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抗震結構設計應對措施
時間:2022-04-19 10:55:08
導語:人防工程抗震結構設計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防工程對于人民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能夠有效保護人身安全和穩定社會發展,但是在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往往出現相關問題影響人防工程建設,基于此,本文從人防工程抗震結構設計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進一步研究人防結構設計與抗震結構設計的設計原則,并對抗震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針對性地提出相應應對和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人防工程抗震設計起到相關作用。
【關鍵詞】人防工程;抗震結構設計;主要問題;應對措施
人防工程的抗震設計效果與人防工程的安全和穩定性能存在緊密聯系,在人防工程抗震設計中容易出現相關問題影響人防工程的建設,本文首先列出抗震結構設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分析人防結構設計與抗震結構設計的設計原則,對抗震設計中出現的地質條件復雜和相關設施建設受影響較深問題,提出選擇正確的工程地基、加強對人防工程抗震框架的設計和科學合理的抗震框架的配筋設計以及加強對人防工程的地下結構的檢測等措施,希望對人防工程設計作出貢獻。
1人防工程抗震結構設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防工程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能夠在遇到社會上發生的緊急情況而進行躲避,以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尤其是針對地震來臨的時候,可以進入人防工程之中進行躲避,是一種非常理想而又有效的避難場所。在地震發生時,對于地面的產生的橫波水平震動程度不大,所產生的作用的波動程度也比較小,所以人防工程對于地震的抗震功能和使用效果非常好。在1976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中,造成的人員損傷和財產損失不計取數,在地震中造成的房屋倒塌十分嚴重,但是據后來的報道,人防工程的損害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只是出現了一部分裂縫問題,對于人防結構的整體結構沒有過多影響。由于人防工程是在地面之下進行建造的建筑,整體額結構之外是整個土質層,土壤是松軟的,整個人防結構體系與土壤相互作用,會減小在地震中人防工程結構的運動。另外一方面,土壤會減小動力運動對結構造成的影響,有利的避免了更多的次生危害,從上文研究能夠看出,人防結構的抗震設計在地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人防結構設計與抗震結構設計的設計原則
在設計過程中,要保證結構盡可能具有足夠的延展性,避免脆性破壞,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均應采取“強柱弱梁”“強剪弱彎”的設計原則。在進行結構構件的建筑設計中,要能夠從各個結構的抗力因素出發,最主要的是要能夠保證每一個結構構件的力量相均衡,盡量避免出現薄弱的環節和部位,在進行人防工程的建設中,就要從每一個受力環節的部件出發,要能夠充分考慮每一個承重部件的搭配性因素。同時要能夠在一定的承重力量的基礎上,保證所進行建筑設計的結構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盡量避免出現一定的薄弱環節導致整個人防工程的承重能力有所下降。在進行人防工程的設計過程中,要能夠綜合考慮到相關的設計盲區,對所要進行設計的工程弱點出進行加強建設。注重對薄弱環節的加強和重視,從而促進人防工程建設的科學合理。
3人防工程在地震中存在的問題
人防建筑工程對于抗震的效果非常明顯,在地震發生期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人防工程的建筑結構體系方面很容易受到地震的巨大作用力的損壞。
3.1地質條件復雜
人防工程的建設范圍,往往是比較龐大。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占用的地下面積比較大,在龐大的地下面積區域內,地下的地質條件紛繁復雜,地形和地理條件也千差萬別。比如說在人防工程的建設開始的范圍,所占用的地下地質構造非常適宜進行人防工程的建設,而且抗震效果的要求也能夠達到標準,但是在進行建筑的過程中,很難對地下的地質構造進行控制,所以會導致人防工程的整體結構構造出現變化,比如說地質的軟土和硬土層之間并沒有明顯界限。人防工程建設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地下結構的位置移動。在軟土層的移動程度要大于在硬土層中的移動程度,移動位置的變化對于整個人防工程的抗震效果產生影響,整個地下結構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導致地下結構構造的破壞。
3.2相關設施建設受影響較深
