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論文

時間:2022-07-06 03:08:00

導語: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論文

摘要: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水利水電工程、橋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領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自己的實習經歷詳細論述了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各工藝流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輸送,混凝土澆筑、養(yǎng)護及拆模等工藝流程及其全程質量控制。為剛剛從事水利水電工程的學子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質量控制配合比混凝土養(yǎng)護

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現(xiàn)代土建工程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特殊性能體現(xiàn)在:具有較高的強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能與鋼筋牢固的結合成堅固、耐久、抗震且經濟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質及配合比質量的波動以及混凝土輸送、澆筑、養(yǎng)護等施工工藝對混凝土質量有較大的影響,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的質量控制。

一、混凝土材料質量控制

(一)水的質量要求

凡可以飲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養(yǎng)護混凝土。未經處理的工業(yè)廢水,污水及沼澤水不能使用,對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許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用水還應符合下表要求。

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質量控制

項目

指標

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和硬化的油類,糖類或其他有害雜質

不允許

PH值不小于

4

硫酸鹽,折成SO4,其含量不大于

1%

(二)水泥的質量控制

水泥品種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為通用水泥、專用水泥及特種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硅酸鹽水泥以及復合硅酸鹽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時候必須區(qū)分水泥的品種及強度等級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與使用水泥,這樣既可提高工程質量又能節(jié)約水泥。

在施工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優(yōu)先使用散裝水泥。

(2)運到工地的水泥,應按標明的品種、強度等級、生產廠家和出廠批號,分別儲存到有明顯標志的倉庫中,不得混裝。

(3)水泥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防水防潮,已受潮結塊的水泥應經處理并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4)水泥庫房應有排水、通風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裝水泥時,應設防潮層,距地面、邊墻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袋,并留出運輸通道。

(5)先出廠的水泥先用。

(6)應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費,作好環(huán)境保護。

(三)骨料的質量控制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組成成分。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料。所以對混凝土用量很大的水利水電工程,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骨料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混凝土強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從而影響水工建筑物的質量和造價。為此,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應統(tǒng)籌規(guī)劃,認真研究砂石骨料儲量、物理力學指標、雜質含量及開采、儲存和加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使用的骨料應根據(jù)優(yōu)質、經濟、就地取材的原則進行選擇。可以選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補充。選用人工骨料時,有條件的地方宜選用石灰?guī)r質的料源。

1骨料料場規(guī)劃

骨料料場的合理規(guī)劃是骨料生產系統(tǒng)的設計基礎,是保證骨料質量、促進工程進展的有力保障。

骨料料場規(guī)劃的原則

(1)滿足水工混凝土對骨料的各項質量要求,其儲量力求滿足各設計級配的需要,并有必要的富裕量。

(2)選用的料場,特別是主要料場應場地開闊,高程適宜,儲量大,質量好,開采季節(jié)長,主輔料場應能兼顧洪枯季節(jié)互為備用的要求。

(3)選擇可采率高,天然級配與設計級配較為接近,用人工骨料調整級配數(shù)量少的料場。

(4)料場附近有足夠的回車和堆料場地,且占用農田少。

(5)選擇開采準備量小,施工簡便的料場。

2骨料的質量要求包括:強度、抗凍、化學成分、顆粒形狀、級配和雜質含量。骨料分為粗骨料和細骨料。

粗骨料質量要求:

(1)粗骨料最大粒徑:不應超過鋼筋凈距的2/3、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對少筋或無筋的混凝土結構,應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

(2)在施工中,宜將粗骨料按粒徑分成下列幾種粒徑組合:當最大粒徑為40mm時,分成D20、D40兩級;當最大粒徑為80mm時,分成D20、D40、D80三級;當最大粒徑為150(120)mm時,分成D20、D40、D80、D150(D120)四級;

(3)應控制各級骨料的超、遜徑含量。

(4)采用連續(xù)級配或間斷級配,應由實驗確定。

(5)粗骨料表面應潔凈,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應清除。

(6)粗骨料的其它品質要求見下表:粗骨料的品質要求

項目

指標

備注

含泥量

%

D20D40粒徑級

≤1

D80,D150(D120)粒徑級

≤0.5

泥塊含量

不允許

堅固性

%

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

≤5

無抗凍要求的混凝土

≤12

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

≤0.5

折算成SO3,按質量計

有機質含量

淺于標準色

如深于標準色,應進行混凝土強度對比實驗,抗壓強度比不應低于0.95

表觀密度kg/m3

≥2550

吸水率%

≤2.5

針片狀顆粒含量%

≤15

經實驗論證,可以放寬至25%

細骨料質量要求:

(1)細骨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繼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shù)宜在2.4-2.8范圍內,天然砂的細度模數(shù)宜在2.2-3.0范圍內。使用山砂、粗砂、特細砂應經實驗論證。

(2)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wěn)定,人工砂飽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采取加速脫水措施。

(3)細骨料的其它品質要求見下表:

細骨料的品質要求

項目

指標

備注

天然砂

人工砂

含泥量

%

≥和抗凍要求的

≤3

≤5

泥塊含量

不允許

不允許

堅固性

%

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

≤8

≤8

無抗凍要求的混凝土

≤10

≤10

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

≤1

≤1

折算成SO3,按質量計

有機質含量

淺于標準色

不允許

表觀密度kg/m3

≥2500

≥2500

云母含量%

≤2

≤2

輕物質含量%

≤1

經實驗論證,可以放寬至25%

石粉含量%

6---18

二、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須通過實驗,滿足設計技術指標和施工要求,并經審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須經審核后簽發(fā),并嚴格按簽發(fā)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現(xiàn)漏配、少配或者錯配,混凝土將不允許進倉。

