標出發(fā),結合食品科學自身的特點,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目的。但在傳統(tǒng)教學觀的指導下,過去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一定程度上局限于對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許多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因素被忽略。目前,高校“食品化學實驗”課程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實驗內容方面,驗證性實驗多,研究性、綜合性實驗較少;基礎性實驗多,結合最新食品安全問題的實驗,涉及新技術、新方法的實驗少[2]。教學方法方面,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只需按教師的要求去做,基本不用查資料、動腦筋。另外,實驗考核形式單一,制度也不健全。期末考試一般包括考試成績、實驗報告和平時表現,尤其是操作考試,并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3]。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主動參與意識,使得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下降,重視程度降低,最終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應有的培養(yǎng)。基于以上分析,開展面向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食品化學實驗”課程的研究與實踐是十分必要的。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探索和改革“食品化學實驗”的教學方法。
1增加實驗課與理論課配合度
“食品化學實驗”課程具有夯實“食品化學”理論課知識的作用,而過去實驗課與理論課進度安排不夠合理,存在學生理論課未學習就學習實驗課的情況,學生并不能理解實驗項目開設的意義,與理論知識無法聯系在一起,掌握效果也大打折扣。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需要高質量的實驗內容和教學方法加以配合,因此,在實驗內容和進度的安排上進行了改革。首先,實驗項目設置對應理論課的每個章節(jié);其次,將實驗項目安排在相應理論知識學完之后進行,學生基于理論知識進行實踐,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更為宏觀而全面的認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2精選實驗內容合理安排實驗
定期根據實驗教學大綱和計劃,對實驗講義進行補充和完善。實驗項目分為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3類。實驗項目尤其是驗證性實驗要對應各個理論章節(jié),使學生對一些抽象的知識有直觀的感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更著重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部分驗證性實驗,如水分含量的測定,學生等待時間過長,實驗乏味且對學生操作技能沒有很大的訓練價值,對這一類實驗進行了刪減。設計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又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貼近生產實際。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圍繞課題自主設計實驗開展實驗,學生為主導,教師只起到指導、答疑的輔助作用,更注重對學生查閱文獻、小組分工協作、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等的培養(yǎng)。例如,“食品中酶促褐變的控制”“不同加工方式下綠色蔬菜的護色”等實驗。綜合性實驗是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技能的基礎上,開展的涉及多個知識點、技能和方法的實驗,如油脂品質的測定,對油脂的酸價、碘價過氧化值等指標進行測定,將所學理論知識綜合起來,使學生有更為全面的認識。通過精選實驗項目,合理安排驗證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占比,達到夯實基礎,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4]。
3改革教學方式多方面培養(yǎng)能力
以往的實驗教學是“保姆式”的教學。實驗前大多由教師完成從試劑配制、儀器準備、調試等準備工作。上課時,教師將原理、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一一講解。學生做實驗只要按照實驗講義上的步驟完成即可,難以達到鍛煉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學生對實驗的掌握僅僅停留在表面,不能和理論結合起來,更不能融會貫通。在改革實踐中,讓學生放手去做,上課時教師只簡單引入,講解實驗的關鍵步驟和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配制試劑、準備儀器、調試儀器等均讓學生獨立動手完成,教師在旁觀察、指導。對于設計性實驗,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查資料的方法,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圍繞某一食品化學問題設計實驗,匯報、討論、修改,再自主進行實驗,最后完成總結報告,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對科研的興趣;另一方面,采用微課、PPT、動畫視頻等輔助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加強學生對實驗原理方法、儀器操作的認識和理解。
4規(guī)范實驗操作養(yǎng)成嚴謹態(tài)度
嚴謹的實驗操作、正確的實驗過程是實驗成功的基礎。而在實驗教學中發(fā)現,操作不規(guī)范是學生得不到良好實驗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5]。為了使學生掌握規(guī)范性操作,養(yǎng)成嚴謹的態(tài)度,進行了以下實踐。首先,保證一次實驗學生人數不多于20人,至多2人為一小組,使每位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充足的鍛煉,也能保證每位學生得到教師的指導,課堂中教師對操作不規(guī)范的學生及時糾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規(guī)范。其次,要求每個學生都有專用的記錄本,記錄預習報告、實驗課筆記和原始數據,實驗結束后,實驗教師檢查無誤、簽名、登記后才能離開。若實驗失敗,學生應主動分析原因并與教師討論,并補做實驗直至得出正確結論。此外,要求學生寫實驗報告時,要分析實驗操作的關鍵步驟,實驗失敗的學生要分析失敗的原因。
5完善考核制度
全面評定成績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應從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技能、操作水平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給出客觀評定。以往考核由平時成績、實驗報告評分和實驗基本技能考試組成。其中,平時成績更多的憑教師主觀印象,并沒有系統(tǒng)的標準。而對于實驗報告評分,一般是取學生該課程所有實驗報告的平均分,但同組學生的實驗報告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難以準確、客觀地評定出學生實驗課成績,平時實驗成績較低的學生也不知扣分緣由,今后如何改進。這樣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難以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在改革實踐中,一方面增加平時成績比例,并進行量化。評分依據包括預習報告和筆記情況評分、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課堂隨機提問、課堂紀律、出勤、實驗后衛(wèi)生情況和儀器破損等方面。部分實驗結合雨課堂、藍墨云等軟件少量習題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后掌握情況,也記錄在平時成績中;另一方面,結合設計性實驗,通過組織學生提出實驗想法、設計實驗,在課堂分組對實驗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學生自主開展實驗,考核采取指導教師評分結合小組內評分和小組間評分的方式,考核內容包括小組匯報情況、實驗開展情況、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或總結的書寫情況等。
6結語
就“食品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部分問題提出一些改革和實踐的思路,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養(yǎng)成嚴謹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出適應食品行業(yè)發(fā)展的應用型食品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李巨秀,白雪蓮,劉鄰渭,等.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中國農業(yè)教育,2011(6):79-82.
劉輝,秦杰.實用型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23(1):142-143.
李偉民,高雪麗,余小娜,等.基于主動探索能力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廣州化工,2017,45(2):130-131.
張婷婷.“食品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成效與建議[J].武夷學院學報,2018,37(3):98-100.
黃昌懌.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糧食流通技術,2017(11):43-46.
作者:馮曉汀 李敏 周琴 何秀利 譚飔 王雙慧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現代農業(yè)與生物工程學院
- 上一篇:趣味化學實驗“點火成蛇”研究
- 下一篇: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