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水土保持若干問題綜述論文
時間:2022-12-11 03:03:00
導語:民營水土保持若干問題綜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臨朐縣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振興山區經濟的戰略措施,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堅持不懈地組織干部群眾,大搞以治山整地,植樹造林、基地建設、水利配套、道路建設為重點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創造了臨朐小流域治理模式,特別是近幾年來,大膽改革創新水土保持機制,形成了以荒山租賃拍賣為主的臨朐特色民營水土保持的路子。
關鍵詞:臨朐縣;民營;水土保持;調查
1概要
臨朐縣地處魯中山區北部,是沂蒙山區農業大縣,全縣總面積1833.77km2,其中山區丘陵面積占87.3%,是山東省水土流失重點縣。改革開放以來,臨朐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將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振興山區經濟的戰略措施,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堅持不懈地組織干部群眾,大搞以治山整地,植樹造林、基地建設、水利配套、道路建設為重點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創造了臨朐小流域治理模式,特別是近幾年來,大膽改革創新水土保持機制,形成了臨朐特色的走民營水土保持的路子,取得了明顯成效。
2臨朐民營水土保持的發展歷程
臨朐縣民營水土保持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1988年以前,主要是以承包到戶為主,以村為單位,只承包給本合作經濟組織成員,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開發治理。二是1989—1994年,實行規模開發,分戶承包經營。三是1994—2008年,主要是以荒山使用權的拍賣為主,治理開發主力軍依然是該區域的廣大干部群眾。四是2008年7月至今。將荒山開發治理推向市場,實行對租賃招商開發,民營水土保持進入新的高潮期。
3民營水土保持的幾種模式
3.1農戶承包型農戶承包型是指,以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單位將荒山只承包給本經濟組織成員,是一家一戶的小規模開發治理。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
3.1.1先治后包。對荒山比較集中的小流域,推廣了申家莊小流域“統一規劃、分戶施工,以穴帶地,先治后包”的做法,以組織農民投勞為主,由流域村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分批承包經營。申家莊村利用這種辦法,兩年高標準治理133.33hm2,栽植各類果樹6萬多棵。
3.1.2先包后治。對小流域(荒山)座落分散的,推廣了石甕溝村“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先包后治,限期治完”的做法。完不成的收回承包權,收取荒蕪費,以此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石甕溝村只有260人,一年治理小流域66.67hm2,全部栽上了優質果樹。
3.1.3專業戶小流域。對離村比較遠的小流域,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同村里簽訂合同,讓他們上山定居,常年治理。九山鎮辛莊子村村民曾憲章1983年同村里簽訂了30年治理20hm2狼窩溝小流域合同,十幾年的治理和精心呵護,20hm2荒山綠了。栽植刺槐無計其數,山楂村、桃樹200多棵,半抱粗的板栗樹就有70多棵,現在僅板栗一項收入年少則3000元,多則5000元。
3.1.4劃分自留地。對荒山較多又比較零碎的村,推廣青楊峪小流域劃分自留山到戶,限期治理,嚴格驗收的辦法。該流域劃分到戶后一年驗收合格單簽發1000多份。
3.2拍賣、租賃招商開發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臨朐縣委、縣政府大膽嘗試荒山經營機制改革與創新,在拍賣7153.33hm2荒山使用權經營的基礎上,去年召開新聞會,將荒山開發治理推向市場,對部分荒山使用權實行租賃招商開發。新的機制,掀起了新一輪荒山投資開發熱。截止到去年底,全縣租賃招商開發荒山2408.9hm2,據不完全統計,計劃荒山租賃開發總投資達3.6億元以上。為探索新形勢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荒山開發機制,特別是農村費改稅后民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主要有以下幾種經營模式:
3.2.1優質果品基地綜合開發型。充分利用近年來生態建設積累的農業基礎設施和資源優勢,吸引外地客商投資開發優質果品基地,發展有機果品業,配套冷風庫、加工廠、果品集散中心等,形成產供銷加一條龍。象沂源客商任明遠、張善全總投資1200萬元,租賃石家河村香爐山前崖133.33hm2荒山建設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冷風庫、加工車間和果品集散中心。
3.2.2觀光旅游型。充分利用當地的林木、水土、旅游資源優勢,發展觀光旅游型產業。象上林鎮閆吾、包河將靈山53.33hm2荒山租賃給北京市一公司,憑借靈山的特殊人文、地理特點,承租50年,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開發旅游觀光業。
3.2.3餐飲度假休閑型。利用現有的山林、水土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交通地理等條件,投資建設集旅游、餐飲、度假、休閑于一體的度假山莊。上林鎮洛地、西洼子,營子鎮蔣家前河村將濰臨公路西側的皇山山林133.33hm2,山前地28.67hm2,租賃給奎文一房地產開發公司。分三年開發,計劃總投資1億元,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
3.2.4種養開發型。充分利用當地的荒山、山林資源,發展特色養殖業,像青州一客戶租賃五井大樓麻峪荒山20hm2,搞山雞、肉牛養殖等。
4民營水土保持的作用和影響
