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設置安全工程論文

時間:2022-07-25 09:35:11

導語:西部高校設置安全工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部高校設置安全工程論文

一、必要性分析

1.國家政策導向

就目前國家對安全的認識而言,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轉變。改革開放時期,政府以“發展才是硬道理”為先,創造了產值的同時也由于事故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人員傷亡。隨著時代的發展,安全與生產不可分割的重要性在各行業凸顯得愈明顯,而事實也證明了不重視安全的企業發展難以長遠,健康的工業才能做大做強。就黔西南州而言,從安監機構調研了解到,目前州內生產企業大多數安全工作崗位還是由非安全專業人員擔任,其特點是:從業人員整體學歷水平較低,中高級職稱人員所占比例小,本科以上學歷安全專業人才稀缺,安全專業高校畢業生引進困難。另外,國家實施“人才強安”戰略,規劃到2020年安全人才總量達到860萬,而截止2012年,全國安全生產人才總量不足500萬,離預定目標差距較大。2012年高校畢業的安全專業學生也只有8000人左右,這反映出安全工程專業高等教育相對于社會需求呈現明顯的滯后狀態,安全人才的培養步伐有待加快。在此大環境下,興義民族師范學院作為州內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也應在安全人才的培養上有所做為。

2.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自建校以來,學院堅持將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辦學理念,30余年來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2萬多人,為黔西南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地方院校,所設專業應與地方經濟發展是相適應,辦區域所需,辦貴州省所需。

(1)貴州工業強省戰略機遇

①貴州省安全生產現狀2012年貴州省GDP(國內生產總值)約6802億元人民幣,在全國GDP占比中僅1.3%,而貴州省2012年全省共發生各類事故1613起,死亡1301人,占全國總事故數的2.4%,貴州的安全生產水平低于全國平均值,形勢嚴峻。再分析歷史數據(表1),設定比較對象為貴州與全國,基本參數為GDP(地區生產總值)與年死亡人數,推導參數為億元GDP死亡率(死亡人數與GDP比值),采集的數據來源時間段為2005-2012年。[1-2]分別求出2005-2012年每年貴州與全國的億元GDP死亡率作出散點圖曲線(圖1)進行比較。通過圖中可以直觀看出,代表全國的藍色曲線始終處在代表貴州紅色曲線的下方,比較年份里貴州省每億元GDP的死亡人數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充分說明貴州省安全生產水平有待提高,安全事故現狀需要改善。②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間,國家安監總局將對貴州省安全監管監察機構的裝備建設、應急救援基地建設、科技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以及人員培訓、執法、交流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在經費方面對貴州省的投入將達到6.2億元。其中在支持貴州省基層安監機構的監管裝備建設和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方面,9636萬元用于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建設;4356萬元用于礦山應急救援基地建設;1023萬元用于支持安全培訓示范基地建設。[3]另一方面,自2002年6月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來,貴州省近幾年也陸續頒布了地方行政法規(見表1),體現了對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視,也體現了相關部門對安全生產嚴加監管的態度。③產業結構因素依據城市化率的標準或就業結構理論,貴州省仍處于工業發展前期階段,第一、第二產業的比值還很大,貴州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短期內貴州省工業發展仍將以資源開采、重化工業為主導,工業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約占35%,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左右,安全生產是工業化過程中必然遇到的問題。其中,第二產業中,主導產業采掘業、建筑業和重化工業等安全事故易發的行業處于大發展時期,這些都決定了貴州的工業化發展正處于安全事故易發期這一特定階段。[4]近年來,貴州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形成工廠、企業提供了條件,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安全隱患,頻發的事故背后是長期的安全專業人才的匱乏和落后的安全管理現狀,加速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也迫在眉睫。

(2)黔西南州辦學優勢

①區位優勢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西南部,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的結合部,有三省通衢之稱,區域經濟活躍,2012年黔西南州生產總值為458.7億元,同比增長15.4%。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煤炭遠景儲量196億噸以上,是貴州省重要的煤化工、重化工基地;黃金遠景儲量1000噸以上,全州縣縣有黃金,被中國黃金協會命名為“中國金州”。[5]在早期開設安全工程專業的院校中,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具備相關特殊學科基礎,例如石油、采礦、化工、建筑等,如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第二,所在地方有資源優勢,如湖南省的中南大學,內蒙古自治區的內蒙古科技大學。近年來(從2002年至今),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開始開設安全工程專業,與早期開設安全工程專業的院校相比,學科優勢及地域資源優勢并不突出,其開設該學科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完善自身學科的發展,2002年至2012年是我國高校發展建設最快的十年;二是社會經濟發展對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的增長。以上幾點進一步說明了在黔西南設置安全工程專業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其一,黔西南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資源優勢突出,以礦業(煤礦,黃金),煤化,重化為主導產業,安全人才需求量大;其二,黔西南州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的結合部,珠江上游和南昆鐵路中段,區位優勢明顯,工貿商業活躍,人才需求旺盛;其三,黔西南州工業本身還處于工業發展前期階段,屬事故易發期,行業人才比較缺乏。

②工業強州背景

黔西南州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黔西南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綱要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時期要重點實施工業強州戰略。工業目標:工業總產值達到850億,平均年增長25%。重點是著力發展傳統行業:能源(煤,水),化工,冶金,建材。并努力把黔西南州建設成為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煤炭、黃金、重化工、煤化工基地。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十二五”期間將是自治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工業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黔西南州在重點實施工業強州戰略的同時,也制定了其人才戰略,特別是要注重選拔使用一批學工業、懂工業、善于管理工業和在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工業管理人才;再次,要大力培養人才,培養人才是徹底解決黔西南州工業人才稀缺的根本途徑,確保全州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的需要。作為州內唯一本科院校,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擔負著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提供各類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培養地方急需的應用型、管理型、冷門專業人才也是學院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中安全技術人員正是地方急需的應用型管理人才。[6-8]

