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經濟新常態工程管理新思路
時間:2022-03-22 03:41:18
導語:淺析經濟新常態工程管理新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但也面臨著新問題和新矛盾。要實現新時代的新目標,不能繼續簡單地追求經濟增速,而要更多注重經濟質量和經濟效益,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增長動能轉換。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大部分行業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大發展的大背景都進行了一些創新、轉變,工程管理方面在經濟新常態下也有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的工程管理新思路。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工程管理;新思路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開始轉型,建筑行業也獲得了快速發展。在經濟發展新時期,快速發展的建筑行業更多依靠投資拉動、規模擴張及廉價勞動力,隨著資源利用和環保成本不斷提高,要想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建筑行業在工程管理上必須直面壓力,創新和改善傳統的管理方式,提出工程管理新思路。
1經濟新常態概述
1.1經濟新常態。經濟新常態就是在經濟結構呈現一種對稱態的基礎上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包括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經濟新常態主要強調的就是“調整結構,穩定增長”,而不是只關注經濟發展的結果,同時也關注經濟發展過程,保證經濟的穩固增長的發展趨勢以及著眼于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及在對稱態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就是用經濟發展經濟,用增長帶動增長。1.2經濟新常態的表現。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面臨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和能源資源問題,更需要在增長上穩速度、求質量。第二,經濟結構需要優化升級,從投資驅動轉向為創新驅動。第三,都說經濟政治不分家,經濟呈現的新常態也與一些惠民利民的政策分不開。1.3經濟新常態的特點。1.3.1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所謂常態,就是正常狀態,新常態就是指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正常狀態后又恢復正常狀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狀態已經持續了10年之久,但隨著房地產行業泡沫即將破滅,以及資源枯竭、通貨膨脹、產業生長遙遙無期以和界范圍內經濟危機的影響,使國內的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經濟新常態不是不需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是要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在發展模式中進行定位,實現減速和高效并存的經濟增長狀態。經濟新常態的出現就是為了找準經濟增長點,在經濟結構對稱態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合理發展。1.3.2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結構是一個國家經濟體的核心和根本,其是否合理將會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是否健康高效、經濟發展是否全面可調節。想要實現中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需要不斷優化我國的經濟結構。經濟結構主要包括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投資結構以及分配結構等。結合2018年中國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平穩快速發展、高能耗行業結構發力以及工業結構新動能快速發展,上半年的結構優化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破壞性開采的粗放型發展結構已經不符合時代“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必須通過擴大內涵生產規模轉變為集約型發展。1.3.3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發展及創新驅動根據國家的相關戰略性調整,中國在以后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率,中國經濟正追求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發展及創新驅動。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依靠勞動力、資本以及資源三大驅動力獲得了飛速發展,但結合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推動經濟的三大動力均已進入瓶頸約束期,如果繼續依靠這三大驅動力,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解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高速發展留下的后遺癥,就需要激發社會的創新活力。
2經濟新常態下的工程管理
我國經濟發展呈現一種新常態,所以在工程管理的方法、制度、形式等方面也要進行適當改變,以符合經濟新常態的發展模式。2.1管理方法缺乏創新。經濟新常態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想要滿足人們對建筑工程的高要求,就需要有一套高效的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創新管理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工程建設中不斷進行創新,但是由于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的工程管理意識薄弱,并沒有認識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缺少創新。2.2管理制度不完善。一個工程建設團隊的工作人員有很多,所以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來約束人們的工作與行為,才能保證工程建設的時間和質量。一些工程建設存在延期和質量問題就說明建筑施工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還存在著很多漏洞。或者說是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沒有嚴格按照制度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也是不可取的。工程質量問題承載著很多東西,所以擁有一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2.3管理人員缺失。在工程管理方面并不缺少管理人員,缺少的是會管理的人員。管理工作依據工程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開展,但是需要管理人員進行不斷完善,如果缺少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那么在工程管理方面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
3經濟新常態下的工程管理新思路
3.1與國際慣例接軌。工程管理項目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企業需要以工程管理為中心,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還要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施工企業在建筑市場的競爭力。經濟新常態下的工程管理需要開辟嶄新的思路,與國際慣例接軌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方法,從而需要在工程管理過程中與國際管理要求進行統一和協調。目前,我國的開放政策對工程建設在國外開拓市場也是有利的,但是前提就是提高工程的質量,在國外市場上只有能夠體現中國工程建設的優勢,才能站穩腳跟。3.2創新工程管理模式。工程管理是按照客觀經濟規律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控制、調控、協調等系統管理活動。自從1984年,我國在工程管理模式上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創新,更加強調“方法”和“技術”的結合,取得了非常明顯的經濟效益,所以可以發現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3.3樹立創新發展觀念。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就是為國家的發展注入一劑新鮮血液。創新觀念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企業和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把重點放在創新上,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科技創新以及文化創新,在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中貫穿創新理念。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資源等工程建設的驅動力,激發社會創新創業活力,鼓勵大眾創新創業,釋放新需求。此外,我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制度和體制改革,健全社會管理體制,完善財政管理體系。3.4提高管理者素質。除了要避免客觀因素影響工程管理,還要規避人為因素。人為因素是決定經濟新常態下工程管理質量優劣的關鍵因素,在工程管理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應該加強工程管理人才儲備,提高國家對于管理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管理者的專業素質,借鑒其他國家的優秀管理經驗,完善企業和公司的管理體系,優化全國范圍內管理者的福利待遇,讓更多的大學生愿意選擇管理專業。
4結語
目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開始呈現出一種新態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體制不斷完善,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建筑行業亦是如此。工程建設在部分管理方法上墨守成規,不能突破一些陳舊的觀念,導致在工程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和不足,間接或直接導致建筑工程建設的利潤越來越低,所以建筑工程項目越來越需要優質、高效的管理,因此需要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不斷創新技術和思路,以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
作者:江雨釗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 上一篇:計算機軟件工程管理策略
- 下一篇:BIM技術優化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