民營水土保持的發展較快,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以中央國債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建設為契機,臨朐縣民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一年一個新臺階,步伐大大加快。到2008年底,全縣投資25053.25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4.8km2。改善了生態環境,增強了農業發展后勁,2000年被國家授予“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縣”稱號。
4.2明顯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到目前,全縣林草保存面積占宜林草面積的80.51%,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49.37%,水土流失強度大為降低,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00年“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規范化縣”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合格。
4.3水土資源利用日趨合理,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水土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耕地、林地、經濟林果、未利用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分別由治理前的39.14%,15.02%,2.98%和28.58%調整為28.06%,32.99%,14.07%和11.43%。林地和經濟林果分別增長113.41%和359.19%,未利用土地減少61.12%。促進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經濟產業化的發展。
4.4生產條件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小流域綜合治理,使全縣特別是山區農業基礎設施裝備程度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為提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以及人口環境容量明顯提高,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2008年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1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5元,是治理前15倍。
4.5減災效益顯著。
4.5.1減輕了洪澇災害。1994年8月7日午后,臨朐南部山區遭受了日降雨量132.5公里,最大雨強70mm/h的暴雨襲擊,據瑞莊水文站7日實測結果,洪峰流量1800m3/s。該流域雨后洪峰出現時間較1984年推遲3小時,沒有造成任何損失。而位于該流域北部的洛莊小流域因為沒有經過綜合治理,在這次暴雨中,533間房屋損壞,面積9674m2,124間倒塌,面積2250m2,沖毀耕地66hm2,澇災面積達到167hm2;沖毀虹鱒魚池4個,溝道450m,沖毀堤堰15800m;沖毀塘壩1座,橋涵1座,直接經濟損失365萬元,減產糧食1266t,減產果品29t。
4.5.2抗旱效果明顯。謝家莊小流域堅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抗旱效果非常明顯。1992年大旱,全年僅降水461.5mm,洛莊小流域旱災面積達到232hm2,減產糧食871t,每公頃減產3.8t,減產果品29t,每公頃減產0.97t,直接經濟損失108萬元。而謝家莊小流域雖然旱災面積達到189hm2,但糧食減產只有15t,每公頃減收0.08t,減產果品35t,每公頃減收0.08t,直接經濟損失只有6萬元。災后的經濟收入達到了308萬元。事實證明,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減災效益是非常明顯的。
5建議和思考
5.1經濟效益是影響制約民營水土保持發展的根本。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作為一項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群眾性公益事業,投入巨大,周期長,見效慢。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效益的調節作用非常大。多數荒山自然環境、地理條件差,水土流失嚴重,開發價值較小,因而對投資者吸引力不大。而這些荒山才是最迫切需要治理的,這類荒山的治理還得依靠國家、政府投入為主體。
5.2治后管理也是影響治理投入的重要因素。俗話說,“三分治,七分管”,治后管理是小流域治理成敗的重要一環。調查中發現,凡是治理后重視管理,科學管理的,效益發揮就好,群眾治理投入的積極性亦高。
5.3搞好調查研究,完善制定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規范荒山使用租賃招商開發經營行為,落實優惠政策,扶持、培強培壯,一些農產品生產、加工、旅游、度假等產業,確保投資開發商和當地農村集體經濟成員雙方利益不受侵害,使荒山租賃開發真正成為臨朐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公務員之家
5.4搞好荒山使用權租賃拍賣后的配套服務。縣、鄉各有關部門及村民委員會,要在技術指導、苗木供應、山林管護、水利、電力、道路建設等方面為投資開發商提供服務,幫助解決困難,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強化軟環境建設,增加外來投資者的信心。
5.5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作為一項群眾性公益事業,僅靠民營水土保持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國家的大力扶持,政府的努力,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
- 上一篇:探析生活垃圾處置狀況及工藝論文
- 下一篇:消防通信GIS系統運用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