③生源優勢

黔西南州是少數民族自治州,在貴州省各地級市州經濟狀況也是靠后,國家級貧困縣就有7個,偏遠山區的農村家庭則更為貧困。拒不完全統計學校約有40%左右的少數民族學生,多來自偏遠農村,家里對在外讀書的子女畢業后能改善家庭經濟狀況的意愿比較迫切,在入學時往往選擇較好就業的專業,以往如經濟,工商管理,數學等專業,而如今就業相繼遇冷;其二,2013年7月學院在與貞豐縣政府合作的調研項目中所采集的數據顯示,貞豐縣內多家金礦、煤礦、化工企業,如錦豐礦業(國內第二大的單體黃金礦山),其中黔西南州員工占一半以上,安全管理人員很少接受過正規的專業教育,已不符合當前企業對安全人才職業素質的要求。由以上佐證可看出,安全工程專業符合這部分學生報考條件。

二、安全工程專業布控點分析

前面提到高校開設專業的幾點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就業好的專業往往需求旺盛,但社會需求旺盛的專業也不一定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好的專業,比如現在的一些經濟、金融、管理、基礎學科等專業,在前些年還是企事業單位青睞的香餑餑,而如今卻被國家明令限制設置,成為預警專業(該專業學生數量供遠大于求),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該專業的布點情況,布點多的專業,培養出的學生也多,社會對該專業人才需求有限,結果是影響了學生的就業。由此針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擬設置的安全工程專業,有必要對黔西南周邊區域(主要針對黔西南地處的黔、滇、桂三省區)的該專業布點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1.西部地區有必要開設安全工程專業

截止2012年,全國設置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有139所(全國共有本科院校837所,約占本科高校總數的1/6),有博士授予權的20所,碩士授予權的46所,在校生3萬余人;其中開設安全工程專業本科層次以上高校,西部高校占比僅為16%。從開設安全工程專業的區域分布來看,東西部對比明顯,西部遠低于東部比例,發達地區高于欠發達地區。總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東部發達地區各類生產企業密集,數量龐大,事故絕對數量多,安全生產管理人才需求旺盛;東部地區工業化較西部地區早,部分發達地區甚至趕上了發達國家水平,已到工業后期化水平,而安全問題對發達地區而言,是一個早已遇到的老問題而非新問題,時間上開展安全人才的培養及安全研究較早;東部院校總體科研水平要優于西部院校,學科建設門類較為齊全,安全學科更易于在東部院校設置。隨著東部地區工業化從中期到后期化這一時間段,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的將會調整變化,第二產業的占比逐漸降低,第三產業占比升高,東部地區粗放型生產加工企業必然大規模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事實上,目前已經有部分沿海生產性企業開始內遷入中西部地區。一旦東部生產加工企業大量入駐西部地區,生產性安全事故的問題也隨之產生,如不未雨綢繆加大對安全人才的培養力度,到需要大量的安全生產管理人才時,將無相關人才可用。

2.黔西南州周邊區域安全專業布控點分析

(1)黔西南周邊區域安全專業布點院校從上表可以看出,貴州省共有3所,云南、廣西各有1所。就安全工程專業在貴州省及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區域來看,專業布點較少,而該區域正是資源密集區,煤礦、金礦、磷礦等礦產資源優勢突出,其中煤化、重化等化工類企業也較多,對安全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就貴州全省而言,除了貴州大學已經有安全專業的畢業生外,其他兩所院校第一屆本科生還尚未畢業,而貴州知名的大型生產企業,如盤江煤業、開磷集團、水城礦業,以往對高級安全人才的引進多來自省外,其他大量的中小型廠礦企業更難招聘到科班出身的安全人才,該專業人才在貴州省已是長期的結構性缺乏。鄰近黔西南的云南、廣西也只有2所開設安全工程的高等院校,其每年的畢業生尚不能滿足本省的需要。

(2)周邊院校安全專業方向從以上院校開設安全工程專業所設置的方向來看:貴州大學、廣西大學、六盤水師范學院、畢節學院偏煤礦安全,昆明理工大學偏非煤礦山方向。而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擬籌建的安全行業方向為工業大安全、非煤礦山、化工(針對黔西南的黃金、煤化、重化),在方向上有別于周邊布點院校,避免了專業設置方向的重復造成的沖突。

(3)院校知名度影響再者5所院校中,貴州大學、廣西大學為211院校,而其他4所院校為二本招生,也就是說相應層次的生源競爭院校只有4所,更進一步講,不算層次較高的昆明理工大學,真正競爭生源的也只有三所院校。從而得出結論,黔西南州周邊區域安全專業布點少,不影響該專業在黔西南的設置,在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開設安全工程專業合情(符合區域需求)、合理(布點少)。

三、小結

1.近年來安全事故頻發,國家對安全生產異常重視,此刻設置與發展安全工程學科順應時代的要求。2.未來東部粗放型產業轉移,西部地區特別是貴州省需要大量的安全人才。3.在黔西南設置安全工程專業,具備區位經濟結構優勢、資源優勢及專業布控點優勢。4.就黔西南地方性、民族性特點,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開設安全工程專業,滿足了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的同時也培養了大量少數民族行業人才,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我國自身的安全水平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安全工程學科正式在國內高校設置前后約30年時間,是一門具有歷史沉淀,又較為新興的學科,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再者,隨著東西部產業結構的調整,在西部院校大力發展安全工程學科意義重大。

作者:王維建工作單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