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區環境園林景觀設計

時間:2022-02-03 04:35:00

導語:論小區環境園林景觀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小區環境園林景觀設計

摘要: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關系到城市內部小氣候環境品質,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城市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本文結合筆者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實踐,在對當前城市小區園林景觀的特點分析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要點,并以實例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城市小區;園林設計;植物配置;生態環境

1引言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建設越來越關注城市生態和環境,“科學發展,構筑和諧社會”也從一定意義上涵蓋了現代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城市園林和景觀環境設計與建設正成為城市建設者關注的焦點,受到了從上到下包括城市普通居民的關注,“生態園林城市”、“宜居城市”建設充分反映了城市發展對建設城市良好環境的重視。

城市小區主要包括住宅小區、辦公小區、學校等城市居民工作和學習的區域,屬于城市內部的“小氣候環境”。城市小區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景觀環境設計與建設相對城市主干道、大型公園及城市形象工程而言,受到的關注還不夠,存在著諸如參差不齊、盲目照搬等問題,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城市環境的整體質量。因此,本文嘗試從園林景觀設計的角度,對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進行探討,以期對建設環保、文明、和諧城市小區和城市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建議。

2當前城市小區園林景觀的特點分析

以城市現代住宅小區為例,建筑布局多為混合式,小區的絕大多數建筑為行列式布置,少量的為周邊式。建筑密度大,樓層高和人口密度大,人均綠地少。

周邊高,中間低,小氣候明顯。居住小區的周邊多為高層建筑,形成一個“盆地”結構,小氣候明顯。綜合光照強度大,居民樓外墻體多為彩色粉刷,有的還貼瓷片,封陽臺以及大窗戶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陽面光照更大。陰面也不再是濃蔭,盡管造成了眩光現象,但對喜光樹種的生長卻有積極作用。綠化環境是居住空間質量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有著凈化空氣、豐富景觀的作用,同時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間和活動場所,打破了多年單元住宅那種“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增進了鄰里的交往,擴大了“家”的范圍。而辦公區由于人口密度大、車輛多,為改善內部環境,在景觀空間設計與植物配置同樣存在多樣性選擇。

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不僅體現在各種造景要素的組織、策劃上,而且還參與到居住區空間形態的塑造、空間環境氛圍的創造上。同時,景觀設計將居住區環境視作城市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在更大范圍內協調居住區環境與區域環境的關系。

3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內容為所有空間環境的構成要素,包括各類園境小品、休閑設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區內部道路、停車場地、公共服務設施、建筑形態及其界面,乃致人的視線組織等都在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范圍之內,從而大大擴展了“綠化+場地+小品”小區綠化模式的設計對象范圍。

3.1城市小區園林景觀類型

縱觀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可以簡單歸納為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城市小區型綠化景觀設計不斷發展進步的四個階段。

3.1.1點綴型園林景觀

在排列式的樓與樓之間,沿墻角多有一排矮灌木,或是沿小區的主要出入口有幾顆大樹。

3.1.2綠化型園林景觀

以大面積綠地草坪為主,間或布置少量假石、花壇、回廊和一個簡易的兒童游樂場。這種環境景觀設計過于平淡、簡單,缺乏變化,僅僅是保證了小區的綠化率。

3.1.3觀賞型園林景觀

這類園林有一種缺陷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幾乎所有的小區園林中的綠地都是封閉式的,圈起來雖是較為美觀,但卻無法親近。

3.1.4參與性園林景觀

參與式園林景觀首先強調的是人與環境的相互參與、互動,即讓人與景觀和諧相處,形成生態式家園的一道美麗風景。參與式園林景觀不僅是指人和自然的相互參與,還指社區小園林“參與”區域大景觀,相互融合,形成更大的景觀。

3.2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考慮問題

3.2.1充分利用空間擴大綠化面積

在進行小區綠化時,規定了綠化面積的標準,小區綠化應確保35%以上的綠化率,而綠地本身的綠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說綠地中的硬質景觀,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噴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積只能控制在30%以內,而這個數字也應越小越好。一個小區綠化質量,雖然不能通過純數字來體現,但是為了有更多綠化的面積,設計師們必須認真思考。由于現在的居民樓相對的樓層都較高,在小區綠化時不能只考慮樓層低的居民,也應該考慮樓層中、高的這些居民俯視時對小區綠化的景觀感受。因而設計師在小區綠化造景之時,要充分考慮樓層較高的居民的俯視感受。

3.2.2小區原始狀態的改造

現在有些小區在建設之初,一般只是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將地推平,在平地上建設、綠化。這樣完全破壞了當地的原始風貌。在小區建設之初,應該充分考查其現狀。在建設時應該對其當地的自然遺跡、古樹名木進行適當的保護及利用。因為自然遺跡、古樹名木時歷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積淀,在有意識的保護之下能夠體現一個小區的文化氣息,展現小區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

3.2.3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

在住宅區綠地中的設計,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的設計安排時,必須將建筑的尺度、景觀小品的尺度、樹木的尺度進行綜合的考慮、合理的量化。每個人都需要適度的戶外空間,在盡量加大綠化面積的同時,所有人的參與園林的因素都應該加以考慮。因為沒有人的參與的、沒有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沒有意義、缺少品位的。小區綠地需要有公眾性、開放性、參與性,對應這樣的需要的就是盡量的使居民能夠在小區綠地中聚集,即現在經常討論的“人居”與“人聚”的問題。景觀道路、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合理分布于綠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