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決策獲取經濟社會效益論文

時間:2022-06-15 10:15:00

導語:投標決策獲取經濟社會效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投標決策獲取經濟社會效益論文

摘要:目前市場上的招標項目繁多,企業如何選擇招標項目進行投標,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文章從市場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政策環境、自然環境、合同環境等投標環境對投標決策的影響進行探討,有利于企業做出理智的投標決策。

關鍵詞:投標環境;投標決策;經濟效益

一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上項目,同時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要求,招標人一般采用公開招標或邀請投標的方式選擇承包商。同時我國加入WTO后國際工程項目也不少。面對眾多的招標項目,是投標還是不投標,如何投標?是許多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企業應充分調查投標環境,根據自身特點來確定投標決策。下面從七個方面探討投標環境與投標決策間的關系,從而做出理智的投標決策。

二影響投標決策的七種投標環境

(一)市場環境

市場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如在建筑市場中,工程建筑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其“買方”為業主,需要找到合適的承包商,而承包商作為“賣方”需要在市場中尋找經營的機會,為業主提供制造產品全過程的服務。業主所關心的是承包商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水平能否為其提供滿意的、合格的產品。而承包商能否達到業主的要求,除了其自身具備的條件外,還要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與約束。任何企業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領域都要先做好市場調查。首先要搞清市場要素,不同市場所具備的市場要素情況一般大不相同,當地市場的人工、材料、機械、交通運輸、稅收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其二,要了解市場的競爭機制,了解參與投標各方的有關背景和競爭對手投標水平;其三,要有良好的市場秩序,了解業主的信譽和市場的整體信譽,市場的供應能力,配套協調的機制,以及相關的經濟法規政策;其四,項目周邊是否有強裝、強卸、漫天要價等不良事件。這些為建立市場,乃至將來發展和鞏固市場所必須開展的工作。

(二)技術環境

在招標項目中并不是所有的標都去投,而是根據本企業的技術特長,有選擇性的對某些工程項目投標。因為每個工程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標準與工程造價有著密切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承包合同雙方的經濟利益,如果沒有中標將會浪費投標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無謂的支出。

(三)經濟環境

在承包工程的工程成本、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三大目標管理的控制中,如何控制好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價,獲取較好的利潤,是每個承包商所關心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承包商要充分了解自身所處的經濟環境,掌握市場經濟信息和國家政府的經濟政策。我國的經濟環境要素有:設備材料價格、人員工資水平、資金來源、資金成本、銀行貸款利息、融資條件、國家的經濟優惠政策和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可利用的優惠條件等;并針對工程項目建設有重大影響的資金籌措方式、融資渠道、稅收等重要環節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

(四)社會環境

對于國際工程項目來說,項目建設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環境對承包商執行項目的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承包商在進入一個市場前,應該對該項目所在地的社會狀況、經濟狀況、宗教文化、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業主的信譽和政治背景、社會的整體穩定性進行全方位的調查。承包商尤其是投資項目的總承包商在進入市場之前,或在工程投標階段就要充分考慮社會環境將會給工程項目帶來的不利影響。

(五)政策環境

國家的政策法規對于市場的穩定、發展和活躍市場的經濟起著主導和調控作用,國際承包工程市場亦是如此。不論是參與投標競爭承包項目還是以融資方式承攬工程項目,其工程項目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對項目的執行結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承包商在進入一個市場前要對它的經濟政策、政治環境、社會秩序、民族意識進行詳細地調查和了解,以評估執行項目的風險。

(六)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工程所在地區的氣象、地形、地質、水文、交通等工程建設要素,對自然環境的調查應著重于對工程建設有影響的自然災害發生的情況,通過調查當地的歷史記錄了解暴雨、洪水、泥石流、地震、高溫氣候、瘟疫等的發生情況和規律,以減少因災害的發生給工程建設造成的損失,這是一種避免工程風險的積極措施。除此之外,承包商更應關注工程對當地環境的影響是否滿足業主國家的環保要求。

(七)合同環境

工程承包合同是執行一項工程項目的法律性文件,在工程項目的執行中任何施工程序和工作環節都要在合同環境下予以實施。工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和最終成果都是要按照合同中規定的技術標準、質量要求、合同期限予以檢驗、評定驗收和支付工程款。因此,合同管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執行的成敗。

三理智的投標決策

企業應充分了解市場信息,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資金實力、人力資源狀況、工程量的大小,對一些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較好的國家和地區的工程項目進行投標,同時重視工程合同的管理,爭取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