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勘察技術運用

時間:2022-04-17 09:21:00

導語:巖土勘察技術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巖土勘察技術運用

1巖土工程勘測現狀分析

我國巖土工程勘探已經累積了數十年工程實踐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技術進步,我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水平已有了顯著提高,已經完全有能力承擔各類大型復雜工程的勘察、設計和施工,包括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復雜地基處理、深基坑開挖、大型邊坡工程、地下工程、移山填溝、圍海造陸、海上平臺、核電站等。針對巖土工程勘探對于整體工程的重要性,在進行巖土工程勘探時首先要對工程勘探工作的取樣及地址鉆探進行控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

2巖土勘測技術的有效方式

2.1妥善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巖土工程勘察領域所屬的基本理論,包含: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力學理論等方面,這些多數為模仿科學的理論。譬如,經驗型公式。從本質上說,巖土工程的過程,是在理論指導下,應用個人經驗,結合實踐,構建模型,技術人員運用精確的參數數據,良好的判斷,解決實踐問題的過程。對于巖土工程技術人員而言,扎實的理論和豐富的經驗、良好的工程判斷力均是尤為重要的。在學習和運用理論的過程,要注意隱藏在公式和規律背后的背景知識和真正實際內涵及其假定邊界條件。而積累經驗的過程可分為分析學習與預測一現場觀測一對比分析、預測和現場觀測結果、分析、評估和總結三大過程。總之,經驗積累與理論是相輔相成的。巖土工程勘察中的理論與實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偏倚任何一方都將失之偏頗。

2.2設計溝通的必要性

目前,部分經營人員和技術人員對此缺乏認識,影響勘察項目的順利實施。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具體要求是:執行房屋建筑工程詳勘之前,應廣泛收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場區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確切資料。強調勘察前期與設計溝通的重要意義與影響,因設計者是勘察成果的直接實踐對象。工程前期時,勘察者應有效把握設計意圖,明確擬建物的工程特性。這有利于有的放矢、經濟合理,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譬如,高層建筑設置有裙房。在勘察前,必須明確設計擬采用的基礎形式及聯接方式;對于主體不高而跨度較大的建筑群,采用柱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這與采用筏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有較大差距。須加強勘察前的設計溝通。

2.3等級劃分的重要性及經濟性

遵循相應的分級標準,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譬如,勘察等級、地基復雜程度等級、擬建物安全等級、重要性等級,等等。這些直接決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在充分熟悉掌握各等級,才能實現安全、經濟、合理的局面。檢驗與監測所獲取的資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術參數,并以此為依據及時修正設計,使之在技術和經濟方面優化。符合規范的前提下,采取較為經濟的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實現巖土工程勘察目標和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成本量反映技術水平的優劣。鑒于巖土工程勘察現狀,節約成本在一定范圍內是可行的。譬如,對“樁基礎一般性孔深入到樁端以下3~5倍的樁徑,且大于3m,對大直徑樁不小于5m”的要求,如勘察方案布置的一般性孔為50m,根據控制性孔資料,40m處分布有良好的樁端持力層且能滿足樁基設計要求,項目負責人現場可將50m的一般性勘探孔變更為45m。這樣,可在一定程度節約工作量,實現經濟效益。譬如,土工試驗項目的選取是實現經濟勘察的重要途徑。

2.4不斷吸納新知識

工作依據來源于規范、規程,其針對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務、評價,等等,全方位提出了可操作性極強的要求與規范。技術人員應重視規范、規程的學習,充分了解需求,可避免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狀土樣或原位測試數據不足、未劃分抗震地段等問題。此外,技術人員應認真研讀規范規程的理論知識,有利于提高理論水平及正確理解規范規程。原位測試與室內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巖土工程問題分析評價提供所需的技術參數,包括巖土的物性指標、強度參數、固結變形特性參數、滲透性參數和應力、應變時間關系的參數等。原位測試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進行,是詳細勘察階段主要的一種勘察方法。

3巖土勘測技術有效提升的方式

掌握勘察范圍內的場地原始地形、地貌,巖土層的成因、類型、深度、范圍、工程特性和變化規律,研究認知地基的穩定性和均勻性。在此基礎之上明確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狀況。譬如,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舊基礎、孤石等;研究干擾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影響和特殊土壤類型、成因、范圍、趨勢和危害程度,并提出對應防治措施。要注意確定地下水詳情、類型、補給以及排放狀況,地下水位,水位變化幅度以及規律;評定地下水(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對于基坑工程而言,明確各土層的滲透性質,分析評估地下水的靜水壓力、動水壓力以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響;預測基坑突涌、流沙(土)或者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并有針對性的提出防治措施;確定基坑施工降水的對應技術參數以及施工降水提議;限定用于計算地下水浮力的設計水位;查明基坑工程的周邊環境,提供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分析研究放坡開挖的可行性和基坑邊坡的穩定性,適宜選用的支護結構類型及其穩定性,基坑開挖與降水對地基變形、周邊建筑物和地下設施的影響作用。

4結論

巖土工程勘探是工程質量中的重點,因此在進行勘探前要做好充分工程前期的準備,勘探過程嚴格按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并通過監理的實施保障勘探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為工程質量的基礎做到最好保障工作。這就要求巖土工程勘探單位及人員要加強精湛的技術和較高的自身修養,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