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綠地促進園林構建舉措

時間:2022-11-22 04:08:00

導語:公園綠地促進園林構建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園綠地促進園林構建舉措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視,城市綠地、居民小區的景觀建設也越來越好。如何成功運用園林景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乃至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其中公園綠地的建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園綠地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公園綠地的產生和發展源于改善環境的社會需求,人們發現營建公園、綠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從此使公園綠地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污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戰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與建筑一樣,公園綠地兩樣存在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兩方面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功能的意義更大些。公園綠地固然在近現代城市中承擔著減輕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但更有滿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閑、鍛煉游憩、舒緩壓力的精神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的加快,對后者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將城市難以利用的隙地予以綠化種植以提高綠化覆蓋率。

在城市主要地段進行大規模、高質量的公園綠地建設會與經濟開發在用地上產生矛盾,從而使人產生對經濟效益的擔心。因為有人以為,同樣的地塊若用于公園綠地雖然能夠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但由于這是一項公益事業,不僅在之后得不到任何回報,而且還需投入資金進行建設和養護。正是出于這樣的憂慮,故常有不是對公園綠地建設缺乏熱情,就是用低質量的種植來降低成本的情況出現。其實這種擔憂實屬多余。公園的建造改善了周邊的環境,所以公園一帶的居住區就成了這部分人置業的選擇,從而引起地塊的升值,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資金匱乏的問題。在今天我國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如上海浦東開發之初,陸家嘴中心綠地的建設改善了環境,使周邊的土地得到大幅度的增值。相反,在一些居住區的開發中,有人片面認為增加建筑密度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于是不顧應有的建筑間隔及環境質量以求得到最大面積指標,但事與愿違,最后往往失去了本應有的競爭能力。由此可見在公園綠地的建設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間并無矛盾和沖突,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園綠地的建設甚至還能優化城市的整體環境,促進投資,從而取得更佳的經濟回報。

二、園林城市的定位

公園綠地作為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舉措,需要與城市的已有氛圍相和諧,因為城市的產生和發展是人類在為生存而奮斗時與自然取得的平衡和協調,所以它能適應當地的風土氣候,形成有別于其他城市的個性和特征。今天為改善城市環境而興建公園綠地,創建園林城市,目的是要重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因此理解當地的自然特征應是創建園林城市的第一步。我們從園林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中可以了解到,它們的出現就是希望再現一種理想的生活環境。盡管世界園林體系中各國的園林各有自己的風格和特征,都是與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具有密切的聯系。但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對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影響所產生當地的文明,進一步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文化、建筑乃至園林風格。其實公園綠地的建設在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更是對城市的增色,因此在建設中必須考慮與城市已有景觀和特色的相互協調。已有的城市景觀包括各種建筑、街巷、舊城的歷史街區以及原有的園林綠地、標志性建筑等等。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所有的這一切都由時間將其揉為一體。如今要對這樣的城市進行改造,要在其間增設公園或綠地,就應依據已有的城市景觀進行相應的設計。可以認為稱得上優美的城市通常是新舊景觀并存、和諧統一,并能使城市原有的特色更為突出,而那種不顧城市現狀,強調公園綠地為\"形象工程\",貪大求洋的做法需要予以杜絕。

三、以人為本,營造優美宜人的人居環境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從城市居民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對公園綠地的規劃、設計、營建作出相應的考慮和調整順應社會的發展。在人們的精神需求變得普遍和突出的今天,首先應將公園綠地建設的重點由過去從屬于城市其他建設項目的地位調整到與城市規劃并行的地位。過去將城市難以利用的隙地進行綠地建設對于改善城市環境的物理指標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在今天還應繼續,但如今還需進一步關注城市的整體景觀,而它的形成絕非單靠建筑就能構成的。城市的各類建筑為居民營造出生存、學習、工作及其他活動的主體空間,其實用功能、經濟特征是設計的前提,當然其中也有造型美觀的要求,但僅僅只有建筑,城市就會是鋼筋混凝土的森林。公園綠地則以其舒適、安全及觀賞性構成城市的休閑環境,并用它的自然特征柔化建筑的生硬和冷漠,就需要公園綠地的工作從一開始就參與到城市的總規和詳規之中,與規劃一起進行城市形象設計,做到規、建筑、綠地景觀三位一體。造成目前我國一些城市進行的\"拆房建綠\"的原因就在于原先的城市規劃和建設與公園綠地的設置相脫節,實屬不得已的補救措施,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損失十分巨大,其他城市不應盲目效仿。

總之建設公園綠地,創建園林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城市的道理供水、供氣、市政公用配套設施等。創建更加宜居的目標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但需要注意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先進經驗可以借鑒,絕不能照搬。園林城市的建設應該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能造成千篇一律,否則就失去了創造園林城市以豐富人們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