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路基填筑現場施工管理研究

時間:2022-05-31 11:21:14

導語:黃土路基填筑現場施工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黃土路基填筑現場施工管理研究

摘要:隴西地區黃土分布范圍廣、厚度大,且具有很強的濕陷性。路基填筑時,應加強現場施工管理,選用合格填料,采用沖擊碾壓、強夯置換等工藝,從而提高公路路基的工程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就黃土路基的填筑現場施工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黃土;濕陷性;現場施工管理;填料;工藝

1工程概況

S228景家店至三岔改建項目地處典型黃土高原區,約有60km路段地勢相對平坦,公路平面線形較好,約有50km位于山嶺重丘區,地勢較陡,原舊路平縱指標差,回頭曲線處,曲線半徑小[1]。為保證三級公路技術指標,因此在施工中將出現高填方以及挖方。本次設計黃土溝壑路段的高填方,一方面對原地面進行沖擊碾壓,另一方面對路基填料分層填筑壓實,以減少不均勻沉降;黃土溝壑路段的挖方,一方面對路基部位采用天然砂礫換填,另一方面對路床底進行沖擊碾壓處理,以增加地基承載力。為提高路基填筑質量,高填方路堤應優先安排施工,以保證其有足夠的沉降期。

2黃土工程特性

黃土是一種特殊粘性土,粉粒含量高,多孔隙,干燥時堅硬,浸水后顆粒間的凝結力和整體強度會降低甚至喪失,在自重或其他荷載作用下發生沉陷,具有很強的濕陷性以及崩解性。此外土中含有CaCO3等易溶鹽類,遇水溶解形成沖蝕;黃土透水性差、有膨脹性,過濕時易形成彈簧土,侵濕后不易干燥,干燥時還會產生收縮裂隙,不是填筑路基的理想填料。雨季施工時,更應注意使降水迅速派出路基范圍外,不要在路基范圍內積水[2]。

3路基施工前期準備

1)施工組織準備。在項目經理部的統籌安排下,組建以具有現場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為基礎的施工處,選擇具有一定實力的勞務隊進場,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2)施工技術準備。進行圖紙會審,對現場勘察核對,編制詳細且具有針對性的施工組織技術方案,并對技術人員及勞務隊人員做好技術交底。3)物資準備。積極調配施工所需的材料及機械設備,在施工前期做好合理的配制,調配方案,保證現場施工便道的暢通。4)填料要求。禁止使用老黃土做為路床填料。當使用新黃土填筑路基時應破碎到小于10cm的塊料。

4路堤施工工藝

路堤填筑的施工過程概述為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作業。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四區段:填土區、平整區、壓實區、檢測區;八流程:測量放樣、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碾壓夯實、檢驗簽證、路基整修、邊坡整修。

5路基基底的處理措施

1)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法主要有灰土擠密法、沖擊碾壓法、灰土墊層法、隔水法等[3]。本項目現場施工采用了沖擊碾壓法和強夯置換法。沖擊碾壓利用黃土空隙大的特點,通過對地基施加很大的沖擊能,使密實度得到提升,地基強度提高,土的壓縮性降低,以減少或消除地基的變形,適用于處理濕陷較淺的地基,在1~3m內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強夯置換法是在路基范圍內的濕陷性黃土挖出,采用碎石、砂礫等堅硬的材料分層鋪設,夯實,提高路基強度,加強透水性,消除了墊層范圍內的濕陷性。最后,在路基結合部位鋪設2~3層土工格柵,以增強其新舊路基的結合,減少新填路基的不均勻沉降。2)非濕陷性黃土,且無地下水時的處理方法。首先對原地面以下30cm范圍內進行清表處理,其次對基底范圍內坑、穴等進行填堵后,進行壓實,要求基底的壓實度應不小于90%。最后用合格填料分層回填分層壓實。地基為耕田、土質松散、軟土等時,應進行挖除換填良好填料。

6路堤填筑技術要求

1)填料應水平分層、分段填筑,分層壓實。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厚度不宜小于500mm。2)同一水平層路基的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筑。當采用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填筑時,應將透水性好的填料置于透水性不好的填料之下。3)每種填料的松鋪厚度應通過實驗確定,本段松鋪厚度控制在300mm以內。4)路堤填筑時,應從最低處向高處分層填筑,逐層壓實;當原地面縱坡大于12%或橫坡陡于1∶5時,應按設計要求挖臺階,或設置坡度內傾并大于4%、寬度大于2m的臺階,并鋪設土工格柵,以增強路基整體性。

7壓實度的控制

路基壓實度不足造成路面破損,使用狀況差,通行能力差。因此在施工時要嚴格控制填料類型、含水率以及攤鋪厚度,合理安排機械設備,對攤鋪區進行碾壓,并安排專人現場督查,確保碾壓工藝合格并保證碾壓遍數,碾壓后及時進行壓實度檢測,對不合格路段進行補壓。8現場安全文明施工1)作為現場施工技術人員,要做到管生產也得管安全,督促落實安全制度的落實及執行。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安全操作規程,堅守崗位?,F場輔助工作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崗前教育后方可上崗。2)當進度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控制加班制度,做好現場照明,防止因人員疲勞、機械超負荷作業而發生的事故。3)汽車裝土、卸土時,距基坑邊緣應保持2m以外的距離,停卸地點平整堅硬,在危險地段卸土設專人指揮。4)盡量少占耕地,嚴禁超出施工范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臨時用地在使用完后進行合理復耕。在施工便道上進行灑水,防止揚塵,保護環境。

作者:朱家明 單位:甘肅順達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航,王慶功.淺談濕陷性黃土地區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6):192.

[2]武秉憲.淺談濕陷性黃土高填方路基的填筑方法[J].工程技術,2016(11):178.

[3]郭院成,劉海濤,張浩華.無砂砼小樁處理軟土和黃土高填方路基的對比分析[J].河南科學,2003,21(5):524-527.