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21 03:10:41
導語: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每一部分的領土都有其獨特性,環境本就是復雜的,雖然環境有一定的自凈和恢復能力,但是由于之前人們在地質勘查過程中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已經給環境造成了傷害。不當的地質勘查工作會使得地質環境變得更加脆弱,使得地質環境條件產生改變,原相對穩定的地質環境遭受破壞后也更容易引發自然災害。本文將對作為勘查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進行以環境保護為基準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環境保護;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
由于之前環境保護意識淡薄,沒有把環境保護放在地質勘查工作的重點,使得地質環境受到破壞,在一定的程度上,誘發地震頻率的提高,人們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地質勘查工作中加入了環境保護這一條,這就需要勘查部門將環境保護重視起來,以更高的水準要求自己,研究出既能精確勘查地質,也能保護環境的地質勘查方法。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是勘查工作中有關水文地質勘查方面的重要一部分,水文地質環境本身就比較脆弱,對于勘查工作的要求更高。
1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概述
1.1電法勘探的應用。電法勘探是根據地質勘查過程中勘查物的特點研究出來的,礦物質和巖體大多是有電磁的,利用其導電性、導磁性可以定位礦物質和礦體的位置。電法勘探的應用是借助礦物質和巖體的反饋作用實現的,這種方式既能準確的對所勘探物進行定位,又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通過礦物質和礦體的自帶電性或磁性,不用深觸地質層就可以實現勘探定位的目標。雖然電法勘探對環境的破壞性不是很大,但是仍然要進行不斷地革新。1.2GPS技術的應用。GPS是現代科技生活中最常用的定位方式,而且運用范圍很廣泛,在地質勘查工作中也同樣可以發揮定位的作用。GPS是通過反射波來對事物進行定位的,利用GPS可以通過測量波長對勘查物進行定位,同樣,GPS也是借助波反饋為勘查提供一個依據,這種方法應用于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中,能夠為勘查工作助力。1.3RTK技術的應用經過GPS的定位作用,可以了解勘查物的位置,但是勘查地的地形如何還是未知,這時RTK技術就可以派上用場了,RTK技術可以說是GPS定位地的放大鏡,它可以精確地對勘查地的地形進行放大、分析,有助于對勘查地的地形考查,根據RTK的數據顯示可以為地質勘查方法指明方向,從而使得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2水工環地質勘查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在水工環地質勘查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大點,一是技術問題,二是勘查人員綜合素質問題,要想提高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就要從這兩大問題入手,問題為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個方向,有針對性的找方法才更有效率。首先,談一下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的問題,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是與水文地質打交道的,對地質勘查技術要求更多,技術水平要求更高,但是,以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并不能達到水工環地質勘查技術的要求,我國還處于向更加先進的地質勘查技術的過渡期。其次,再談談勘查人員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包括的方面有很多,既包括技術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又包括勘查工作中的心理素質和勘查工作中的細心,作為一名勘查人員還要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隨機應變能力,但是目前我國的勘查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是很強,對于勘查人員的培訓也不多,從而我國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中的漏洞就比較多。這兩個解決問題急需解決,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才能更好優化勘查工作。
3水工環環境保護措施防治
3.1加大水文地質治理力度。雖然我國的總體水資源豐富,但是遼闊疆土上的人也很多,水資源除了具有干濕兩季、南多北少的時空差異,還有一部分水資源被可惜的污染和浪費,時空差異是自然形成的,而污染和浪費卻是人為造成的。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可以減少與水資源的直接接觸,避免在勘查過程中有害水環境的行為,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其實還可以為水文地質的治理提供一些借鑒,通過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可以得到水質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水質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治理措施。對于未被污染的水質采取的是保護,而對于被污染的水質就只能采取針對性的治理了,水文地質正是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勘查的主要方面,勘查成果剛好可以為水文地質治理所用。3.2加強環境地質的防治。在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開展之前,要做好環境狀況的研究,根據勘查環境自身的特點,采取相應的勘查方法。在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進行的時候,要對工作中產生的廢水和垃圾做出及時的處理,降低污染環境的可能性,對于勘查過程中的噪音也要做好隔離噪音的工作,工作既要達到工作預期,也要保證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環境的穩定。地質具有復雜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規律,在水工環地質勘查過程中要時刻遵循地質規律,會使得勘查工作更加安全,勘查結果有效。3.3建立實現相關的生態補償制度。環境雖然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和恢復能力,但是這兩種能力畢竟是有限的,經不住人為的折騰,環境相對于經濟而言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將環境置于險境,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即使在水工環地質勘查過程中要注重經濟效益,也不能將用來保護環境的資金省略,環境是人類共有的,勘查工作應該站在整體的角度,以人類共同的利益為參考,這樣的勘查工作才更有價值,勘查工作是為人類更好的了解地質、勘查地質服務的,假如環境不存在,勘查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建立并實現相關的生態補償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在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結束之后拿出一定的資金對環境進行生態補償是最及時最有效的方法,相比起環境破壞后再大規模深層次的進行生態拯救要省時省力省資金的多。
4結語
環境為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個勘查平臺,所以我們不能自私的將環境置于險境,環境保護同樣也是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保護好這個勘查平臺,勘查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如果勘查過程中將環境置于險境之中,那么環境必然也會以自然災害的形式進行自衛,在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中應該將環境保護提上日程,環境保護并不是環境破環后的治理,應該是工作過程中的預防,時刻將環境保護這四個字融入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的方方面面,環境問題就會越來越少,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也會更順利。
作者:蔣思廣 單位:云南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 上一篇:地質勘查水文地質問題分析
- 下一篇:淺談固體礦產地質勘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