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干線3#輸水隧洞施工方案分析

時間:2022-10-02 01:51:00

導語:南干線3#輸水隧洞施工方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南干線3#輸水隧洞施工方案分析

[摘要]引漢濟渭二期南干線3#隧洞穿越黃土臺塬區,圍巖巖性為黃土狀土夾古土壤,地下水位高于洞頂,圍巖穩定性差,自穩時間短,施工難度較大,因此該段隧洞施工方法選擇十分重要。通過對常規法和盾構法兩種施工方案進行比較分析,提出采用盾構法施工較安全、快速、經濟。

[關鍵詞]黃土隧洞;常規法;盾構法;施工方案

1工程概況

引漢濟渭二期輸配水工程是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起點位于秦嶺輸水隧洞出口黃池溝,輸水范圍西至楊凌,東到渭南市華州區,北到富平,南至西安市鄠邑區,工程區東西長約163km,南北寬約84km。工程由黃池溝配水樞紐、南干線、北干線及相應的支線工程組成,屬Ⅰ等大(1)型工程。南干線3#隧洞位于西安市長安區境內,隧洞全長8.18km,以明流隧洞方式穿越少陵塬,隧洞進口位于潏河東岸長安區杜曲鎮牛家灣村附近,出口位于浐河西岸長安區鳴犢鎮友聯村南側。設計流量18m3/s,設計比降1/2500。3#隧洞上覆圍巖厚度5.5~147m,巖性為輥輲訛-1、輥輴訛-1風積黃土狀土夾古土壤,局部洞段為輥輲訛-2中粗砂,屬Ⅴ類圍巖,堅固系數f=0.3~0.5,地下水位高于洞頂4m~40.7m,飽和度大于80%,屬飽和黃土隧洞。

2施工方案

飽和黃土隧洞,由于長期受地下水浸潤,土體的穩定性極差,開挖后毛洞不能自穩,容易發生墻角流土、邊墻側移、頂拱坍塌等現象,破壞嚴重時,可造成隧洞頂部塌方、冒頂等事故。因此飽水黃土隧洞施工難度極大,必須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本工程對3#隧洞采用常規法和采用盾構法兩種方案進行了綜合分析比較。

2.1常規法施工方案

常規法以人工施工為主,輔以機械施工,遵循“管超前、少擾動、嚴注漿、短進尺、嚴治水、強支護、緊封閉、勤量測”的原則進行施工。隧洞斷面采用圓拱直墻式,成洞尺寸為3.6m×4.6m(Q=18m3/s),全斷面一次開挖成形,垂直掌子面掘進,現澆C30鋼筋混凝土襯砌,鋼模臺車澆筑,混凝土采用攪拌車運輸,泵送入倉,振搗器振搗。為增加施工作業面及出渣要求,布置豎井一座,深125m。

2.2盾構法施工方案

盾構法施工,隧洞斷面采用圓形,內徑4.4m,采用管片拼裝式襯砌,管片厚度35cm,管片環寬1.2m,管片采用C50高強防水鋼筋砼。為滿足施工期通風及檢修需要,布置豎井一座,深125m。盾構機的選型是盾構法隧洞能否安全、環保、優質、經濟、快速的建成的關鍵,一般可選用泥水盾構與土壓平衡盾構。地層滲透系數是盾構選型的重要因素,當地層滲透系數小于10-7cm/s時,可選用土壓平衡盾構;當系數在10-7cm/s和10-4cm/s之間時,既可選用土壓平衡盾構也可選用泥水盾構;當滲透系數大于10-4cm/s時,宜選用泥水平衡盾構。3#隧洞地層滲透系數小,約為2×10-7m/s,適合選用土壓平衡盾構。根據地層的顆粒級配進行選型,土壓平衡盾構主要適用于粉土、粉質黏土、淤泥質粉土、粉砂層等粘性土層的施工;泥水平衡盾構主要適用于礫石、粗砂區。3#隧洞黃土細顆粒含量多,宜選用土壓平衡盾構,因此3#隧洞選用1臺土壓平衡盾構機進行施工。3#隧洞施工方案如下:盾構機在隧洞出口進行組裝、調試后,向上游方向掘進至隧洞進口,在進口完成拆卸。

