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簡支梁力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09 07:35:00
導語:混凝土簡支梁力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們對6根不同礦渣微粉摻量的C40混凝土簡支梁進行了靜力加載試驗,對其在豎向荷載下的受力過程、裂縫開展情況、跨中撓度等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分析。從混凝土梁的力學性能變化趨勢,找到了礦渣微粉在C40混凝土當中的最佳摻量,為礦渣微粉混凝土在工程中的運用提供了設計參考。試驗結果表明:礦渣微粉在C40混凝土當中摻量為20%-30%之間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均能得到較好的發揮,其中摻量為20%左右時混凝土力學性能更佳。
關鍵詞:礦渣微粉混凝土簡支梁力學性能
引言
大力發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就是大量利用優質的工業副產品和廢棄物,盡可能減少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環境污染。而摻有大量活性礦物摻合料的少熟料水泥混凝土的應用便是其中之一。在混凝土中摻加礦渣微粉,不僅是減輕礦渣廢料污染、緩解礦物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更是提高混凝土綜合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工程混凝土對礦渣摻量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礦渣的充分利用和在結構領域的廣泛應用。事實上,通過合理的配合比設計,礦渣微粉可以配制出較高性能的混凝土,存在將礦渣微粉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工程結構的可能性;只是在一般的配筋結構構件中,礦渣微粉混凝土能否與鋼筋很好地共同工作、保證結構構件的整體性能,還有待試驗檢驗。本研究在已有的材料試驗的基礎上,選取典型的配筋受彎構件,比較不同礦渣微粉混凝土摻量和不摻礦渣微粉的普通混凝土對構件受力性能的影響。
2、試驗情況
2.1、試驗材料
徐州興隆牌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各性能指標達國家標準;普通礦渣微粉;普通碎石,粒徑≤40mm;細沙;普通自來水。
我們制作了同一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礦渣微粉參量的三種混凝土梁,如下:C40SL0(礦渣微粉摻量為0);C40SL20(礦渣微粉摻量為20%);C40SL30(礦渣微粉摻量為30%)。
2.2、實驗設計
1.試驗裝置及方法
全部試驗采用千斤頂反力架兩點集中對稱的同步分級加載方式。在梁的純彎段混凝土表面設置電阻應變片測點,在其中一側和梁底共設五點:梁受壓外邊沿附近一點;梁受拉外邊沿附近一點;中間按外密內疏布置兩點;梁底正中央一點。另外在梁內部受拉主筋上布置兩點(靠內側布置)。相應在電阻應變測點對應處設應變儀測點。撓度測點五處:跨中一點,分配梁加載點各一點;支座沉降處各一點。全部數據采用IMP數據采集系統直接由計算機自動采集。
在試驗過程當中重點測量以下內容:<1>觀察裂縫出現及展開過程和形態,特別注意開裂荷載和破壞荷載的大小,測量在使用荷載下的裂縫間距及裂縫寬度。<2>了解加載過程中縱筋的受力變化情況。<3>在純彎段內(梁正中央)側面貼應變片記錄各級荷載下梁的應變值.<4>在梁支座及跨中布置位移計,量測跨中撓度。
按照試驗方法標準的要求,結構試驗時先進行預加載0.2噸,然后卸載至0。每級加載值不大于使用狀態短期荷載值的20%。在接近試件的估計開裂荷載時,為了使實際開裂荷載較準確,將原定的一級分為兩級來加載。裂縫出現后,恢復到原來一級來加載。在裂縫出現以前,每級加載后停5分鐘左右以便裂縫發展穩定下來,并及時記錄裂縫發展情況。當到達極限承載力的90%左右后,每級加載不大于使用狀態荷載值的5%。
2.試件設計與制作
所有梁的截面尺寸都是100mm×160mm,配筋率都為1.2%。梁的有效跨度為1750mm,其中中間純彎段跨度為400mm,兩邊剪彎段跨度都為600mm,純彎段內不布置箍筋,剪彎段內布置箍筋為φ6@150。梁的詳細尺寸及配筋見表1。
表1構件設計參數
試件
配筋率ρ(%)
梁底縱筋
純彎段箍筋
剪彎段箍筋
剪跨a(mm)
一
1.2
2Ф10
Ф6@150
600
二
1.2
2Ф10
Ф6@150
600
三
1.2
2Ф10
Ф6@150
600
四
1.2
2Ф10
Ф6@150
600
五
1.2
2Ф10
Ф6@150
600
六
1.2
