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結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9 08:56:39
導語:電動機結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電動機概述
電動機安裝形式為IMB3。電動機冷卻風路采用經濟實用半管道出風。轉子鐵心兩端不帶冷卻風扇。為了確保電動機性能的準確性,設計電磁方案時盡量使氣隙磁場分布接近合理化,性能指標達到最高,定、轉子均采用新系列通用冷軋硅鋼片設計。電動機軸承均采用滾動軸承,電動機結構示意圖。圓柱滾子軸承只用于承受徑向載荷,且承載能力強,使用中對同軸度要求高,在滾子軸承中極限轉速較高。允許外圈與內圈軸線偏斜度較小(2''''~4''''),故只能用于剛性較大的軸上,并要求支撐座孔很好地對稱。此次設計中,對大軸及相關零部件的加工質量有嚴格的要求,特別是軸承檔的全跳不得超過0.025mm。深溝球軸承主要用于承受徑向載荷,但當增大軸承徑向游隙時,具有一定的角接觸球軸承的性能,可以承受徑向、軸向聯合載荷。在轉速較高又不宜采用推力球軸承時,也可用來承受純軸向載荷。深溝球軸承裝在軸上后,在軸承的軸向游隙范圍內,可限制軸或外殼兩個方向的軸向位移,因此可在雙向作軸向定位。此外,該類軸承還具有一定的調心能力,當相對于外殼孔傾斜2''''~10''''時,仍能正常工作,但對軸承壽命有一定的影響。與尺寸相同的其他類型軸承比較,此類軸承摩擦因數小、極限轉速高、噪聲低,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外圈帶止動槽的可簡化軸向定位,縮小軸向尺寸。綜合兩種軸承的性能特點,在該同步電動機的結構設計時軸伸端采用深溝球軸承6244M/C3和圓柱滾子軸承NU244M/C3相結合,非軸伸端用一件圓柱滾子軸承NU244M/C3,這種軸承組合在力求成本最低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了各個軸承的優勢,滿足電動機的設計要求。
2電動機重點結構設計
2.1軸承
傳統的同步電動機結構是采用座式滑動軸承,電動機機座與端罩及軸承同裝在一個底板上,兩軸承中心的軸向距離為2000mm(圖3)。而采用端蓋滑動軸承后兩軸承中心的軸向距離壓縮為1770mm。通過本次改進,采用滾動軸承后的兩軸承中心的軸向距離壓縮到了1297mm。
2.2集電環
對用戶要求集電環防護等級為IP23的同步機,原來設計的集電環為下端采用支架承托和上端用螺桿拉緊聯合固定形式(到機座端面距離為850mm)。在本電動機設計時改變大型同步機集電環的支撐形式,在電動機端蓋上加工止口,并設計了高度為100mm的連接環,實行過渡連接(集電環端面到機座端面距離為650)。由于連接環的高度有限,原用軸承測溫元件WZP-280體積大,考慮到安裝特別困難,設計時改用體積小,經濟實惠的端面熱電阻WZPM-201來檢測軸承溫度。改進集電環連接形式后,安裝方便,電動機結構因此而更加緊湊。
2.3連接環
設計連接環時,在保證連接環與軸承外蓋不干涉的情況下,考慮用戶給軸承加脂以及排脂時的空間、方便安裝軸承測溫和把合螺絲,所以連接環的圓周設計為輻射筋、周邊為敞開的形式。
3結語
通過試驗對電動機各點的振動進行了仔細的檢測,7臺電動機最大振點的振速為2.2mm/s,國標要求不得超過2.8mm/s,符合標準。通過實驗,各項性能指標及參數都符合設計值和相關要求。該產品是從改變電動機的軸承和集電環連接型式方面做了改進,達到節材的目的。為以后設計同類產品、完善產品的整體結構設計積累了經驗。
作者:魏銀秀單位: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公路橋梁施工管理論文
- 下一篇:城鄉環境治理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10電動車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