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橋梁建筑的施工管理問題
時間:2022-04-10 02:54:00
導語:深究橋梁建筑的施工管理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了伊麻木黃河大橋的工程施工概況、特點及其在管理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指出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論文建立健全的項目管理機制對施工項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施工項目企業管理管理機制
一、工程概況
伊麻木黃河大橋是省道S202線平安至大力加山線,甘都至大力加山段改建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同時也是青海省公路橋梁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全長313m。大橋主橋為兩孔凈跨40m的鋼筋混凝土下承式鋼筋混凝土系桿拱體系,兩邊引橋分別為(2×20)m及(9×20)m先簡支后連續結構T梁。引橋采用雙柱式橋墩,設有1.2m鉆孔樁。主橋采用圓端型重力式橋墩,座落在181.8m3的大型承臺上。2號、3號、4號主墩分別采用6、8、6根群樁基礎,大橋主橋下設有Ⅳ級通航標準。
二、施工簡介
2001年10月18日鉆孔樁開工,2002年元月20日全橋947.1延米44根樁基全部施工結束,經聲波透射法檢測,合格率達100%并且均為Ⅰ類樁。4月5日主橋承臺施工結束,5月15日臨時墩施工完成,6月25日大橋架梁合攏,9月2日大橋拱肋施工完成,10月1日橋面系全面完成,大橋在合同期內勝利竣工。大橋的分項、分部工程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96%,爭創了省優工程。
三、大橋管理采取的措施
1、高效廉正的項目班子管理人與機制是項目管理成功的關鍵,項目部設工程技術部、安全質量部、物資設備部、計劃財務部和綜合管理部。項目一上場項目經理就和有關人員簽定了廉正合同,廉則生威。同時為了加強項目部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上場伊始項目部就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如《早會制度》、《學習制度》、《施工技術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安全生產管理辦法》、《責任成本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規定,明確了工作程序、工作標準,在施工過程中堅決執行用制度管人,保證高效廉正的工作態度。
2、完善制度,緊抓安全項目部始終堅持項目長親自抓安全的原則,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成立安全領導小組,配設專職安全員,制定一系列強有力的安全制度并和施工隊及主要的施工班組簽定安全生產合同書,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安全網絡體系。針對鉆孔樁、沉井施工、臨時墩施工、高空作業、水上施工、T梁架設等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關鍵環節和部位,專門下發安全問題交底書,同時設立了必要的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措施。
3、樹精品意識,狠抓工程質量伊麻木黃河大橋是中鐵十二局集團一公司進入青海公路領域的第一個工程,建好黃河大橋對公司逐鹿西部公路市場意義非常重大,工程之初大家就統一思想,樹精品意識,狠抓工程質量。
(1)始終把原材料檢驗作為嚴把質量的第一關,在現場建立了功能齊全的二級標準試驗室,配備了責任心較強的試驗人員,高度重視材料的各種檢驗,有效的保證了材質,杜絕了不合格材料進場。
(2)嚴格技術管理,技術人員作為現場工程質量的直接把關者,要求服務及時、監控有力,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步步有核的“四交底”制度和“三檢制”,即設計意圖交底、施工方案交底、工藝標準交底、質量要求交底和自檢、互檢、交接檢等嚴格的工作紀律。關鍵工序的施工,技術人員全程旁站監控,使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2)強化質量教育,結合企業以往的一些質量事故,組織全體干部、工人進行認真學習,積極進行自查自糾,使每一個員工都樹立起質量終身制的理念,明白對質量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就是對整個企業負責。只有保證了質量,提高了質量,業主、監理才會滿意,才能有較好的效益回報。
4、科技攻關,優化方案項目部針對大橋的施工難點和關鍵部位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和TQC小組攻關,較合理、較快速地攻克了道道難關,保證了工程的進度和平穩發展。
