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筑節能現狀與發展
時間:2022-02-16 10:38:07
導語:我國建筑節能現狀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節能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快速發展的經濟給建筑能源消耗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讓人們意識到節能的重要性。建筑消耗在總能源消耗中占據的比重加大,甚至發展為三大能耗之一。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建筑節能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關鍵點。建筑行業高能耗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嚴重威脅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品質。根據數據額顯示,我國絕大部分新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其中所采用的節能技術十分有限的。國外的建筑節能技術遠比我國發達得多,我國各項指標都未能達到節能要求。我國建筑面積排在前列,但是在采暖、供水、制冷等環節卻存在大量消耗,建筑節能工作可以說刻不容緩。事實上導致我國建筑節能發展滯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初期高額投資、開發商的利潤空間、節能環保意識、節能技術落后以及政策法規的缺失等。
2.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
建筑的發展將推動我國環境事業上升一個階梯,國人的大力推崇也將進一步推動建筑節能的完善和不斷創新。任何一件事物的發展必然是在曲折中前進的,節能建筑的發展也遭遇了不少國人的誤解。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這種長期關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建筑工程所帶來的能源消耗,資金費用和生態破壞等問題成為了業內所關注的焦點。政府和社會的各界人士開始重新思考建筑行業的未來的發展模式和前景。總的看來,我國建筑節能在未來發展具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2.1未來建筑的節能
在未來,節能建筑將從內至外做到“節能”這一點,在建筑的外形上設計者們不斷向著節能環保發展,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資源包括了不可耗盡的資源與可耗盡資源。節能建筑的推行實則是對資源的一個有序利用,在維護生態平衡、造福人類的同時推動經濟的發展。節能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物,而成為了能源的轉換場所。節能建筑在行業內作為提倡生態保護的新思路,應該大力提倡。以前,國內利用自然環境換取大量的資金財富,并企圖以個人的意志改變自然,這些舉動導致中國的各大城市霧霾四起,四季溫度紊亂,環境極度惡化。立足長遠的發展,節能建筑的推行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減輕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還能夠改善居民的生存環境。節能建筑群體不同于傳統建筑,節能建筑更多地考慮獨立的長遠發展。設計師們在建筑的設計環節、施工環節都融入了節能環保的概念。節能建筑在減輕城市負荷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未來的節能建筑往逐漸向著智能環保方向發展。科學合理的建筑結構除了具有較高觀賞價值之外,同時還是調節微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未來,節能建筑的外層必須要能保障室內的氣溫,而且是無污染無公害的建筑材料。可惜的是,新能源已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新能源結合高新技術為節能建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保護環境
環境保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城市化進程加快,臭氧層破壞加劇,全球氣候陷入困境。由于我國號召大力發展經濟,導致近年來生態環境問題逐漸突出,大自然對于人類無節制的開發,利用,消耗資源產生了極大地負反應。在保護環境問題上,各行各業都積極采取措施,建筑行業則喊出“節能建筑”口號走在環保的前沿。電能的消耗在建筑內占據很大比例,降低電能消耗也是緩解環境壓力的有效方法。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人均消耗也在逐漸提高,由此產生的廢棄物給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在全球倡導保護環境的形勢下,這種現象顯然嚴重背離人們的初衷。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節能建筑的必然性,相關工作者需要克服節能建筑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建筑工作者還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內至外地打造節能建筑,為人們營造最適宜居住的環境。建筑節能關系到人類的生存發展空間,也關系到社會國家的發展前景。在發展建筑的過程中由于人類的無節制開發和利用有限資源,導致嚴峻的環境問題。在降低消耗,推行節能型建筑的時相關人員需要兼顧實用與節能,探索低碳環保的建筑發展模式。從這個方面出發,節能建筑在行業內作為提倡生態保護的新思路,應該大力提倡。建筑是繼承與構建城市的主體,未來城市發展將會與建筑緊密結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先進的節能環保文化也滲透到社會中的方方面面,人們對建筑節能將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觀念的轉化也會大大推動建筑節能工作。無論如何我國未來建筑必然會走向節能環保,建筑節能是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這是我國建筑行業的一次挑戰,更是一個建筑轉型的大好機會。
3.結論
建筑節能工作任重而道遠,尤其是在經濟迅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的同時,建筑節能肩負著重要責任。為了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建筑的節能工作毫無疑問的將成為我們工作的重心。建筑節能是整個生態環境的要求,也是健康生活的必然趨勢。我們要抓好相關工作,落實和推廣各項建筑節能的技術。建筑的節能離不開人們的大力支持,因此做好宣傳工作,喚醒人們的節能意識是建筑節能得以前進的基礎。我們始終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筑節能必然會走上一個新舞臺,為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作者:田亞軍 單位:江蘇省盱眙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張博,尚少文.建筑能源審計中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意義[J].節能,2016(05).
[2]鄢曉非,周建亮.基于LCA理論的建筑能耗及碳排放模型構建[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5(06).
[3]張晶.建筑節能工程的系統分析及設計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22).
[4]李陽.新技術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5(06).
- 上一篇:綠色建筑發展和建筑節能形勢探究
- 下一篇:野外地質勘查礦化特征識別方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