三、混凝土的攪拌及輸送質量控制

根據(jù)工程量的大小并結合施工單位自身設備條件選取相應的拌和設備和運輸設備。提前預測拌和設備和運輸設備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和問題,并及時安排機修人員作好設備的檢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為設備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澆筑,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提供工程所許混凝土,促進工程有序向前推進,保證施工進度。

1混凝土拌和質量控制要點

(1)混凝土最小拌和時間

拌和容量Q(立方米)

最大骨料粒徑(mm)

最少拌和時間(s)

自落式拌和機

強制式

0.8≤Q≤1

80

90

60

1<Q≤3

150

120

75

Q>3

150

150

90

注:①入機拌和量應在拌和機額定容量的110%以內。

②加冰混凝土拌和時間應延長30s(強制式15s)

(2)在混凝土拌和中應定時檢測骨料含水量。

(3)混凝土摻和料在現(xiàn)場宜用干摻法,且必須拌和均勻。

(4)混凝土拌和物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按不合格處理。

①錯用配合比。

②混凝土配料時,任意一種材料計量失控或漏配。

③拌和不均勻或夾帶生料。

④出口混凝土坍落度超過最大允許質。

2混凝土運輸過程注意事項

(1)運輸中不致發(fā)生分離、漏漿、嚴重泌水、過多溫度回升和坍落度損失。

(2)混凝土運輸時間:

運輸時段平均氣溫

混凝土運輸時間(min)

20—30

45

10—20

60

(3)5—10

(4)90

(4)低溫天氣應避免天氣、氣溫等因素的影響,采取遮蓋或保溫設施。

(5)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否者應設緩降措施,防止骨料分離。

(6)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故障,必須及時處理。在混凝土初凝前想辦法將混凝土運送到澆筑倉位否者以不合格處理。

四、混凝土澆筑、養(yǎng)護及拆模質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澆筑前作業(yè)包括:基礎處理、施工縫處理、立模鋼筋及預埋件的安設。(其質量要求參見《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其次必須經監(jiān)理人員驗倉合格,并取得準澆許可證方能進倉作業(yè)。

1入倉鋪料

混凝土入倉鋪料多采用平澆法,它是由倉面某一邊逐層有序連續(xù)鋪填。鋪料層的厚度與振動設備的性能、混凝土粘稠度、骨料強度和氣溫高低有關。

其具體要求參見下表:

振動設備

澆筑層厚度

插入式

振搗機

振搗棒頭長度1.0倍

電/風振搗器

0.8倍

軟軸式振搗器

1.25倍

平板式

單層鋼筋

250mm

雙層鋼筋

200mm

混凝土層間間歇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會出現(xiàn)冷縫,使層間抗?jié)B、抗剪能力明顯下降,在施工過程中,其允許間歇時間:

混凝土澆筑氣溫

允許間歇時間(min)

中熱、硅酸、普通硅酸鹽水泥

低熱、礦渣、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

20—30

90

120

10—20

135

180

(5)5—10

195

----

2平倉與振搗

卸入倉內成堆的混凝土料,應平倉后再振搗,嚴禁以振搗代平倉。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顯著下沉,并開始泛漿為準。應避免欠振、過振使混凝土振搗均勻密實。其振搗具體要求參見《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

3澆筑中倉面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應停止?jié)仓?/p>

(1)混凝土初凝并超過允許面積。

(2)混凝土平均澆筑氣溫超過允許偏差質,并在1小時內無法調整至允許溫度內。

(3)在澆筑過程中出現(xiàn)大雨或暴雨天氣。

4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應挖出混凝土。

(1)不能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或對水工建筑帶來不利影響的級配錯誤的混凝土料。

(2)長時間凝固、超過規(guī)定時間的混凝土料。

(3)下到高等級混凝土澆筑部位的低等級混凝土料。

5在澆筑埋石混凝土的時候應該嚴格控制施工單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證埋石潔凈以及埋石與模板的距離,杜絕施工單位為了單純提高埋石率而放棄質量。在施工中努力確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離,以不影響振搗為原則,提高埋石混凝土質量。

6澆筑完的混凝土必須遮蓋來保溫或者防雨。

五、混凝土的養(yǎng)護及拆模質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養(yǎng)護

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曬、風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不正常的收縮、裂縫破壞等現(xiàn)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灑水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混凝土表面的養(yǎng)護要求:

(1)塑性混凝土應在澆筑完畢后6-18h內開始灑水養(yǎng)護,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澆筑完畢后立即噴霧養(yǎng)護,并及早開始灑水養(yǎng)護。

(2)混凝土應該連續(xù)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內必須確保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tài)。

(3)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宜少于28d。

(二)拆模

拆模的遲早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和模板使用周轉率。拆模時間應根據(jù)設計要求、氣溫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而定。對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為拆模而損壞方可拆除。對承重模板達到下表規(guī)定的混凝土設計標號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懸臂板、梁

其它梁、板、拱

跨度≤2米

跨度>2米

跨度≤2

跨度2-8米

跨度>8米

70%

100%

50%

70%

100%

參考文獻

1水利工程施工武漢大學出版社

2混凝土工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李立全

3建筑材料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李亞杰

4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