為滿足盾構檢修及更換密封止水等要求,在隧洞中部設置檢修豎井,同時作為施工通風井。在盾構推進的同時,進行管片的拼裝和同步注漿工作以保證管片與圍巖之間密實。隧洞開挖渣料采用皮帶運輸機運輸至洞外后,采用自卸汽車運輸至渣場。隧洞采用獨頭壓入式通風方式,在洞外放置風機將新鮮空氣送至洞口,然后利用高強度風管將新鮮空氣送至盾構隧道機尾部。

3施工方案比較

1)工程質量

常規法施工采用人工或機械開挖,超欠挖控制難度大,且飽水黃土掌子面發生塌坍幾率大,含水地層現澆襯砌施工質量難以保證,防排水施工質量控制難度高。盾構法施工對圍巖擾動小,開挖斷面超挖量固定,周邊回填注漿易控制,且襯砌管片采用工廠化預制,機械化拼裝,襯砌質量防水等級和質量等級要求高,洞壁完整光滑美觀。

2)施工風險

常規法以人工施工為主,施工方法靈活,施工技術成熟,但當洞室處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土的力學指標嚴重降低,常規法開挖后易發生坍塌、冒頂等事故,成洞困難,安全性差,施工降水是確保工程安全的關鍵。工程實踐表明,飽和隧洞施工降水效果較差,且部分地段降水措施難以實施,施工安全無法保證。陜西洛惠渠五號洞,巖性為Q1飽和黃土,因埋深大,地下水位高,土質水穩性很差,施工非常困難,自解放前至上世紀末,多次傳統方法施工屢遭失敗,直至2000年末采用簡易盾構法施工才實現貫通。盾構法施工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施工人員數量少;隧洞掘進、支護、襯砌等工藝均在盾殼的保護下進行,減少了安全事故,避免了人員的傷亡,掘進時,良好的集塵裝置、供風系統以及封閉的操作室,使施工人員有了可靠的作業環境和安全保障

3)施工工期

常規法施工進度受施工單位組織管理、作業能力以及地層條件限制較大,長距離小斷面飽水黃土地層開挖出渣工序繁瑣,作業效率低。根據地質條件及相關工程經驗,初擬常規法施工月平均進尺為50m/月,施工總工期51個月。但常規法施工,受前期降排水效果及不良地質洞段制約較大,實際施工進度并不能準確預估。盾構法施工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受地下水影響小,在相對單一地層施工進度變化不大,工期可控。根據西安地鐵盾構施工經驗,初擬盾構法月平均進尺為300m/月,由于盾構機制造、運輸、安裝、調試等施工準備期較長,3#隧洞盾構法施工總工期51個月。其中,盾構機招標、制造及運輸12個月,組裝調試4個月,盾構掘進工期28個月,檢修2個月,拆卸2個月,工程收尾3個月。

4)工程投資

從投資上看:常規法施工直接投資約為22370萬元,單米投資約為2.73萬元。而盾構法施工施工直接投資約為31197萬元,單米投資約為3.82萬元。若單純從工程造價角度考慮,運用常規法施工要比采用盾構法施工經濟。但常規法施工,施工降排水費用較高,后期排水費用不好準確估算,對不良地質洞段工程處理費用及不可預見的其他成本無法估計,工程實際投資與預算相差甚遠。盾構法造價相對較高,但3#隧洞長度超過8km,盾構可一次攤銷,且只要造價確定后,基本無變更,工程造價容易控制。

5)施工安全環保

常規法施工對圍巖影響大,安全程度較差,噪音大,粉塵多且施工產生的廢氣、廢水較盾構法多;盾構掘進機配備有齊全的超前探測設備、灌漿封堵、大功率排水設備、初期支護施工設備,洞室環境較好,安全性較好。

4結語

南干線3#黃土隧洞埋深大,地下水位高,屬飽和黃土隧洞,采用常規法施工,施工降排水難度大,降水效果難以估算,施工安全、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均無法保障。盾構法施工機械化程度高,對周圍環境影響小、施工快速優質高效、安全環保。綜上所述,南干線3#隧洞采用盾構法施工是較優的施工方案。

參考文獻

[1]劉祖典.西北黃土的物理與力學性質的初步分析[M].黃土資料,1956,(1):27-30.

[2]劉國華.大伙房輸水工程TBM施工方法研究[J].水利水電,2008,26(3):4.

[3]陜西省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西安.陜西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2018.1.

作者:劉媛 馬清瑞 單位:陜西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