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人防工程地下建造的地質環境是統一的,地質結構是均勻的,那么在受到地震的作用力的時候,就不會產生相關的構造變化,能夠很好地保護人防工程的抗震框架。地下工程所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是考慮外來作用力,還要考慮的是地下地質的結構。地質的斷面和剛度變化對于人防工程的構造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由于人防工程師地下工程,所以在進行建設相關的豎井和通風口的工程時,要對其所建造的部位進行嚴格審查,這些位置都是極易受到地震作用力的地方,對于整個人防工程的使用性能產生關鍵影響。
4加強人防工程抗震性的措施
4.1選擇正確的工程地基
在人防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所建造的地基對于人防工程的使用性能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針對人防工程建設地帶的選擇方面,要適當的避開一些地址條件復雜的區域。由于地址條件復雜,在人防工程的建造范圍內,很容易遇到地質斷層的區域,所以要能夠適當的避開一些山坡和不穩定的地質地段。盡量選擇一些穩定的地質范圍。在進行地基選擇的同時,要能夠將自然形成的地基綜合利用起來,自然形成的地基往往是經過復雜的地質運動形成的。在經過長時間的自然沉積作用,所擁有的承載力要比人工建造的地基的承載力大太多。在人防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遇到自然地基,要能夠綜合利用,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發生危險。
4.2加強對人防工程抗震框架的設計
在對人防工程的框架進行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人防工程的受力范圍。不僅僅要嚴格按照科學規范來進行人防工程框架的建設,還要能夠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和地下土層的情況來進行對鋼筋框架的調整,保證鋼筋框架的承載力要能夠達到科學規范之上的要求。同時要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將框架結構中的多余鋼筋部分減去,以保證抗震結構框架的科學穩定性。
4.3科學合理的抗震框架的配筋設計
鋼筋抗震框架的結構與鋼筋配率有著緊密的聯系,在進行人防工程的框架建設的時候,要對鋼筋配率進行嚴格控制,如果按照適中原則來進行框架建設那么鋼筋配率應為0.4~1.5%,在人工工程的建設中要考慮到工程框架的整體結構,人防工程的縱向鋼筋配率要保證在1~3%之間,而對于橫向的頂梁的鋼筋配率要保證超過2%,在整體的框架建設中,要綜合考慮到多方因素,保證鋼筋框架的受力承載科學高效。
4.4加強對人防工程的地下結構的檢測
整個人防工程的建設絕大部分建筑區域是在地下進行,所建造區域的地下條件和地質情況對人防工程的框架設計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人防工程的建造工作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對建設區域的質量把握,另外一方面要能夠對所建造區域的地質條件和地形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要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關于修建人防工程的要求和規范進行。尤其是對于一些我國地震高發的甘肅和云南以及四川等地,這一部分地質條件復雜,地形變化多樣,尤其是地下的地理環境更是難以把握,所以在建筑過程中,要能夠針對所建造人防工程的進度進行對地下人防工程的地質條件和地理環境的檢測,保證所建造區域是在地質條件相對穩定和健康的區域內進行建造。保證建造結構具備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人防工程框架能夠承受突然出現的荷載和變形,保持自身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保證建造框架的穩定性能正常發揮作用。
5結語
總體來說,人防工程的建造對于人民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在社會上發生重大事變和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不失為一種理想的躲避場所。在人防工程的建造過程中,對于其中的抗震結構設計要進行嚴格把握,在抗震設計中往往會出現所建區域地質條件不理想和鋼筋框架結構設計不規范等情況,影響人防工程的抗震設計,對此在進行抗震設計的過程中要能夠采取選擇正確的工程地基、加強對人防工程抗震框架的設計和科學合理的抗震框架的配筋設計以及加強對人防工程的地下結構的檢測等措施,這樣能夠保證人防工程的穩定性能,更好的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覃志曄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設計院
參考文獻
[1]楊志翠.人防結構設計與抗震結構設計的比較[J].江西建材,2016(17):23+26.
[2]汪煒霞.人防工程的抗地震問題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3):188.
[3]丁順利.分析建筑人防設計及抗震設計的具體措施[J].河南建材,2016(02).
[4]劉云飛,顧渭建.人防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問題的討論[J].建筑結構,2014,S1:936~937.
- 上一篇:橋梁施工結構設計相關問題討論
- 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現場計劃管理與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