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危險源識別論文
時間:2022-07-16 03:41:00
導語:高速公路危險源識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速公路不僅是交通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高速公路如何進行平安管理,減少交通事故,日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新問題。
全世界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了23萬公里。到2004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3.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不斷建設,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向。2004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大幅攀升,達到6235人,平均每萬公里死亡1823人,遠遠高于二、三級公路每萬公里的死亡水平。目前,我國正處于高速公路建設迅猛發展時期,探究高速公路平安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高速公路是全封閉、多車道、具有中心分隔帶、全立體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種平安服務設施配套齊全的高標準汽車專用公路。高速公路具有行駛速度高、通行能力大等特征,一旦發生事故,后果較為嚴重。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是一般公路的2倍。因此,如何發現并消除引發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危險源,成為高速公路平安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前提。筆者認為,高速公路交能的平安和否,取決于人、車、路、管理等道路交通綜合系統各個環節能否連續地協調工作。所以,對高速公路平安管理系統的探究,也就是要重點探究影響高速公路交通平安的主要因素,把這些造成交通事故的源頭控制好,就能達到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一、高速公路交通平安的影響因素
高速公路交通平安是一個由人、車、路和管理組成的體系,這四個因素相互協調、相互功能。任何因素出現平安隱患新問題,都將影響到高速公路交通平安。
1.人的因素
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閉、全立交,路況良好,所以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不需采用很多辦法,這就是導致駕駛員警惕性下降,一旦碰到新問題,反應不及時,就輕易發生交通事故。非凡是駕駛員缺少高速公路行駛經驗,長時間疲憊駕駛,例如無證駕駛、酒后開車、超速行駛、違章超車及違章裝載、車輛間距過近,在雨霧天及路面結冰或雨后積水時,更輕易發生交通事故。
此外,乘車人在高速公路上隨意上下車以及行為擅安閑高速公路上穿行,都是引發交通事故的原因。根據公安部提供的2004年高速公路事故數據顯示,未保持平安距離、疲憊駕駛和超速行駛是導致高速公路發生最直接的原因。其中,因未保持平安車距造成968人殧,占高速公路死亡總數的15.5%,遠遠高于一般事故中這一違法行為導致4.3%死亡人數的比例;疲憊駕駛共造成925人死亡,占高速公路死亡總數的14.8%,也高于一般事故中這一違法行為導致2.9%死亡人數的比例。針對上述新問題,應該分析高速公路的行駛特征,對駕駛員進行平安教育,讓駕駛員懂得高速公路行駛中的注重事項。
2.車的因素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車速高,所以要求車況良好,發動機、輪胎、制動系統都應該在行駛前進行維護和檢查。輪胎爆裂是我國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的最普遍原因,其次還有發動機故障、發動機過熱、電氣故障、燃料用盡等。除此之外,還需注重載物的規定,不要超載,不要偏載而造成離心力過大而發生交通事故。消除危險源的辦法是嚴禁超載,注重輪胎的保養和檢查。
3.路的因素
高速公路本身的構造、平安設施,也是影響交通平安的因素。路的因素主要是指高速公路的線形設計和道路結構。其中線形設計、標志標牌及其它平安設施等和交通事故關系較大,如道路的曲率半徑過小、直線距離過長、視距過小、縱坡過大、平縱線形不協調,指引道路的標線、標志標牌、輪廓標、線形誘導標設置得不完善、不科學,都易引發事故。
此外,路面的強度穩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也是影響高速公路平安行駛的原因。由于高速公路車速高的特征,路面上的一個小石頭、車輛跌落物、路面結構小的破損都可能導致大的交通事故,所以高速公路的保養非常重要。
綜上分析,危險源是道路的線形和結構設計、標志標牌及其它平安警示設施。消除的辦法是在道路設計時,選用合適的線形標準和道路結構,注重道路的平縱線形配合,道路的路面設計及施工應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且在道路投入運營后,對標志標牌及其它平安警示設施注重養護和維修,在線形不好的事故多發地帶,要設立醒目的標志,提醒駕駛員注重。
4.管理的因素
對高速公路的管理,在我國還沒有統一的模式。由于“一路兩制”,公安部門和交通部門職責不清,使得管理出現新問題。此外,管理的硬件設施落后,科學化管理水平低,也是影響高速公路平安的因素。因此,消除危險源的辦法是要加強立法力度,明確劃分職責,提高管理水平。只有相關部門對高速公路實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為人們提供平安、舒適、通暢、迅捷的行車環境,從而減少交通事故,保證通行平安。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不能僅僅是人、車、路等因素中某一獨立環節的失調引起的,而往往是由兩個或多個因素共同功能的結果。