(1)提高鉆孔樁施工效率的攻關。業主要求在元月份必須完成大橋的所有鉆孔樁和引橋的下部工程,鉆孔樁要求均達到Ⅰ類樁標準。QC小組根據橋址處的地質水文情況,對鉆孔樁施工進行PDCA循環分析,抓住了影響成樁質量的關鍵環節,同時最大限度地將非生產時間控制在10%以下,輔助生產時間控制在20%左右,加快了進度,保證了質量。鉆孔樁成樁質量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96%以上。
(2)施工平臺方案優化。原設計2號、3號、4號主墩采用鋼板樁圍堰施工,經過反復研究和比選改用筑搗法,圍堰上游用鐵絲籠、大片石及麻袋(裝砂)配合填5m寬;下游緊隨其后填土圍堰結合的辦法,變水中作業為岸上作業,既提高工效又降低成本。
(3)攻克4號墩承臺的施工。4號墩正處于黃河河道的中心,河深水急,加之填圍堰時上游是大片石鋼筋籠透水性好,在圍堰上挖基坑澆筑181.8m3的大承臺非常困難。項目部經過反復研究采用雙室一體長19.6m、寬6.8m、高2.0m、厚0.5m的鋼筋混凝土沉井,利用挖掘機和人工配合的方法下沉到設計標高,澆筑水下封底混凝土,使水中作業變成一個干燥、平整、安全的作業環境,4號墩承臺的澆筑為架梁時間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4)優化中間臨時墩施工方案。中間臨時墩原設計為鉆孔樁基礎,然后在鉆孔樁上施工柱子,上架貝雷片蓋梁的方法施工。經過方案比選,決定采用壓實加固圍堰,在圍堰上打一個長15m、寬6m、厚0.5m的片石混凝土基礎,在其上搭架貝雷片的方法,這樣的臨時墩既安全又穩固,同時還節約近3萬元的開支。主橋下有Ⅳ級通航標準,這種施工對以后的河道清理也提供了便利。
(5)攻克梁體系轉換關。梁體系轉換是主橋施工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工序繁雜,環環相扣,如三向預應力張拉、放臨時束和拱肋施工等工序工藝。成立了以項目長為首的攻關小組,同時也請來了大橋的設計師親臨現場指導,制定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工藝細則,挑選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的工人進行操作和施工,選派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親臨現場檢查指導。
5、創好聲譽,加大宣傳,滾動發展規范的場容場貌,整潔的機械設備,安全防護齊全到位,處處體現著文明、規范的施工氛圍。完美的制梁工藝,光潔的橋墩、蓋梁,致使2002年3月26日全青海公路橋梁建設觀摩會能在工地召開。由于文明施工、規范管理以及精湛的施工工藝,從大橋開工到竣工多家報紙、電視臺來報道,如中國交通報、青海日報、青海省電視臺、青海衛視等;省交通廳、公路建設開發中心等單位領導多次到現場檢查參觀指導工作,項目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由此交通廳又將貴德黃河大橋加固工程、三塔拉至貴南通縣油路交給項目部施工,達到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四、幾點體會
理論指導實踐,思路決定出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施工項目是企業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源頭,更是企業形象的窗口。干好一項工程必須抓好項目管理,用制度管人,使員工的潛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發揮。
(1)培育“勇爭第一”的競爭意識。這是市場經濟對每個企業的必須要求,項目部不僅把“勇爭第一”當作工作標準、奮斗目標,還將其視為一種追求、一種精神。具體要求就是在大橋全過程施工中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組成高效廉正的項目班子,用制度管人,規范管理文明施工,發揮所有員工的積極性和潛能。
(2)培育“建造精品”的質量意識,質量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具體反映,是企業創譽的前提。通過完善《質量管理辦法》、《工程質量驗收辦法》等措施,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開工必嚴,全面創優的質量方針,用更嚴、更細、更高的企業內控標準規范質量,用健全的網絡體系監督質量,用質量終身制保證質量。
(3)培育“科技創新”的時代意識,大橋設計新穎,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這就要求必須走科技創新、科技創效、科技創譽之路。在對鉆孔樁、施工平臺、4號墩沉井、中間臨時墩、梁體系轉換等施工中集思廣益科技攻關,充分發揮技術人員及工人的智慧,優化施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上一篇:論述股指期貨擴展后的影響
- 下一篇:銅現貨及其期貨價位間關聯的實證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