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措施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08:59:00

導語:混凝土施工措施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混凝土施工措施研究論文

摘要: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影響結構的安全,也影響結構物的造價,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合成材料,其抗壓性能好,抗拉性能差,在結構中主要用于承受壓力,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用量極大。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決定著結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各種因素,避免出現質量通病,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一、混凝土強度及主要影響因素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

綜上所述,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

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內沒有反映砂種柔效,但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由于施工現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并根據現場砂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炷翉姸戎挥性跍囟?、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展,應按施工規范的規定予在養護、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F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法。

二、混凝土標號與混凝土平均強度及其標準差的關系

混凝土標號是根據混凝土標準強度總體分布的平均值減去1.645倍標準值確定的。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確定均有95%的保證率,低于該標準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證了建筑物的安全,從此推定,抽樣檢查的幾組試件的混凝土平均強度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設計標號,其值大小取決于施工質量水平。通過公式計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員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強度大于混凝土標號,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計的減少混凝土強度的變異性,即要盡量使混凝土標準差降到較低值,這樣,既保證了工程質量,也降低了工程造價。

三、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

混凝土質量控制包含兩個基本內容:(1)使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2)在滿足設計要求的質量指標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這兩條要求實際上是盡量降低泥凝土的標準差。混凝土的強度有一定離散性,這是客觀的,但通過科學管理可以控制其達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標準差能反映施工單位的實際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標準差越小??梢哉f,混凝土質量控制實質上是標準差的控制。實際上控制標準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除滿足確定、耐久性要求和節約原材料外,應該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實驗室設計合理的配比,必須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強度,砂控制細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達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進行,達到設計和驗收標準。

2.正確按設計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體積比,最后,要及時檢查原材料是否與設計用原材料相符,這要求供方提供兩份同樣材料,一份提供給實驗室,一份給工地,工地收料人員應按樣本收料,如來料與樣本不符,應馬上向上級匯報,及時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強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變異將影響混凝土強度。因此收料人員應嚴把質量關,不允許不合格品進場,另外與原材料不符及時匯報,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混凝土質量。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測定,以28天強度為準,為結構安全和質量保證提供可靠數據。

4.混凝土的運輸質量控制。(1)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避免產生分層、離析現象,澆灌時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2)混凝土應以最少的運轉次數、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混凝土入模最短時間為溫度20~30℃時不超過1h,10~20℃時不超過1.5h,5~9℃時不超過2h。(3)混凝土運輸工作應保證混凝土的澆灌工作順利、連續進行。(4)運送混凝土的容器應嚴密、不漏漿、不吸水。冬季應采取保溫措施,以免凍結。夏季將容器漆成白色,以減少容器所吸收的陽光輻射熱。在夏季宜以1h的運輸距離為例,處在白色容器中的混凝土,其溫度要比一般深色容器中的至少低1℃。(5)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較長距離的運輸時,可用緩凝劑來控制凝結時間,但應保證緩凝劑摻量正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控制好各個環節,對每個工程進行具體分析,嚴格遵守施工規范的要求,通過科學的管理,達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目的?;炷恋馁|量控制是施工過程中的重點,應該從各個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確保整個工程質量,以保證企業信譽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孟祥國、謝秋生,小議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施工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8):247.

[2]張明棟,現澆鋼筋混凝土落地槽施工[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9,(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