二、事故多發路段危險源的排查治理
高速公路技術標準高,建設質量大都比較好,因此,完全因路而發生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不大。但幾乎每條高速公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事故多發路段。這些路段發生的交通事故一般為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既有道路設計施工中排水組合不當及磨損摩擦系數下降、道路標志標牌不清楚明確等原因,也有和不良氣候等自然條件偶然巧合及駕駛員疲憊或思想麻痹的因素。基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的復雜性,需要大力開展對高速公路事故多發路段的排查治理,它是辨識道路交通系統危害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環節。對道路危險源排查的方法較多,這里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重點介紹通過輪胎在路面留下的剎車痕跡來識別相應路段危險源的方法。
1.剎車痕跡產生氣理
車輛輪胎在路面上無滑行的正常滾動,使得車輛正常行駛。一般輪胎因有足夠的承受力使其表面不會在路面留下輪胎被磨損所遺留的痕跡。當車輛剎車時,車胎和道路接觸面間的滾動摩擦力增大,非凡是緊急剎車引起車輪滾動和滑行同時存在時,車胎和路面的接觸面功能力和反功能力急劇增大,車輛的強大動能短時間和短距離內轉化為摩擦力。由于車胎表層承受力的有限性,引起車胎表層被磨損并留于道路表面,且剎車痕跡隨著摩擦功能力的增大和車胎表層承受力的減弱而愈加嚴重。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剎車痕的分布、深淺、走向,并通過對剎車情況進一步分析,推測司機緊急剎車的可能原因,繼而對現場排查,推斷出一個或幾個危險源,最后根據存在的危險源,制定消除治理的整改方案。
2.剎車痕識別實例
廣州東南西環高速公路全線長37.74公里,共設置11個收費站,主線上平均4.2公里開設一個出口匝道。主線設計車速100km/h,匝道設計車速40km/h.2004年2月,路政部門對東南西環高速公路全線主要出口路段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發現司機經常在主線出匝道位置急剎車并留下剎車痕,表明在多個出口匝道存在比較嚴重的不平安因素,并由此推定該路段存在交通事故的危險源。通過調查發現剎車痕跡較多的出口有12個,主要分布在匝道口位置。
路政部門根據《2004年度東南西環高速公路交通行車平安統計分析——危險源專題報告》中得出的結論,主線12處事故多發路段中,有9個路段在各站出入口匝道處,且出口匝道占了7個。交通事故發生路段和出現較多剎車痕跡的路段緊密相關。通過對這些位置的現場排查分析,得出司機在該處緊急剎車的主要原因,從中識別存在交通事故的危險源有如下8個摘要:①全線出口標牌不明顯,除了出口前2公里、1公里、500米、出口位置設置的標志牌外,沒有其它明顯的標識,分岔口島頭標志普遍缺失,龍門架顏色灰暗,非凡在晚上,不輕易辨認;②內線為內彎,內彎視線受阻,看不到出口位置,輕易疏漏錯過位置;③收費站出口標牌站名普遍較小,不突出,影響司機判定;④剎車痕跡主要集中在超車道和主車道,表明司機沒有提前變道,發現錯過出口時才急剎車;⑤車流量大的收費站,司機視線輕易被其它車輛遮擋,錯過出口,導致剎車痕多;⑥分岔路口的島頭標志牌缺失,或使用時間過長,顏色陳舊褪色;⑦主線上地面標線磨損褪色,司機難以分辨車道行駛,輕易錯過出口;⑧主線出匝道口的標牌內容過多,影響司機快速判定。
按照OHSMS18000的要求我們專門組織開展了以降低各出口匝道的危險性的平安評價,針對剎車痕跡產生的原因進行逐一分析探究,制定出全線具有嚴重剎車痕跡路段的治理方案,其主要的整改辦法如下摘要:①全線島頭更新補充貼反光膜標志;②清洗龍門架的標志牌;③全線出口龍門架貼黃色高強級反光膜;④在出口前地面提前200米劃分道行駛標線;⑤加大出口標志牌出口站名字體;⑥在事故多發的匝道前200米地面增劃減速帶;⑦主線車道的地面標線重新劃線;⑧增大主線出口匝道前150米的龍門架出口提示字體,附注出口150米的提示;⑨對標牌內容重新優化組合,提煉和減少標牌內空。
3.消除危險源效果評估
消除危險源的改造工程于2005年1月底完成。方案實施后,對實施效果進行了專項評估,評估結果表明摘要:2005年第1季度的事故明顯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25.3%。其中,2005年2月、3月發生的事故數量比2004年同期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2005年2月份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55%,3月份下降了39.4%。2005年第1季度車流量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29.40%,而事故發生數量卻下降了25.3%,說明方案實施后取得了預期效果。
從消除危險源的治理方案實施取得較好效果說明,該方案具有較強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剎車痕跡識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危險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因此,筆者認為這種方法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危險源普查識別和平安管理實踐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 上一篇:家長會教師的發言稿
- 下一篇:教師高考監考培訓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