2Ф10
Ф6@150
600
3、試驗結果與分析
3.1、簡支梁純彎段力學性能的試驗結果與比較分析
1.破壞形態
各根梁的開裂荷載、破壞荷載及其破壞形態見表2
表2各梁的破壞形態
試件編號
開裂荷載(t)
破壞荷載(t)
簡要描述
C40SL0-1
1.2
5.8
由于剪彎區斜裂縫過大而破壞
C40SL0-2
0.8
6.0
純彎區混凝土裂縫寬度較大,混凝土被壓碎
C40SL20-1
1.0
5.2
由于剪彎區斜裂縫過大而破壞
C40SL20-2
1.2
6.4
出現輕微爆裂,混凝土被壓碎
C40SL30-1
1.4
6.0
純彎區混凝土裂縫寬度較大,混凝土被壓碎
C40SL30-2
1.2
6.1
純彎區混凝土裂縫寬度較大,混凝土被壓碎
2.裂縫開展情況
梁在試驗過程中,加載至1.2噸左右時在純彎段梁底出現第一條可見裂縫,隨著荷載的逐步增加,出現新的垂直裂縫,裂縫高度隨荷載增大而逐步升高。加載至2.0噸左右時,在剪彎段靠近梁底加載的地方出現斜裂縫,裂縫條數不多,一般單面條數在5條左右,其裂縫寬度一般不超過純彎段的裂縫寬度,且裂縫沒有延伸至加載點。最后,由于純彎段內的混凝土被壓碎而喪失承載力,純彎段混凝土被壓碎時,臨界荷載很大。
3.梁的跨中荷載—撓度曲線
梁的跨中荷載—撓度曲線可以看出:簡支梁從加載到發生彎曲破壞經歷了彈性階段,帶裂縫工作階段和破壞階段。垂直裂縫出現前,荷載—撓度曲線基本呈直線變化,當荷載增加至極限荷載的25%-35%左右時,出現第一條垂直裂縫,荷載—撓度曲線出現第一個轉折點;隨著荷載的繼續增加,出現斜裂縫,當加載至極限荷載的85%-95%時,荷載—撓度曲線出現第二個轉折點,撓度迅速增大,直至破壞。還可以明顯的看出:粉煤灰的摻量越大,荷載—撓度曲線轉折點的出現越滯后;但是梁的破壞荷載的大小順序是:摻量為20%的最大,其次為摻量為30%的,最小的是普通混凝土梁。由此可見,混凝土內摻入礦渣微粉可以提高強度,但是摻量要適當,否則效果不明顯。
4.鋼筋應變的發展
在相同的縱筋配筋率下,開裂前不同礦渣微粉摻量的梁縱向鋼筋應變發展幾乎相同,開裂后,縱向鋼筋應變發展的情況為:礦渣微粉摻量為20%的滯后于配比為30%的,摻量為30%的滯后于普通混凝土的。可見,縱向受力鋼筋的應變發展受到礦渣微粉摻量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礦渣微粉摻量的提高,鋼筋應變發展將減慢,但如果礦渣微粉摻量超過一定范圍,鋼筋的應變發展又將加快。
5.混凝土應變的發展
可見部分梁H1和H2處的混凝土應變有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分析其原因:H1和H2處的混凝土在加載初期是受壓的,隨著實驗的進行,中和軸上移,受壓區變小,這兩處由受壓區變為受拉區,所以出現以上變化趨勢。
分析礦渣微粉摻量對荷載—混凝土應變曲線的影響:在梁的受壓區即H1和H2處,混凝土的應變隨礦渣微粉參合量增大有先增大后減小的現象;在梁的受拉區即H3、H4和H5處,混凝土的應變量隨著礦渣微粉參合量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以推斷:摻入一定比例的礦渣微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但是對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反倒起削弱作用。
3.2、簡支梁剪彎段力學性能的試驗結果與分析比較
這里主要分析剪彎段的裂縫情況,荷載為極限荷載的35%-40%時,各梁均在剪彎段靠近加載點處產生斜裂縫,隨著荷載的增加,梁在剪彎段距支座200mm-500mm梁二分之一高處,均出現腹剪裂縫,此裂縫向梁頂和梁底延伸,發展成臨界斜裂縫。可見,礦渣微粉的摻入對簡支梁的抗剪沒有什么影響。
4、結論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下列幾點結論:
混凝土內摻入20%-30%礦渣微粉取代水泥可以提高其力學性能。且僅從構件抗彎、抗剪的性能方面考慮,C40混凝土中礦渣微粉最佳摻量在20%左右。
縱向受力鋼筋的應變發展受到礦渣微粉摻量的影響,鋼筋應變發展比較:摻量為0的>摻量為30%的>摻量為20%的。說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礦渣微粉摻量的增加,鋼筋應變發展呈先減慢后增快的趨勢。
礦渣微粉可以增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但是對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反倒起削弱作用。
- 上一篇:商貿流通企業對外開放實施意見
- 下一篇:偏心支撐抗側力體系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混凝土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